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吕不韦,曾经说过,稼穑十倍利,经商百倍利,破人之国者千倍万倍利,原话原文是什么啊

如题所述

原文: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呵以遗世。愿往事之。”

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秦策》。

译文:

濮阳人吕不韦去赵国首都邯郸经商,看到秦国人质孝文王的庶子异人,回去以后就对父亲说:“耕田的利润有几倍?”他父亲回答说:“十倍。”“经营珠玉利润有几倍?”他父亲回答说:“一百倍。”吕

不韦又问:“拥立国家的君主可以赢利多少呢?”他父亲回答说:“无法计算。”于是吕不韦就说:“现在我们每年辛苦耕种,仍然不能获得温饱或发财。但是假如能建立国家,拥立一个君主,就可以把利润传给子孙,我现在决心去做这件事。”

扩展资料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

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

关于吕不韦生平的记载,相应的历史资料很少,尤其是他前半生的资料,几乎一无所知,关于他后半生的记载,则主要出自《史记》和《战国策》。这两部史书对吕不韦的早期职业记载中,吕不韦是一位商人,通过搞商业流通发家致富。

吕不韦作为商人,不仅来往于各地,而且常常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最终积累千金家产,并且将异人喻为奇货,得来以后的“奇货可居”。

在前265年,吕不韦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赵国邯郸城,邯郸城的繁华,让吕不韦眼花缭乱,使得他一边花天酒地,一边流连于歌楼舞榭,一边还不忘自己是因为财富而来,是要来搜集一大堆的赢利品。

当他打听到秦国的王孙赢异人在赵国当人质,搜集各方资料,将赢异人的身世背景、家庭关系以及处境了解得一清二楚。他认为赢异人是一个可以收买,并且还能够进行政治投机的对象。

因此,吕不韦就主动去拜访赢异人,并对赢异人自称能够让其飞黄腾达的人。此时的赢异人生活的穷困潦倒,遇到一个能够自称让自己飞黄腾达的人,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按照吕不韦说的去做。

首先,吕不韦拿出自己囤积的数千黄金去西游秦国,并且劝说安国君与华阳夫人立赢异人为继承人;其次,吕不韦将自己的“五百金”送给赢异人,让他广结宾客。而自己又买一些稀奇古物带到咸阳城,走华阳夫人姐姐的门路,并且将珠宝送给她;最后,吕不韦对华阳夫人说赢异人在赵国是如何贤明,并且是如何思念夫人以及太子的。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华阳夫人非常高兴,也就对赢异人产生了好感,并且在今后的宫廷生活中,时刻将赢异人的好记在心上,同时也在安国君耳旁提起赢异人在赵国的现状以及在赵国是如何贤明。通过此种手段,赢异人成功登上皇位,然后按照之前的约定,任吕不韦为相父。

吕不韦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商业做得更好,达到巅峰,就想方设法与大官贵族取得联系,并与之交往。在吕府时期,来往的大多数人都是赵国的高官贵人,还有来往的各国使节,这些人员都对吕不韦的商业道路有着巨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不韦贾于邯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原文: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呵以遗世。愿往事之。”
——《战国策 秦策》
译文:濮阳人吕不韦去赵国首都邯郸经商,看到秦国人质孝文王的庶子异人,回去以后就对父亲说:“耕田的利润有几倍?”他父亲回答说:“十倍。”“经营珠玉利润有几倍?”他父亲回答说:“一百倍。”吕不韦又问:“拥立国家的君主可以赢利多少呢?”他父亲回答说:“无法计算。”于是吕不韦就说:“现在我们每年辛苦耕种,仍然不能获得温饱或发财。但是假如能建立国家,拥立一个君主,就可以把利润传给子孙,我现在决心去做这件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1-04
原文: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呵以遗世。愿往事之。”
——《战国策 秦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