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吹绿,拂绿。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之(江南岸)绿了。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

出处:《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泊船瓜洲》作于王安石晚期,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

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诗歌开篇写景,既兼具比兴,更通过夸张将空间的近与时间的久构成了有力的反差,直逼出末尾“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情感迸发,大有银瓶乍破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泊船瓜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9

“绿”[ lǜ ]的意思:本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之(江南岸)绿了。

“绿”基本释义:

[ lǜ ]

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嫩~。浓~。桃红柳~。青山~水。

[ lù ]

义同“绿”(lǜ),用于“绿林、绿营、鸭绿江”等。

相关组词

绿豆 草绿 绿化 绿色 

绿灯 翠绿 葱绿 嫩绿

扩展资料

一、青绿  

造句:火车一路疾驰。宽阔的田野,田边青绿的树木,以及安卧于树荫下的村庄,犹如一连串的图画飞掠过去,又像大量的幻景一般消失不见了。 

解释:深绿:~的松林。 

二、嫩绿  

造句:这座商亭最近正在香港国际艺术展展出。Patzold看着它那风化剥蚀的表面,并指给我看一层层的涂料:黄色的底漆、一层嫩绿色以及最表层的深绿色。 

解释:象刚长出来的树叶那样的浅绿色。 

三、石绿  

造句:壁画赋色以石绿、朱红为基调,从强烈的对比中取得调和,色彩丰富而和谐。 

解释:用孔雀石制成的绿色颜料,多用于国画。

四、铜绿  

造句:然而,炼金术士已经成功了,他们创造出了灿烂的色素,古老的红色氧化铅,黄色的硫化砷,如果把一小片铜放到醋里,还能得到绿色的铜绿。 

解释:铜表面上生成的绿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粉末状,有毒,用来制烟火和颜料。 

五、绿肥  

造句:按农艺学和用途可将中国作物分为8大类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饲用和绿肥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和林木作物。 

解释:把植物的嫩茎叶翻压在地里,经过发酵分解而成的肥料。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绿:吹绿,拂绿。

出自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原诗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扩展资料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

1、“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2、“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3、“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这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泊船瓜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8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指的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增添了动态美。

    “绿”,读音:[lǜ]

    【出处】《泊船瓜洲》——王安石

    【原文】

    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

    从诗中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看出作者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3-24
使……变绿
即春天到来,使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和绿意的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