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如何开展精细化管理

如题所述

  制度健全,就能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避免“粗放型”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目前,有不少学校还不大重视制度建设、精细管理,没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更谈不上制度的系列化、系统性,当然也没有多少“制度文化”可言了。有的校长办事缺少规矩、不讲章法,随意性很大,规范性不够,他们要么独揽大权,个人说了算,“家长制”作风严重;要么缺少主见,马虎了事,成就不了大事,展现不出校长的管理才能和人格魅力。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想到要用制度来约束自己、要求他人,更没有规划学校未来发展的意图,导致学校问题成堆、矛盾突出、人心涣散、管理混乱。针对这些现象,学校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要从各种微小的细节入手,遵循科学实用、合情合理的原则,根据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设计出一套好制度,并能认真及时地落到实处。这样,就能避免管理的随意性,防止粗枝大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良好局面,促进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事实证明,再好的制度,没有人从细微处入手、从细节处把关严格执行,其作用也是不大的。为此,我们要培养一支正直无私、敢于比硬、不徇私情、不讲交情的制度执行队伍。一所学校只要制度健全,并且认真落实,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能得到保证。
  2、责任要到位
  学校的各项工作要在“精”字上做文章,“细”字上下工夫,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程序化,形成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良好局面。
  台湾首富王永庆,就是以一个小小米店老板的强烈责任意识,把一件件小事坚持不懈地做好而获得成功的。他每次给新顾客送米,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把旧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太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深深感动了不少顾客,赢得了很多回头客。在送米过程中,王永庆还了解到,当地居民大多数家庭都以打工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日,就已囊中羞涩。为此,他采取按时送米,不及时收钱,而是约定到发薪之日再上门收钱的办法,这又极大地方便了顾客。王永庆精细务实、坚持不懈的服务方法,使得生活在台湾嘉义的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企业也因此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责任意识的强化,细致入微的服务,细节管理的到位,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职业素养。我们只要对“细节”做到精益求精、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千锤百炼地把细节管理训练成一种习惯,内化为一种责任,就能打造出一流的品牌和服务。
  具体到学校管理来说,就要将总体责任分解为一个个分项小责任,分配到每一个部门去落实到位。要让每个人做到牢记职责,尽到职责,对自己负责,对岗位负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行政后勤方面要做到:一是每个部门明确具体要求,每个人员明了工作细则,每处障碍有人敢排除,每条信息有人能反馈:二是每处角落卫生整洁,每个厕所干净无垢,每间教室布置美观,每家食堂安全卫生:三是每株花草都能完好,每盏电灯都能发亮,每台风扇都能转动,每块玻璃都不破损。从而创造良好的服务育人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