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概括一下四大名著的社会背景,主要人物,作者等

如题所述

《红楼梦》曹雪芹中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名沾(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生于1724年,卒于1764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和二十九(1764年)年两种说法)(曹雪芹逝于1763年是脂砚斋说的: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红楼梦》第一回正文中,将作者归之为“石头”,这自然是小说家言。紧接著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则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据一部分红学家研究,脂批还多次说《红楼梦》的故事很多取材于曹家史实,也可作为旁证。由于脂批中透露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紧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脂批可以说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最直接证据,但有些派别认为脂批纯属后来者杜撰,不能作为研究证据。  清代诗人富察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另一位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咏《红楼梦》诗题曰:“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这大概是除《红楼梦》本身和脂批之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明义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时代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与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有密切往来,因此他们的说法被认为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迄今没有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关于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另外,在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等人,以及更晚的其他人的笔记中,也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对清人笔记和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从此成为定说。稍后脂本脂批的发现更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但问题是不同脂批间具有非常多的矛盾,脂批很可能为假造。 1、林黛玉和薛宝钗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贾元春画: 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3、贾探春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4、史湘云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5、妙玉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6、贾迎春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7、贾惜春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8、王熙凤画: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9、贾巧姐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10、李纨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11、秦可卿画: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副册判词 12、香菱画: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又副册判词 13、晴雯画:又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14、花袭人画:一簇鲜花,一床破席。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07
《西游记》 作者是吴承恩 社会背景 唐太宗时玄奘到印度研究佛法,历时十七年,取回佛经六百多部,达到「信,达,雅」之境. 「西行」为表层象徵 ,更重要「修身」过程,「修心」目标. 一念为仁,便成菩萨;一念为恶,就成妖魔. 灾害实为虚幻,将心中恶念形象话化. 作者自幼聪颖敏慧,少年时代即以文名冠乡里.「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所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 喜读野史,爱听神怪传说,对日后撰写西游记有相当帮助. 中秀才后因不喜科举八股文,故屡试不第.后因母老家贫,不得已屈就;但性格傲岸,最后放浪诗酒而过余生. 《水浒传》 作者是施耐庵 社会背景 宋江是北宋末年的一个历史人物,他领导过一次农民起义。据《宋史·侯蒙传》记载,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他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到了南宋时代,一些书会先生加以创造发挥,演成平话,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里,记载了这些故事的一个大致轮廓。再经过元代几十年的流传演变,到元末明初,据传有个名叫施耐庵的人在以前平话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一部一百回本《水浒》。明代万历年间,又出现了一部杨定见编的一百二十回的《水浒》,在一百回本以外,增加了根据"简本"而扩充改写的宋江打田虎、王庆的故事。《水浒》的成书过程,到此便算完成了。 《红楼梦》 作者是曹雪芹 社会背景 明清时代小说的兴起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康熙晚年夺嫡之争导致的一系列后遗症 《三国演义》 作者是罗贯中 社会背景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公元二二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二陆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一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公元二吧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望采纳,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