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一诗的名?

如题所述

此诗为苏轼所作的《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

原文是: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白话翻译:

萱草虽然是微小的花朵,但孤芳自赏也自能挺拔。

在这一片乱叶中,一棵一棵的费心种植。

唯恐畏惧这牵牛之人,(牛)自绿芽可咀嚼至浅根。

就好像昔日有着宿命的约定,我找寻着荆棘与榛木。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南斋这读书之处,一片翠绿甚是活泼。

偏偏如同共工般储存雨水,使得这篱笆年年损坏。

赏析:苏轼在写这一系列诗时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期间,苏辙留京侍父,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一在凤翔,一在开封,诗赋往还,唱和甚多。而在这以前,兄弟两人一直生活在一起。

他们在驿车隆隆的怀远驿准备制科考试时,在一个“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夜晚,对床夜雨,想到出仕未免远别,曾相约早退,苏轼赴凤翔任是他们兄弟第一次远别,依依不舍之情特深。

这首诗当然不只是咏物,而是在借物以抒慨。同时表达了自甘淡泊的精神,与怀宝自珍的心态。

扩展资料:

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

1、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释义:怎么才能得到萱草,来忘记这离别母亲之忧愁。

2、明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释义:朱熹注释说:萱草,可以使人忘记忧愁,忘记背负母亲的责任和思念啊。

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

3、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释义:萱草,食用可以使人开心,忘记忧伤和思念,因此也叫忘忧草。

4、《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

释义:北堂幽深黑暗,可以用来种植萱草。

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忧愁。

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萱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这首诗是宋代苏东坡的《萱草》
  “把我放在心里,会绽放快乐的花儿。”——忘忧草

  忘忧草属百合科,又名萱草,常生于夏季的山野间,花开六瓣,呈桔红或桔黄色,花头可食用,俗称黄花菜,几乎是我小时候最不屑一顾的一种野花。后来了解到,人们曾赋予这种叶青青、花黄黄的植物那么多感性的寄托与内涵。

  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个妇人因丈夫远征,于是在家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人们称之为“忘忧草”。这或许就是忘忧草名字的由来。在百合科的同宗里,它并非名门,只能算小家碧玉。虽然从夏到秋到处可见花开的身影,但可惜的是,每朵花儿只有短暂的一天花期,晨开暮闭,匆匆谢去。因而萱草的英文名叫“day lily”即“一日百合”的意思。

  萱草花形端庄雅致,含笑而开,令人善心悦目,像母亲的音容。或许正因如此,早在康乃馨之前,中国自己的母亲之花,就是萱草花。传说古时,当游子即将远行,往往会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忧愁。苏轼有诗云:“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芳心”是指母亲的爱心。白居易为其知己刘禹锡屡遭贬谪予以劝慰时则写到:“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

  年轻时的我们,往往喜欢收集一些刻骨铭心或令人荡气回肠的心事,还常常自揭伤疤,翻出支离破碎的记忆来玩味,直到心中怆痛不已。曾固执的认为忘忧草只是虚幻和欺骗,除非自欺欺人,否则难以置信。其实又有什么其他生命的品格不是人所赋予的呢?借物抒情,格物致知,天地间孤寂的人类无不寄情于斯。所以那不是不能忘,而是不想忘!

  当然,从理性的角度解读,忘忧草本身并不含有任何可以解忧的元素,只是在赏花、闻香、食用之际,借此助人转移情感,暂时忘记忧虑。否则则如红楼梦中曲——“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

  可见,真正忘记与否,全然在心!因为忘忧草不是孟婆汤,治标又治本;不是断肠草,一了百了!

  忘忧草的花语是虔诚、纯洁、博爱与隐藏起来的爱。除了忘记,这也是一种蕴涵了至爱的花,让她常开于心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