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1、说的是夏季;

2、出处: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全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4、注释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5、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出自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古诗词选本都注为:别枝,旁枝,与“主干”相对而言;一说另一枝。我们认为:“别”字应作动词讲,是“上”的意思。该句展示的是如下意境:词人夜行在黄沙岭的山间小道上,此时月亮已升到半空,但由于月光被山岭所挡,词人所处的位置及鹊儿所在的枝头还是比较昏暗的。随着月亮的上升,月光越过山顶泻向词人,词人忽然觉得眼前亮了起来,抬头一看,一轮皎洁的明月已然挂上了枝头,树枝上的鹊儿也因突然受到月光的刺激而惊动不安起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1-18
一轮明月挂上枝头,皎洁的月光使树枝上的鹊儿惊动起来,一阵清风吹来,送来了蝉的歌声。
第3个回答  2019-04-22
别”字在这里就是“离别”的“别”,“别枝”就是“飞离枝头”的意思。“明月别枝惊鹊”描绘的是:皎洁的月光惊醒了山中的鸟鹊,它们纷纷飞离了枝头。这和王维《鸟鸣涧》中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表现的意境是十分相似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整幅画面生意盎然。
第4个回答  2012-01-17
“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古诗词选本都注为:别枝,旁枝,与“主干”相对而言;一说另一枝。我们认为:“别”字应作动词讲,是“上”的意思。该句展示的是如下意境:词人夜行在黄沙岭的山间小道上,此时月亮已升到半空,但由于月光被山岭所挡,词人所处的位置及鹊儿所在的枝头还是比较昏暗的。随着月亮的上升,月光越过山顶泻向词人,词人忽然觉得眼前亮了起来,抬头一看,一轮皎洁的明月已然挂上了枝头,树枝上的鹊儿也因突然受到月光的刺激而惊动不安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