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模语文作文,什么立意

如题所述

2014年上海各区一模语文作文立意集汇: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阅读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立意分析】
松江区的作文看上去并不困难,因为立意选取没有难度,做人嘛,总是要选择做一个智者,充分的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享受生命。
所以这个作文难就难在,要怎么从“智者”的角度出发,完成这篇作文。
下面给出几个可以的角度。供大家参考。
1、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智者。享受生命,而不是被生活所累,庸庸碌碌地度日,被偶尔空闲出的闲暇支配的不知如何是好。
2、智者处于世,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享受生命。
3、从反面入手,以愚者的无知,衬托智者的睿智。低级趣味的游戏只是短暂的欢愉,欢愉过后难免更为寂寥,而智者的生活,却是长乐长安的。
…………
行文时,可加入个人的亲身经历,或是历代人物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普陀区一模语文作文
对于未来,有人憧憬,有人茫然,有人畏惧……而英国哲学家C·S·刘易斯说:“未来就是某种每个人都会以每小时六十分钟的速率达到的所在,无论他干些什么,无论他是谁。”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见解。
要求:(1)自拟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立意解析】
本文旨在探讨“对未来的态度”。
对于未来,你可能憧憬,可能茫然,可能畏惧……还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心态。
而材料中给出的英国哲学家对于未来的看法,则带有一种“命定”的含义。无论你在做什么,也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未来总在那里,你总能到达。
理解了题干,我们可以沿着题干来拓宽自己的思路。
首先,你得明确自己对于“未来”这个词在心中的定位。
1、你对未来憧憬——你憧憬的是什么?未来有哪些东西值得你憧憬?
2、你对未来感到茫然——没什么不可以。你的现实决定未来的大部分走向,凝聚出你感到茫然的“点”,你可以一一阐述。
3、你感到畏惧——你害怕社会太过现实?害怕自己长大得太快?害怕未来的某一天,你会遗失了本真的自己?
4、其他心态——感受真实即可。
其次,不能把作文单单地停留在感受上,必须从感受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态度”上。
这时候英国哲学家的那段话就能够给你启示。“未来”在你心中,究竟是“命定”的存在,还是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的“新世界”。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若你憧憬未来,你必将为你所憧憬的付出努力。若你对未来感到茫然,你不能沉迷与混沌,须在茫然中寻找希望和继续下去的勇气。即便你畏惧未来,未来也必然会到来。然而他以什么样的姿态到来,你依旧可以左右一二。
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不同的看法,但作文的立意尽量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
通过对未来的态度,来确定你文章的标题,如某考生的:《未来,为我而来》


长宁区一模语文作文
以“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立意解析】
命题作文的难度一般来说都小于材料作文,因为可以从题目的这一个字上生发出千百种不同的思路,每一个思路都能生发。
相对材料作文给出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而言,“思路广”是最大的优势。(当然,这点要针对“有思路”的小伙伴而言)
一般看到命题作文的题目,沉思一分钟,你脑海中必然会有关于这个字或者这个词的相关俗语、谚语、成语、名言警句等等跳跃出来。如果你想了超过3分钟还是一片空白,那你不是太紧张,就是……
说回这个题目,“路”。
从最为贴切的人生经历而言,可以有:成长之路、奋斗之路……甚至具体你每天都要走的一条路。走在这些路上,你成长的点滴,你奋斗的艰辛,你一步一步走过的体会,那些得到的,或是遗失的,都可以是行文的资本。
换个角度,从宏观一点的思路,路可以是国家、民族、信仰的路,为着一个信念,你走上这条路。是这条路影响了人生,还是人力让这条路变得不同。
此外,“路”的本身,还有很多种。例如阳关道、独木桥,有的路让人趋之若鹜,有的路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站在分岔路,你如何选择人生;遇到绝路,是否又能够逢生。
总而言之,“路”这个词,还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无论你选择哪一个角度去阐释这条“路”,最好都要在收尾的时候或明确,或暗示地表明你的态度。
“路”可以有千万条,走路的方式也可以有千万种,你如何选取,如何对待,至关重要。


杨浦区 一模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积极进取,道家主张看淡放下。历代许多士人深受其浸润。当今社会也有不少人经常提及这些话题。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立意解析】
杨浦区的作文题,简单明细,个人认为不难下笔。
首先,简单明确材料给出的两个角度。
1、儒家提倡的积极进取。
2、道家主张的看淡放下。
这两种思想,哪一种是你所认可的,你可以选取其中一种,来表达你的感受。
当然,你也可以深入探讨两者的关系,你可以不否定其中一种,也不认可其中一种,怀着辩证的态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你认可其中的一种,那么可以结合你自身的经历体会去具体阐述你的理由,并适当选取材料佐证。
如果你选择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那么选用的佐证材料也需要两面俱到,难度相对就大一些,可能“歪楼”。
此外,材料中还提到“历代许多士人受其浸润”,“当今社会也有不少人提及这个话题”。不论是历代士人的思想还是当今社会的言论,都可以作为你所选取角度的论据。
一个人选择一种思想,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你对你所举的例证了解细致,那么不妨可以挖掘的深一些,比如:某个人积极进取,最后如何了?某个人看淡放下,最后又如何了?
如果文章中的反例成功,那么儒家和道家的辨证关系,你就明白一二了。


浦东新区一模语文作文
近日,上海发生一起车祸。电瓶车驾驶者魏先生被撞倒在地,周围的人纷纷拨打电话求救,一名外国女子走到他身边,用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不断地鼓励他,直到救护车赶到。事后她对周围的人说:“我既不是医生,也从来没有做过护士,我只是看见他非常的痛苦,没法动弹。地上非常冰冷,我觉得握住他的手可以让他暖和些,舒服些。”
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立意解析】
这是一则实事材料,讨论的是近来炒得比较热烈的话题。(可见材料作文不光是名人名句的生发为主,实事也可以被充分利用)
从材料中看,当遇到“车祸被撞”者倒地不起时,围观人群的态度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动口不动手”的电话求助人群,一类,是以外国女子为代表的“亲身实践”来帮助他的人。
我们不能简单片面的去说哪一种人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都是有利于事情发展的。
所以,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简单归纳,能用于行文的角度大致有三。
1、从宏观来讲,可以讨论“分工”的问题。
遭遇车祸时,打电话求助的人和亲身实践抚慰的人,都是具有存在意义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需要有人打电话报警求助,而在等待救援的时间里有人走上前去抚慰伤者,则是更好的心灵陪伴,有那么一丝“锦上添花”的效果。
2、从个人角度来看,可以讨论“理性”与“感性”的问题。
第一反应打电话求助的人,是理性的。我们需要理性的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决断。同时也需要感性的人,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心灵的慰藉。在人生道路上也同样如此,理性把控生活的大方向,感性在很多时候,让生活更为丰富多彩,灵魂更为美好。
3、可以结合实事,“碰瓷”事件来深入探讨。
为什么围观群众大多采取口头上的电话求助,却很少有人上前亲身帮助地实践,反倒是外国朋友走到了前面。这与国家社会的大环境也并不是毫无联系。“碰瓷”的人越来越多,就会有更多的人想要保护自己不受这类意外的“再次伤害”。因此采取更为保守的帮助方式,既能帮助伤者,也能保护自己。
我们不能批评他们的做法,因为他们不是淡漠的,他们也切实的起到了帮助的作用,甚至这种帮助比“抚慰陪伴”来的切实很多。然而“碰瓷”引发的诸如此类的风气,则是需要改进的。
这篇作文的立意大致就解析到这里,从这个范围内生发出的相关角度,只要切合题意,应该就不会有大问题。


嘉定区一模作文

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是:“快点玩!”
请你以“我们到底是快点还是慢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把题目抄在答卷纸上;(2)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立意分析】
这是今年的第二篇“命题作文”,《我们到底是该快点还是慢点》。
命题作文的立意向来不需要如何深入分析和挖掘,关键是了解了题目之后,开始做思维的发散性活动。
我们究竟是应该快一点,还是慢一点?
以材料作为起点,儿时父母总叮嘱我们凡事小心,慢一点,为的是让我们更好的生活和成长。
而现在我们听到的“快一点”的催促,更多的对我们成长的鞭策,不希望我们将时间浪费,而是把握一分一秒,去做更值得的事情。
“快一点”或是“慢一点”,都是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只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有了变化。他们侧重的点,也不尽相同。
那么就我们而言,是希望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呢?
这不仅仅是速度,也可以预示成长、成熟,更进一层,也可以是做事情的方式等。
只要你找到自己更为倾向的角度,把立意站稳,然后生发,要偏题是很难得。
不会偏题,那么考察的就是你的文采咯~


虹口区一模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小米”手机,是“拿来主义”的典型代表,企业从起始就打定主意走“山寨”路线,将全球最顶尖的移动终端技术与元器件运用到每款新品,团队采用“饥饿”营销手段,打低廉价格战,号称小米手机是同价格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小米”团队最近宣传将推出一款组装机,按需匹配器件。
对此,社会反响热烈,褒贬不一。

【立意分析】
关键词:拿来主义
个人认为,这则材料给出的诸多内容,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大家仔细的理解“拿来主义”的意义。
社会舆论对于小米手机的“拿来主义”及“饥饿营销”褒贬不一。所以是褒是贬,或者褒贬兼顾,都是可行的作文的角度。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态度。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
从这个角度而言,小米手机的确是吸取各家所长的产物,性价比也确实很高。的确是“拿来主义”的典型代表和发扬者。值得褒奖。
如果换个角度,“山寨”这个词自出现以来,似乎就带着一点“轻蔑”的意味。支持正版,远离山寨,也一直是很多人奉行的原则。
真正的“山寨”,是一味的模仿抄袭,换汤不换药的复制,如“康师傅--庚师傅”之流。虽然小米手机从这个立场上看并不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山寨手机”,比之许多国产手机好了太多太多,然而它毕竟是缺少创新的产物,只是集合,并无自己的专长。比之苹果、诺基亚之类的品牌,还是少了让人一瞬间就能想到的“品牌优势”。甚至它的“饥饿营销”模式,也是为了营造出虚荣的市场优势,创造出隐形的“品牌价值”。
所以,从品牌的营销和产品的质量上,小米手机的确是做得很好,但是从自身的发展和创新来看,还是停滞不前的。
把正面和负面的舆论归结一下,就不难看出小米手机的优劣。那么是选取一个角度来写,还是两者兼顾的生发主旨,就看考生自己的把握了。
切记,完美的“拿来主义”应该是辩证的,有继承也有发扬,那么就一定不会偏离正轨了~


宝山区一模语文作文

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完美的过程。也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刻意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以上两句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立意分析】
乍一看这个作文题,脑海中应该立刻能够浮现出三个行文的角度。
1、人生本来就不完美。但我们要努力将人生变得更加完美。这是主动进去,积极的人生态度,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达到那个“更”。
2、人生本来就不完美。我们要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刻意追求来的东西,不一定真的应该存在于你的人生。这个观点更倾向于“无为的随遇而安”。
3、将两个观点揉合起来。人有权利期望自己的生活更为完美,但是不应刻意追求那些所谓的完美,而忽略了生活本身的意义。
这三个角度都有生发下去探讨的意义。可能第三种更符合我们的现实一些,但是相应的论证就有点难度了。
题目规定了必须写议论文,那么在确定了你的论点之后,只需要发展出相应的论据,寻求个人经历、历史事实的佐证,即可完成文章。


金山区一模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所有的杂念阻于心外,生命因此而自在,时间因此而无穷。”

【立意解析】
这句话源自《漫话蔡志忠--把杂念阻于心外》
比别人更早地找到梦想,加上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对蔡志忠而言,这些还不是成就自己的关键。
“我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不动。我除了有会思考的大脑和立刻把想法落实的手,还有能坐得住的屁股。我的最高纪录是58个小时没离开过凳子,42天没出门,就画漫画。”
蔡志忠从来不用手机,他说因为这样就没人能打断他的时间;他也从来不戴手表,“如果有了手表,我一看表,‘哇,已经工作了14个小时,应该休息啦’,‘哇,已经凌晨四点半了,应该睡觉啦’,我的时间就中断了。”
他就是这样,把所有的杂念阻于心外。对他来说,生命因此而自在,时间因此而无穷。
把这句话放入原文中,不难看出,写这篇文章的人,包括蔡志忠本人,都主张“摒除杂念”。
专注于思考,专注于正在进行的事业,不让外界干扰自己,不让自己的思维中断。
这样做,他便有自由自在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去完成自己想要专注的事情,他也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时间,去将梦想一一付诸实践。
当然,在考场上乍一看到这句话,可能会觉得没头没脑,无从下手。但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不能慌张。
我们不难从这句话中找到关键字:“杂念”。
把杂念阻于心外,便是摒弃杂念,不让自己被干扰的意思。引申下去,也不难想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注思考”。
摒弃杂念,专注思考,可以让你的人生朝着自己选定的方向稳步迈进。没有了外界的干扰的专注,更容易让自己进步,让自己更快达到既定的目标。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当你心无旁骛时,做事情的效率会更高,不会拖沓,不会半途而废。
人应该要有这样的意念来驱使自己,让人生少一些岔路口,多一些阳关道。
心无杂念,你就会发现,思维始终被自主控制,你不会做执著和妄想,自然不生妄念。前路开阔,可以稳步向前。


闸北区一模作文

一个人如果不怕舍弃,他未必就会失去;但如果一个人总是想着得到,那么,他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立意分析】
看到这个题目,脑子里应该能够想到很多相关的句子。
有舍才有得。
放下,是为了更好的拥有。
**就像是握在手中的沙子,你握得越紧,它反而漏得越快。
**就好比两个人拉着皮筋的一场拉锯战,晚放手的那个人,一定越痛。
…………
所有的这些句子都有相似的道理,即——为人处世,不要害怕舍弃。
如果总是想着要得到更多更多的东西,那么其实,一旦拥有了就是失去的开始。
有很多东西,本不该是你的,你得不到并不可惜,并且你也不会承受失去的痛苦。
古话说,“欲速则不达”。很多事情你逼得太紧,反而容易适得其反。你追得越紧,它走得越快。如果你保持淡然的心态,不强求,那么它也许就一直在你的视线范围之内了。
这个作文题探讨的是人生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应该会有话说。不易偏题。

十一
闵行区一模作文

孔子说:“君子不器”。对这句话,李泽厚解释为:“即人不要使自己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安德列·莱维解释为:“君子不把任何人当器具对待。”
这两种解释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分析】
君子不器,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君子不能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这个释义,跟李泽厚的解释类似,即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器具各有专用,用于此者难用于彼。
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短暂的单一的目标。
这是一个“君子”,对自身的要求。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要有“用人只能”。
而安德烈对于“君子不器”的解释,则更侧重于“君子”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上的本领——“不把任何人当成器具来对待”。
简单来说,认人要深且全面,不能简单地看到别人的某一点,某一项才能,就把对他的认知定位。
不把身边的人的作用局限在某一点上,而是要通过充分的观察、了解,发挥这个人更多的优势和专长来帮助自己,为己所用。
个人认为,对孔子的这句话的两种理解,都可以行文。
一是君子对自身的要求,一是君子对待他人的态度。
两者相结合,就是作为一个君子应有的修养。

十二
徐汇区一模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是多养一头牛。如果所有的牧民都这样做,那么草地将因过度放牧而枯竭,他们的牛都将被饿死。

【立意分析】
从材料来看,地理党政治党可能会会心一笑,这不就是可持续发展观么?
当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身套用在这个材料上是没有问题的,并且十分贴切,所以你如果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观”来完成作文,一定是挑不出什么立意主旨的毛病的。
下面我来讲讲还可以想到的其他立意。
1、可以套用闸北区作文的立意:有舍才有得。放下,是为了更好的拥有。
2、为人处世不能专注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3、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就好比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加油站,大家觉得有利可图,纷纷效仿,在附近开设许多加油站,结果只可能适得其反。若是变通思维,在一个加油站附近开发相关的副业,反倒能够达到共赢的局面。
4、不要将到手的利益全数用尽,凡事都要给自己留一点余地,才能稳步向前,不自断后路。
以上这四个引申的立意完全在题目的联想范围之内,当然也还可以有其他,只要联想合理,自圆其说,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标新立异
 午十一点三十分,我和爸爸赶到乌鲁木齐火车站,一站台,我们找到8号软卧车厢。一位身着合体制服年轻女列车员,热情周到带我们进大号包间。包间内有四张上下单人床,靠窗茶几上盖着一块白色的确凉桌布。茶几下放着一个脚踏式塑料垃圾桶和一对不锈钢暖水瓶。车窗两头各挂着两条黄白相间的窗帘。包间顶上有三支20瓦灯灯管组合的日光灯。一个列车专用扬声器和一台会摇头的电风扇。在滑动门上方有一个可存行李的空间。
  火车离开了哈密,继续前进。虽然气温下降了三至四度,可车厢里还是同样燥热。自带的六瓶矿泉水全部变成了热水。朝窗外一望,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只有抗旱杂草,连棵树也没有。大家的情绪还是那么低落。
  太阳落了山,伸出手一探窗外气温温差不大。土耳其小孩玩了一天还没玩够。包间实在太热,就连顶上电风扇也在造热风。一些旅客根本睡不着。只好窜到餐车内看录像。火车上的热闹气氛渐渐冷淡了。
  突然,站台上响起了铃声。车窗外的物体慢慢向后倒退,送别的人们追着跑着仿佛再跟火车赛跑,火车将他们甩得远远的。我们对面是母女两人。女儿是位大学生,母亲是位军官。我拉开黄白双窗帘,惊奇发现了银白色的湖水。湖边是雪白色砂粒。我问爸爸:“这是什么湖?怎么不是绿色湖水?”“这是新疆最大的盐湖,我们吃的精制盐就是这里生产的。”火车路过盐湖站进没有停,只见站台上到处都堆放上百公斤袋装盐。过了20分钟,又发现高耸林立的风力发电机。爸爸又说:“这是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站,这地方一年四季都刮风。西部歌王王洛宾当年写《达板城的姑娘》时,怎么没有把大风写进?如果写进去的话,新疆的风力发电史也许会提前30年。”说得整个包间人全笑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