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钢琴正确手型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互相综合的活动,演奏者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技术,而手型手指的基本功练习是钢琴入门阶段的基础,也将贯穿在整个钢琴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钢琴学习和对钢琴的理解与态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视。

弹钢琴的手型,是几百年来人们经验的总结,有其科学性,在学习中要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学习过程中如果手型过于固定,死板,也会产生另一种偏向,因而对手型的要求也必然更自由。有一个好的手型,关键是指掌关节五指指关节的站立。手腕与黑键键面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高度,掌关节站好并略突起,使手掌成拱形。保持手型,主要靠大指和小指的支撑,这两个手指的形状和位置不同于其它手指,大指短而粗,小指细而小,它们都位于手掌的外侧,容易躺着触键,致使手型七扭八歪。如果它们能站好,那么基本手型也就容易保持。

客观上讲,钢琴演奏中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手型。“几乎任何一种手的姿势都可以行得通,只要是这种姿势合适,符合手的构造,符合音乐组成的高低起伏,更重要的是不破坏动作的统一。”然而,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正处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基础阶段,我们又非常强调培养一种正确的基本手型。这是因为,为适应钢琴键盘的排列结构和弹奏技巧,需要人的手和手指具有一种有利于弹奏动作和弹奏力的运用与传送的正确状态。这种状态要最符合人手的天然长势和手指动作的生理机能(也就是人类最放松时的手型,比如睡觉时手的形状)。于是,我们把这样一种手的弹奏状态叫做基本手型。我们在入门和基础阶段强调的所谓正确手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可视为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4
钢琴弹奏的第—线工作是由手指完成的。根据人手的生理形态和乐器制作的键盘结构态,必然产生出适应弹奏需要的手指触键的态势。
正确手型并没有—个绝对概念。苏联钢琴家伊贡诺夫指出“几乎任何一种手的姿势都可以说得通,只要是这种姿势合适,符合手的构造,符合音乐组成的高低起伏,更主要的是不破坏动作的统一。”
客观上来说钢琴演奏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手型。每—首新的乐曲都会产生新的任务,对手的弹奏姿势有所影响和要求。

不同的钢琴家演奏同—首乐曲时手的姿势也会各不相同,由此可以说没有—种绝对的正确手型模式,也没有—种—成不变的固定手型模式,对适应音乐表现需要的任何演奏手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手型的基本要点

1、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

2、掌骨关节(通常称第三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应避免和纠正最易出现的手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
3、手指应自然分开,原则上刚好—个指头对准—个琴键;

4、整只手(从整个前臂到手)应以水平位置摆在琴键上,应使手指摆正,与琴键排列平行,大指应同样放在琴键上面;
5、手指触键的基本位置应取在白键与黑键距离的约三分之一处,当触按黑键时,整只手应向黑键位置前挪,手指应弹奏在黑键前端位置。
第2个回答  2020-10-04
第3个回答  2020-10-04
弹钢琴手型的重要性

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良手型。有的是先天条件所至,比如天生骨骼软弱者,大指掌关节凹陷状。但多数是在学习中用力不当而形成的。

一个良好的手型应该是建立在肩、臂、腕放松,小臂和手腕基本水平于键面的基础上。


手指撑开到能使手呈一个半圆弧形的拱门形。手指的各个关节均须突出,虎口张开呈圆弧状,指用指尖的外侧肉垫接触琴键,指分别用指尖处丰满的肉垫接触琴键 。

整只手应以三指为中轴线,获得平衡,指保持良好的状态至关重要良好的手型的获得应在弹奏中去检验。手指的基本功是指每个手指是否有独立活动的能力。

在具有独立性的基础上是否灵活和有力。表现在弹奏上则是清晰度、均匀度和流畅度。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在弹奏时手指不主动,用下压手腕来弹奏。当慢速或简单一些的乐曲时能勉强完成。

一旦稍有难度的乐曲时便不知所措弹奏的音乐不够清晰流畅,音色的和谐就更谈不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手指的独立性没有得到训练。解决此问题必须从训练指根关节入手,即掌关节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钢琴学习者要坚持不懈的练习钢琴基本功的训练曲目,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

更要重视日常钢琴基本功的积累,只有当基本功和弹奏技巧扎实起来的时候,才能弹奏出最美的音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