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缺皇子,为何还收养20多名义子?

如题所述

我们在古代影视剧中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伴君如伴虎”。也确实如此,帝王多疑,心思百转。就算重臣有“从龙之功”,但是帝王可不会讲究情面,肯定以江山社稷为重。所以帝王的“狡兔死,走狗烹”的行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明太祖朱元璋在起义建朝之时,收养了大批无家可归的穷苦人,为了得到他们死心塌地的效忠便认他们为义子,这是一场长时间的投资。义子为了他的千秋基业死而后已,可建朝后朱元璋与义子们断绝关系。

白手起家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于1328年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家中兄弟姊妹众多,朱重八在家族中不很受重视。尤其是朱元璋十五岁时,家乡发生蝗灾、瘟疫,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家族中人不能自保,所以朱元璋就被家族遗弃。

走投无路的朱元璋不得不背井离乡,投奔到一座寺庙,朱元璋在庙中剃度出家,在庙中做些洒扫之类的粗使活计。虽然比较辛苦但好歹不用过“以天为盖地为庐”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庙里得不到施舍,朱元璋就被赶了出去。

就这样朱元璋流浪了三年,这三年他见惯了百姓民不聊生,见惯了饿遍地。朱元璋希望能结束百姓的悲苦生活,他虽然也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但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直到他儿时的伙伴汤和邀请他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二十五岁的朱元璋才正式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元璋作战时有勇有谋,郭子兴赏识他的机警聪敏,对朱元璋层层提拔。朱元璋娶了郭子兴的养女之后才正式改名为“朱元璋”。因为朱元璋身先士卒,礼贤下士,所以他也很受士兵的爱戴。

后来朱元璋不堪忍受军队的不公待遇,便打算“另起炉灶”,以滁州为据点。朱元璋遵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滁州安分待了六年,将自己的队伍扩大了十倍不止。

经过十几年的拼杀,四十岁的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朱元璋能这么快速建立国家,除了他本身的实力外,还要多亏他认的众多的义子为他“上刀山下火海”。称帝后,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措施,农民的生产激情空前高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间接带动了手工业的进步。在明代初期,社会逐步恢复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晚年时多疑,认为旧臣们功高盖主会不好掌控,便屡次构陷开国的大臣,那些与他有着共患难情谊的功臣,都被他屠戮殆尽,他的义子们也没有逃脱。1398年心力交瘁、年老体迈的朱元璋病逝在南京。

一场投资罢了

我们在历史书上学到的明太祖朱元璋,他设立的锦衣卫让百姓和大臣们风声鹤唳,说什么做什么都要斟酌再三,生怕惹来杀身之祸。由此可见朱元璋的所作所为和“爱民如子”沾不上边。但就是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皇帝收养了20多个义子。

朱元璋的义子大都是穷苦出身,父母双亡,他们被朱元璋收养时,年龄都很小。朱元璋在战乱中会偶然遇到一些可怜的孩子,他正好要培植壮大自己的势力,深谋远虑的朱元璋,于是收养了他们二十多人。在朱元璋的教导下,他们大都武功高强,骁勇善战。他的义子中有名的如李文忠、沐英、徐司马、平安,都是鼎鼎有名的将军。

朱元璋的第一个义子是李文忠,李文忠是他大姐的孩子。李文忠的父亲听闻朱元璋的滁州佣兵自重,便带着儿子投奔朱元璋。李文忠是朱元璋唯一的亲人,再加上他那时候还没有儿子,便赐予李文忠朱姓,改名为朱文忠。

朱元璋请先生教授朱文忠学识,请武将传授他功夫,又教给文忠兵法。在朱文忠小有所成时,便派他去了刀光剑影的战场,那时候文忠只有十九岁。

沐英是朱元璋在行军打仗时收留的孤儿。那时沐英才八岁,父母在战乱中丧生。朱元璋发现沐英时,年幼的沐英正坐在废墟中大哭。朱元璋将沐英带回去,交由妻子抚养,给沐英取名为朱文英。对朱文英悉心教导,在他十八岁时就将他送入战场。

徐司马九岁时成为孤儿,被朱元璋捡回去后改了名字叫朱司马。经过悉心教导,朱司马成为朱元璋的亲卫,近身侍奉朱元璋。平安是朱元璋手下将领的孩子,其父在战争中身亡。朱元璋感念平安年幼,便接到身边抚养,改姓朱。

朱元璋用十年左右时间投资——悉心教导他们,换取他们为大明的江山奉献的一生。朱文忠他们为了朱元璋的建国大业,南征北战,受过的伤不计其数,朱元璋的义子在战乱中死去的也不少。因为朱元璋是他们的养父,所以他们对朱元璋可谓是忠心耿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再加上朱元璋还需要他们继续效力,便对他们格外看重。朱文忠等后来成为了镇守一方、手握重权的将领,这一场投资不亏。

狡兔死走狗烹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他的义子们手握兵权,又都冠以朱姓,也算是半个皇家人,所以他们在朝堂上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这可不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义子们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他亲生儿子的地位。再加上朱元璋多疑,义子们权力大,万一哪一天联合起来背叛自己怎么办?义子哪有亲生儿子好?亲生儿子不会背叛自己。

在建国之前,朱元璋对义子们可谓是视如亲子,以他们的父亲自居,当然也换取到义子们的孺慕之心,心甘情愿为了朱元璋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他们没想到朱元璋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只是他的一项长达十几年的投资。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首先清算的便是他们这群人。因为朱元璋的义子们征战沙场,在军中权威较大,不好直接缴了他们兵权,朱元璋便以不能让义子们本家无后为由,便收回他们的朱姓,改为原来的姓名。义子们从皇家人沦落成为大臣。虽顶着养子的名头,得到的却只是臣子的地位,也就是说这些义子们受到了朱元璋的猜疑。

朱元璋战功卓著的义子大都英年早逝,但是明朝已经建立,义子们对朱元璋来说已经无用了,所以他们的早逝对朱元璋来说可谓是去了一块心病。

朱元璋收养了一大批义子,不是善心大发,而是对他们进行的一场长时间的投资——得到他们的忠心,为自己的野心铺路。在明朝建立之后,义子们的存在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朱元璋便与他们断绝关系,在朝堂上拔除了不少他们的势力。完全验证了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0
朱元璋收养了20多名义子,并不是因其善心,而是想得到他们的忠心为自己所用,既能保障义子们衣食无忧同时也能利用他们为自己打拼江山。
第2个回答  2021-01-18
收养义子是为了在战场给他拼命的,因为他不舍得自己的亲儿子死,所以就收养了许多义子。
第3个回答  2021-01-18
他是为了可以有更多的自己人,来帮助他开疆拓土。
第4个回答  2021-01-18
其实对皇帝而言能够让这些义子带兵打仗,毕竟在古代的时候会经常遇到外敌入侵,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