延迟退休以后,年轻人找工作会更难吗?

如题所述

虽然大家对延迟退休都颇有怨言,但延迟退休不会让年轻人找工作更难。

先说为什么延迟退休不会让年轻人找工作更难。延迟退休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延迟退休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养老金缺口:

1。工作的人多了,缴纳养老金的人就多了

2。退休的人少了,消耗养老金的人就少了结论是,延迟退休不会挤压年轻人就业,但是未来年轻人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总体上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人数是持续下降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当了这么多年的劳动力大国,现在终于要跨入新时代了。这种下降的趋势,延不延迟退休都一样,延迟退休下降得慢一点,不延迟退休下降得快一点,反正下降是没跑了。

假设延迟退休方案2025年开始渐进式实施,到2045年实施完成,退休年龄最终提升至65岁。蓝色代表延迟退休,橙色代表不延迟退休。可以看出,不管怎样,劳动人口总数都会从2023年开始减少,并且头也不回一路减少下去。2021年劳动力人口总数为9.25亿人,如果不延迟退休,2040年劳动力人口将减少至7.57亿人,降幅高达18.16%,这种幅度的劳动人口下降是非常严重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养老金缺口。那好了,考虑延迟退休,到2040年劳动力人口将减少至8.23亿,降幅仍然有11.03%,这个降幅仍然不小。同时别忘了,我们国家的城镇化速度正在减慢,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一路飙涨至2020年的61.60%,同时我们国家中期的城镇化率目标在70%-75%,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更何况,提高城镇化率的另一种方式,是静待农村人口自然消亡(别骂我,我只陈述事实)。

所以,一方面劳动人口本身在减少,一方面劳动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在减弱,所以即便考虑到延迟退休,未来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内卷程度也是越来越小的。另一个方面,劳动人口内部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2000-2040)把劳动人口按照年龄分为35岁以下(绿色)、36-50岁(橙色)、51岁以上(蓝色)三个组,在实施延迟退休的情况下,可以看出青年组(绿色)的占比是越来越小的,而老年组(蓝色)的占比将越来越大。在2021年,每100个劳动人口中,有40个青年,30个中年,30个老年。到2040年,100个劳动人口中将有30个青年,35个中年,35个老年。你能想象吗,2040年,当你的孩子刚刚毕业参加工作,进入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有100个人,有35个中年同事,35个老年同事,而和你孩子年龄相近的35岁以下员工只有不到30个人。

到那时,这种年龄结构将会成为普遍现象,包括一线城市的大部分公司。而在这样的年龄结构下,年轻人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年轻人家庭负担小,工作精力旺盛,产出效率更高,况且年轻人还稀缺。到那时,年轻人的内卷程度也会变小。不过话说回来,劳动人口总数变少、转移减缓、年轻人变少,都是对未来年轻人就业有利的地方,但是那时候年轻人的就业形势也未必乐观。为什么呢?因为年轻人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呀。

年轻人减少,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就会下降,市场缩小,能提供的就业、薪酬都会下降。同时,年轻人减少,新出生的小孩就会减少,人类幼崽有多花钱想必你也清楚,这部分市场容量缩小,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也相当负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3

虽然大家对延迟退休都颇有怨言,但延迟退休不会让年轻人找工作更难。

先说为什么延迟退休不会让年轻人找工作更难。延迟退休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延迟退休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养老金缺口:

1。工作的人多了,缴纳养老金的人就多了

2。退休的人少了,消耗养老金的人就少了结论是,延迟退休不会挤压年轻人就业,但是未来年轻人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总体上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人数是持续下降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当了这么多年的劳动力大国,现在终于要跨入新时代了。这种下降的趋势,延不延迟退休都一样,延迟退休下降得慢一点,不延迟退休下降得快一点,反正下降是没跑了。

假设延迟退休方案2025年开始渐进式实施,到2045年实施完成,退休年龄最终提升至65岁。蓝色代表延迟退休,橙色代表不延迟退休。可以看出,不管怎样,劳动人口总数都会从2023年开始减少,并且头也不回一路减少下去。2021年劳动力人口总数为9.25亿人,如果不延迟退休,2040年劳动力人口将减少至7.57亿人,降幅高达18.16%,这种幅度的劳动人口下降是非常严重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养老金缺口。那好了,考虑延迟退休,到2040年劳动力人口将减少至8.23亿,降幅仍然有11.03%,这个降幅仍然不小。同时别忘了,我们国家的城镇化速度正在减慢,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一路飙涨至2020年的61.60%,同时我们国家中期的城镇化率目标在70%-75%,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更何况,提高城镇化率的另一种方式,是静待农村人口自然消亡(别骂我,我只陈述事实)。

所以,一方面劳动人口本身在减少,一方面劳动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在减弱,所以即便考虑到延迟退休,未来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内卷程度也是越来越小的。另一个方面,劳动人口内部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2000-2040)把劳动人口按照年龄分为35岁以下(绿色)、36-50岁(橙色)、51岁以上(蓝色)三个组,在实施延迟退休的情况下,可以看出青年组(绿色)的占比是越来越小的,而老年组(蓝色)的占比将越来越大。在2021年,每100个劳动人口中,有40个青年,30个中年,30个老年。到2040年,100个劳动人口中将有30个青年,35个中年,35个老年。你能想象吗,2040年,当你的孩子刚刚毕业参加工作,进入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有100个人,有35个中年同事,35个老年同事,而和你孩子年龄相近的35岁以下员工只有不到30个人。

到那时,这种年龄结构将会成为普遍现象,包括一线城市的大部分公司。而在这样的年龄结构下,年轻人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年轻人家庭负担小,工作精力旺盛,产出效率更高,况且年轻人还稀缺。到那时,年轻人的内卷程度也会变小。不过话说回来,劳动人口总数变少、转移减缓、年轻人变少,都是对未来年轻人就业有利的地方,但是那时候年轻人的就业形势也未必乐观。为什么呢?因为年轻人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呀。

年轻人减少,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就会下降,市场缩小,能提供的就业、薪酬都会下降。同时,年轻人减少,新出生的小孩就会减少,人类幼崽有多花钱想必你也清楚,这部分市场容量缩小,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也相当负面。

第2个回答  2022-02-13

有人认为,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减少,年轻人工作将更加难找。
对此,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表示,静态看,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冲击。劳动力供给增加,自然腾退的岗位减少,短期内大龄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但这种冲击是有限的、可控的,不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机会。”
从劳动力供给端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连续8年下降,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仍将加剧,第二次出生高峰的人口(1962年至1972年)将进入老龄期,老年人口进一步增多,“一升一降”,在现有退休年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
从劳动力结构看,大龄劳动者与青年人就业岗位的替代性不强。“青年人的就业问题,更多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能否提供足够的、与青年人就业能力、意愿相匹配的岗位。”莫荣说,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特别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长,青年就业有广阔空间。
“此外,延迟退休改革将坚持小步调整原则,若采取每年延迟几个月或者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的方式,每年因延迟退休而多出来的劳动力不会太多,甚至会被每年减少的劳动力相抵消。所以,年轻人没必要过度担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应加大对大龄劳动者就业的保障
迟福林介绍,我国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援助体系,对于大龄失业人员也有相应保障措施。
根据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对参保缴费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失业人员,可根据其参保缴费年限,发放不超过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可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龄;参加过失业保险的临近退休的大龄劳动者,可按规定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对其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面对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建议继续贯彻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强化对大龄职工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多措并举提高大龄劳动者技能水平。”莫荣说。
“下一步应加大对大龄失业人员保障力度,助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莫荣说,例如,国家可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鼓励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第3个回答  2022-02-13

不会的,延迟退休和年轻人找工作比较难是没有关系的,年轻人应该从自身原因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延迟退休主要是为了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工作的人多了,缴纳养老金的人就多了

,退休的人少了,消耗养老金的人就少了结论是,延迟退休不会挤压年轻人就业,但是未来年轻人的就业形势。

当了这么多年的劳动力大国,现在终于要跨入新时代了。这种下降的趋势,延不延迟退休都一样,延迟退休下降得慢一点,不延迟退休下降得快一点,反正下降是没跑了。

假设延迟退休方案2025年开始渐进式实施,到2045年实施完成,退休年龄最终提升至65岁。蓝色代表延迟退休,橙色代表不延迟退休。可以看出,不管怎样,劳动人口总数都会从2023年开始减少,并且头也不回一路减少下去。2021年劳动力人口总数为9.25亿人,如果不延迟退休,2040年劳动力人口将减少至7.57亿人,降幅高达18.16%,这种幅度的劳动人口下降是非常严重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养老金缺口。那好了,考虑延迟退休,到2040年劳动力人口将减少至8.23亿,降幅仍然有11.03%,这个降幅仍然不小。同时别忘了,我们国家的城镇化速度正在减慢,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一路飙涨至2020年的61.60%,同时我们国家中期的城镇化率目标在70%-75%,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所以,一方面劳动人口本身在减少,一方面劳动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在减弱,所以即便考虑到延迟退休,未来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内卷程度也是越来越小的。另一个方面,劳动人口内部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2000-2040)把劳动人口按照年龄分为35岁以下(绿色)、36-50岁(橙色)、51岁以上(蓝色)三个组,在实施延迟退休的情况下,可以看出青年组(绿色)的占比是越来越小的,而老年组(蓝色)的占比将越来越大。在2021年,每100个劳动人口中,有40个青年,30个中年,30个老年。到2040年,100个劳动人口中将有30个青年,35个中年,35个老年。你能想象吗,2040年,当你的孩子刚刚毕业参加工作,进入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有100个人,有35个中年同事,35个老年同事,而和你孩子年龄相近的35岁以下员工只有不到30个人。

到那时,这种年龄结构将会成为普遍现象,包括一线城市的大部分公司。

而在这样的年龄结构下,年轻人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年轻人家庭负担小,工作精力旺盛,产出效率更高,况且年轻人还稀缺。到那时,年轻人的内卷程度也会变小。不过话说回来,劳动人口总数变少、转移减缓、年轻人变少,都是对未来年轻人就业有利的地方,但是那时候年轻人的就业形势也未必乐观。为什么呢?因为年轻人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呀。

年轻人减少,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就会下降,市场缩小,能提供的就业、薪酬都会下降。同时,年轻人减少,新出生的小孩就会减少,人类幼崽有多花钱想必你也清楚,这部分市场容量缩小,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也相当负面。

第4个回答  2022-02-13

延迟退休以后年轻人找工作,不会更难的,年轻人只要有自己的技能,自己的技术,找工作不会很难。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想寻找一份宁静,找一个独处的空间,然后让自己的思绪随风飘荡,在胡思乱想的宁静中暂且逃避一下。当灵魂承受不住生活的负载时,只能向天空发出累了的讯号,太累了,这种累的感觉可不是常人能够想象。每一天都想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份宁静,然而,真的很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或许我只是一个庸人罢了。为什么要去寻找什么的宁静呢?其实是想期望平和,在今年这个不平凡不好过的日子里。我反思了又反思。大多数的时间里我根本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生活中的种.种,总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牵动人的思绪。说到寻找的宁静,每个人都期望拥有这一刻。而对我来讲,独处的时刻中可能这种感觉更重一些,然而那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虽然人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但是心早已经飞到不知什么样的境界中去了,经常颜面依笑的我,在内心的恒定已经将一切纷杂的事物看穿看透。人有时会假扮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其实不然,这一切的外形也缘于无数次摸爬滚打,然后是反思的终结。没有真正好处上的激动,没有对生命对自然真正发自内心的崇敬,没有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激与欣赏,没有那种通透的理解,没有一颗善良的易感的心灵,也就没有最后的悟醒,更没有那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恬淡与超脱。许多时候为了寻求宁静而产生的动力,远远大于一切外部事物所引发的某种力量,每一个人在追寻宁静的过程中,也可能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我笑着问自己。对于一个真正融入生活中的人来说,会感叹世界造物的神奇。会对生命和自然发自内心的崇敬与关心,这才是一种真挚的感激与赞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