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关节炎吃什么好,不能吃什么?

痛风老是反复发作,吃的药多了,肾也不好。朋友介绍说舒一肽不错,天然无副作用,根源解决减少复发,改善起来又好,想试试看,不知道平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7

有痛风的人,一定要记住不能吃下面这几种食物。 1、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不能吃 2、果糖含量高的食物不能吃 3、咖啡和浓茶等饮料不能喝

第2个回答  2015-04-13
  痛风病人除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适当药物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方面:①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以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肾、心、脑)、骨髓等含嘌呤量高,应尽量不吃;鱼虾类、菠菜、豆类、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要少吃;大多数蔬菜、各种水果、牛奶和奶制品、鸡蛋、米饭、糖等可以吃。②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③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④节制烟酒,尤其不能酗酒。⑤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2)妥善处理诱发因素,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大剂量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剂、维生素B1和B2、胰岛素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小于2g)等。
  (3)肥胖者要积极减肥,减轻体重,这对于防止痛风发生颇为重要。
  (4)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预防痛风饮食
  戒吃高嘌呤的食物
  动物内脏(肝、肠、肾、脑)、海产(鲍鱼、蟹、龙虾、叁文鱼、沙甸鱼、吞拿鱼、鲤鱼、鲈鱼、鳟鱼、鳕鱼)、贝壳食物、肉类(牛、羊、鸭、鹅、鸽)、黄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芦笋、蘑菇、浓汤、麦皮
  戒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动物内脏(肝、肠、肾、脑)、肥肉、鱿鱼、 鱼、墨鱼
  戒酒
  一旦血中酒精浓度高达200mg/dl,血中乳酸会随着乙醇的氧化过程而增加,令肾脏的尿酸排泄受阻,结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碱不平衡,会影响身体机能,加重肝肾负担。
  宜吃的食物
  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
  保持适当体重
  应做适量的带氧运动,例如游泳、太极。中医学有句话:「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痛风,应以养气、行血及固肾为主,气血通畅,则尿酸不会积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6-25

病情分析: 根据你叙述的情况,我们建议你请临床医生开些别嘌呤醇,结和佣< 寻瞽※风※膏> 指导意见: 用法详阅说明书或遵医嘱,严重的话建议去检查一下啊,确诊发病原因后尊医嘱积极防治结合,不必担心可以康复的.


每一秒钟,世界上都有人需要血液,成千上万的人的生命因为陌生人的无偿献血而得以挽救,然而,每天还是有很多的人因为不能得到安全的血液而死亡。人们都明白献血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但每每提起还是有人心有余悸———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已经由世界卫生大会正式确立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法定节日。记者从北京市献血办公室了解到,献血日当天,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将举办主题为“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每一位献血者”大型纪念活动。

根本不存在伤元气

对于记者提出的有关献血的种种疑问,北京市献血办公室的负责同志解释到,其实,一个成年人一次献血400毫升,根本不存在伤元气。因为,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

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正常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了反馈作用,从而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大量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快速生成,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但不会有任何影响,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有利于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机关干部和脑力劳动者更应该献血

由于长期缺乏体力劳动和生活水平较高,实际上很多机关干部和脑力劳动者的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状态,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人们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而按规定献血,就可以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这是因为献血后通过正常饮水,使自己的血液稀释,使血脂降低,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这样:既有利于自己,又间接造福于社会,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第4个回答  2017-06-28

您好,由于不同患者有不同体质,因而相应的治疗方案也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同一个方法.在病情没有确定之前,不要随意进行物理治疗,不要随意吃药,会产生副作用的,会产生相反作用的,建议及时去正规骨科医院就诊,既可明确病情,这种情况,单纯佣 <寻※ 唂※风※膏> 外土


王老师是一年级新生寄宿班的班主任。一天下课后,一位学生拉着她的手天真地说:“老师,您要用高露洁牙膏刷牙了,牙齿都变黑了。”王老师一愣,赶紧回到办公室照了照镜子。是啊,原本洁白如玉的牙齿怎么长出一层锈?星期六,她来到医院的口腔科看了看牙医。

原来,王老师患有缺铁性贫血,十天前医生给她开了一些口服的补铁糖浆,一天服三次。由于工作较忙,在学校服药时,她常常是一咕噜匆忙咽下。而铁剂很容易沉积在牙齿上,时间长了,便会变黑。因此,服用铁剂时要用吸管,服后还需要用凉开水漱口。类似王老师这样不讲究服药方法的人很多。而正确的服药方法,不仅可以减少这些副作用的出现,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服药方法呢?

一、服药时间是关键依据人体生物节律特点和药物在体内的有效血浆浓度,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对治疗疾病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药物的服用除严格遵守间隔时间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时间点:空腹、饭前、饭中、饭后、睡前。

◆空腹

空腹服药是指清晨空腹将药服下。因消化道内的食物已被消化,有利于药物和胃肠的接触,使药物能够被充分吸收,快速地发挥效能。如作用快的泻药、部分抗结核药、滋补类药物等。

◆饭前

饭前服药是指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此时胃中食物较少,有利于药物在胃内吸收并作用于胃壁,还可使药物迅速到达小肠。如胃酶合剂、西米替丁等助消化及护胃的药物。

◆餐中

餐中服药是指在进食过程中服药。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如布洛芬等。

◆饭后

饭后服药是在饭后15~30分钟后服药。由于多数药物是在小肠内吸收,而药物混合食物达到小肠的时间,正好是药物开始显效的时间。因此,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助消化的药物、需要缓慢发挥作用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如阿斯匹林、消炎痛、抗生素类药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