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别的人交谈时在说傻话 但是过后他又知道自己说错了是一种什么病呢?

如题所述

是一种精神障碍。阳性症状是指异常心理过程的出现,普遍公认的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及言语和行为的紊乱(瓦解症状)。
(1)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均可出现,但以幻听最常见。幻听可以是非言语性的,如虫鸣鸟叫,机器的隆隆声或音乐声等;也可以是言语性的,如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或听到某人或某些人的交谈秽语或议论,或听到来自神灵或外星人的讲话。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不管是清晰具体还是朦胧模糊,多会给患者的思维、情绪和行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幻觉的支配下,患者可能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举动。
(2)妄想:妄想是该病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之一,表现形式多样。不同妄想在本病出现的频率以及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有不同,临床上以被害、关系、嫉妒、钟情、非血统、宗教和躯体妄想多见。绝大多数时候,妄想的荒谬性显而易见,但患者却坚信不疑。在疾病的初期,部分患者对自己的某些明显不合常理的想法也许还会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与病态的信念融为一体,并受妄想的影响而做出某些反常的言行。另外,妄想的内容可与患者的生活经历、教育程度与文化背景有一定的联系。
(3)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定义为言语表达中明显的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量的紊乱,可以通过患者的言语和书写内容客观地观察到。思维形式障碍按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可表现为病理性赘述、思维散漫离题、思维破裂及词的杂拌。其
(4)行为症状:可以表现为单调重复、杂乱无章或缺乏目的性的行为,可以是单个肢体的细微运动或涉及躯体和四肢的粗大动作,也可以表现为仪式化的行为(作态),但旁人无法理喻。有的患者表现扮鬼脸,幼稚愚蠢的傻笑或声调,脱衣、脱裤、当众手淫等;有的患者表现意向倒错,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的身体;有的患者可表现为紧张症行为。
2、阴性症状
最初的阴性症状可以被认为时精神分裂症的前驱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症状会变得严重,患者开始出现社交孤僻、不注重外表、对生活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模式发生改变等。
(1)意志减退:患者从事有目的性的活动的意愿和动机减退或丧失。轻者表现为安于现状,无所事事,对前途无打算、无追求、不关心,个人卫生懒于料理。重者终日卧床少动,孤僻离群,行为被动,个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本能欲望也缺乏。
(2)快感缺乏:表现为持续存在的、不能从日常活动中发现和获得愉快感,尤其是对即将参与的活动缺乏期待快感。期待快感的缺乏会降低患者参与活动的动机。约半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此症状。
(3)情感迟钝:表现为不能理解和识别别人的情感表露,和(或)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患者在情感的反应性、面部表情、眼神接触、体态语言、语音语调、亲情交流等方面均存在缺陷。此症状是社会功能不良、治疗效果差的重要预测因子。男性、起病年龄早、病前功能不良者多见。
(4)社交退缩:包括对社会关系的冷淡和对社交兴趣的减退或缺乏。表现为少与家人与亲友交往,性兴趣下降,难以体会到亲情与友爱,不主动参与社交活动。
(5)言语贫乏:属于阴性的思维障碍,即言语的产生减少或缺乏。表现为言语交流减少,回答问题时内容空洞、简单,严重者几乎没有自发言语。如果患者的语量不少但内容空洞、单调,缺乏意义则属于瓦解症状。
3、焦虑、抑郁
约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疾病过程中会体验到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尤以疾病的早期和缓解后期多见。不过,临床医生和家庭成员常常被患者外显的精神病性症状所吸引而对此类症状重视不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可能属于疾病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继发于疾病的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担心。
4、激越症状
(1)攻击暴力(violence):部分患者可表现激越,冲动控制能力减退及社交敏感性降低,轻者可能表现如随意抢夺别人手上的香烟、随意变换电视频道或将食物丢到地上,严重者可出现冲动攻击与暴力行为。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暴力行为的可能性比常人大四倍,但精神分裂症患者成为攻击暴力受害者的可能性远比常人更大。
(2)自杀:20%~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自杀企图。新近的荟萃分析认为,最终死于自杀者约为5%。自杀行为多在疾病早期,或在入院或出院不久时发生。
5、定向、记忆和智能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时间、空间和人物一般能进行正确的定向,意识通常清晰,一般的记忆和智能没有明显障碍。慢性衰退患者,由于缺乏社会交流和接受新知识,可有智能减退。近年来关于精神分裂症认知缺陷的重要性受到重视。
并发症
1、精神分裂症并发结核病
因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具有生活懒散、退缩、饮食不主动、孤独少动等症状,常导致营养状况下降及机体抵抗力差,所以易并发结核病,如肺结核及肠结核等。并发肺结核的处理方法是:首先请精神科医师和结核科医师会诊,看看两个病各自的严重程度如何。如精神分裂症病情已趋稳定,而肺结核正在活动期,应到结核病医院住院治疗,由精神科医师提供精神科治疗的具体方案;如果相反,则应到精神病医院治疗;如果两种病都很重,则应由两个科的医师通过会诊进行协商。当两种病都很严重时,在治疗上甚为棘手,且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如肺结核需要充分休息,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兴奋躁动或受幻觉、妄想支配而到处乱跑,促使结核病恶化;严重的肺结核患者躯体衰弱,使精神病的治疗用药又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这样的病人一定要及时送医院,由有经验的医师给予治疗。目前我国较大的精神病医院都设有结核病区,可收治这一类病人。在50年代以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结核患病率很高,而近20年来随着精神科医疗水平的提高及精神医学的发展,精神分裂症并发肺结核的患病率逐年下降。
2、精神分裂症合并肝脏疾病
精神分裂症与传染性肝炎在治疗上存在着很大矛盾。因为所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在合并有肝脏疾病时,药物会进一步增加肝脏负担而使肝功能恶化;而不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兴奋、打闹同样会促使肝功能衰竭,所以治疗时须权衡利弊。
3、精神分裂症合并心脏病
某些抗精神病药物能加重心力衰竭;反之,心脏病可使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要视心功能情况而定,病人住院后的治疗方案应由有经验的医师制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导语:实践证明,人类的语言交流同一个思想内容,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中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场合不同就要采取相应的语言形式,万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否则说话的目的就达不到。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事实,不管和谁见面,都要滔滔不绝、匆匆忙忙说上一大堆话。本来想为对方留一个能说会道的好名声、好印象,没想到事与愿违,人家反而会说你没素质,说话不靠谱,胡说八道。短时间能获得别人好感的人少之又少,要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谈话技巧,与人谈话时,操之过急只会惹得别人不屑一顾。

高情商者善于找出合适的谈话内容,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与对方交流。比如和某位媒体知名人士聊天,高情商者就不会像普通人那样,漫无边际地胡乱说一通。他们总会想尽办法把话题往自己需要的内容上引,逐步把知名媒体人的话语纳入预期的轨道,完全做到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境界。这种从容不迫的聊天模式,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消除心理障碍,使他无拘无束、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

罗布森
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事都离不开语言。如何把话说得更精彩,始终彬彬有礼、宠辱不惊、从容不迫、说到别人心窝里呢?关键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管说话的人是何种身份,在什么场合,遭到对方即使是善意的语言攻击,也要立即从容不迫地反击,不留下“软弱可欺”的形象。所谓攻击,并不是让你恶毒地咒骂,而是用玩笑、调侃和诙谐的语气反驳对方。这样既让他意识到你敏捷的反应能力、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又保住了双方的面子。在墨西哥1986年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杯足球赛上,摩洛哥队决战英格兰队之前,罗布森是英格兰队教练,他得意地宣称:“我们英国人在这场比赛中,轻而易举就把摩洛哥队装在口袋里。比赛结束,两队打成了平局。法里亚是摩洛哥队教练,他没有嘲笑对手,而是淡定地说:“罗布森先生因为蒙特雷的天气实在太热了,没有穿外套,也就没有口袋把我们装起来。”罗布森在比赛前,觉得打败摩洛哥队如探囊取物。当法里亚听到罗布森的攻击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而是在情况扭转时,才开始反击罗布森。他的言外之意是:摩洛哥队和你旗鼓相当,也不是随便能装到口袋里的人。祛里亚巧妙地赢了一局。经过实践证明,高情商者的随机应变能力比普通人强。他们能在应付他人攻势的同时,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不利的环境中逆转颓势。

有人曾说:“要做好采访工作,我的体会是放下架子,控制好情绪,善于谈话。通过舒适的沟通把采访的内容记在脑子里,或者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用手机录音,回去后根据回忆和语音记录整理。一家报上发表了采访我的文章,我细细看完,发现一点都不错,就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记者来采访过我。还是我家人说那天有人找我谈家常,我才反应过来,报上说的就是那天讲的。”从这段谈话里可以看出,休闲式沟通既能使彼此松懈紧张的情绪、解除局促的心理,达到自然和谐,真情不由自主流露出来,又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不管是在工作休息、行路途中,还是在茶余饭后走亲访友的过程中,通过随便的话语,就可以获得许多意外的信息。

如果你在谈话中缺乏必要的准备,即便并没有想要伤害对方,却偏偏让对方很受伤。面对这种困境该如何处置呢?萧伯纳身边的金融家说:“我将付你一美元,萧伯纳先生,告诉我你正在思考什么?萧伯纳缓缓地说:“我思考的正是你,根本不值一美元。”金融家没想到戏弄萧伯纳没成,反而自讨没趣。当无意中伤害到别人,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以表明自己是无心的。如果对方不能体谅,还很生气,你一定要稳住情绪,想法安抚对方。
要想有更精彩的谈话,在没进行正式沟通前,了解一下对方的行为习惯、背景爱好。这样就可以做到知已知彼,掌握主动权,和对方游刃有余地交流。
第2个回答  2020-10-10
1、信任定律:不要信任不信任别人的人。

2、聪明定律:最聪明的人,是会掩藏他的聪明的人。

3、报答定律:过分急于报答他人的好意,是种不知感恩的表现。

4、礼物定律:如何送一件礼物,比送什么礼物更重要。

5、真相定律:透露真相和隐瞒真相一样,需要三思而行。

6、鞠躬定律:要么别鞠躬,要鞠躬就深鞠躬。

7、敌人定律:敌人对我们的评价,比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更真实。

8、麻烦定律:人生一半的麻烦,都是由于说“行”太快,或说“不行”太慢造成的。

9、羞耻定律:骗我第一次,是你的羞耻;骗我第二次,是我的羞耻。

10、琢磨定律:要琢磨一个人说的话,不要琢磨说话的人。

11、蒙骗定律:最容易被蒙骗的人,是那些自认为比谁都聪明的人。

12、傻话定律:没人不说傻话,可怕的是那些故意说傻话的人。

13、诺言定律:许诺慢的人,实现诺言最快。

14、谦虚定律:谦虚是让别人主动发现你有多伟大的艺术。

15、关系定律:维持关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互相合作,一种是互相竞争。

16、崇拜定律:我们向来喜欢崇拜自己的人,但我们不一定喜欢自己崇拜的人。

17、误解定律:对误解你的人讲真话,通常会引起更多的误解。

18、劝告定律:劝告朋友要在无人的地方,赞扬朋友可在人多的场合。

19、夸奖定律:当敌人夸奖你时,你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

20、谣言定律:会向你散布谣言的人,也会散布关于你的谣言;肯为你说谎的人,也会对你说谎。

21、评论定律:避免被人评论的方法只有一个:什么事也不干、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人也不当。

22、想象定律:如果你发现别人不像你想的那么好,请不要生气,因为你自己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

23、给予定律:世界上有两种人:索取者和给予者。前者也许能吃得更好,但后者绝对能睡得更香。

24、忘记定律:不要忘记该记住的事,但不要记住该忘记的事。

25、沉默定律:有时你必须沉默才能被更多人听到。

26、怀疑定律:信任是种美德,但怀疑让我学到更多东西。

27、意见定律:最需要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往往最不喜欢别人给自己提意见。

28、判断定律:判断一个人,要看他提出的问题,而不是他的答案。

29、缺点定律:左眼看到别人缺点时,右眼要审视自己。

30、交友定律:在你不需要朋友的时候,交朋友。
第3个回答  2020-10-10
这并不是什么病?是性格问题,心直口快说话不加思索,心眼太实,说话就直,以后在交谈时,多用大脑思考一下再说,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不说,话多有失,多注意就可以了,放心吧,这并不是什么病?
第4个回答  2020-10-10
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所以在人前说了傻傻的话,后来知道自己错了,这是一种消极情绪病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