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抱负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个文学成就突出的人,往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而政治讲究的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因此,古往今来文化名人几乎都很难实现政治抱负。
  一直到苏轼去世60年以后,南宋的孝宗追赐苏东坡谥号文忠公,赐太师官阶,出版苏文忠公文集,苏轼终于享受到生前没有享受到的无限荣光。从政治抱负看,苏轼无疑是个失败者,他在仕途上遭遇了太多的坎坷。但是,逆境反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今天我们诵读苏轼之文、之诗、之词,品味其书、其画,集中国文人精神之大成者,苏轼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
  (一)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初登仕途元时,正是北宋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士大夫呼吁改革变法的时期。苏轼本来也是积极支持改革的,在嘉佑六年制科考试时所写的《进策》中,他就发表过改革弊政的议论.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在凤翔认上所作的《思治论》中又针对“财元不丰,兵元不强,吏元不择”三种积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
  (二)谪居黄州。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谪居黄州。苏轼尚在盛年四十五岁,正是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却被放逐到这个文化落后的江城之地,并无实际官守,无一事可为,不啻是对自己生命的存在,肆其无情的摧残,这种打击,落在热爱生命、满怀抱负的苏轼身上,必然构成最无助的压迫和痛苦。他感叹白发愈来愈多,时间观念的困扰,成为他最难解脱的悲哀。黄州的实际并不象他初到黄州所认为的平静、安谧。一方面的他的政治处境仍很险恶,另一方面经济上他也十分拮据。每月初一取出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块,即一百五十钱。黄州的一位穷书生马正卿替他向官府请来一块数十亩的荒地,他亲自耕种,以这些收获捐济“困匮”“乏急”之急。
  三)再贬惠州、儋州。在黄州四年谪居生涯后,苏轼又到汴京做官,思想有了很大转变,“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经过长期对新法的认识,苏轼开始明白其价值并表示了赞同,向王安石靠拢。公元1094年,改年号为“绍圣”,旧党人物吕大防,范纯仁罢职,新党人物章淳,安寿弃出任宰执大臣。他们抛弃王安石新法的革新精神和具体政策,打击“元佑党人”作为主要目标,苏轼兄弟首当其中。苏轼在惠州,儋州的贬谪生活是黄州生活的继续,提供了他接近下层人物的机会。直接、深刻的下层社会生活的体验,也使苏轼同情人民关心国事的恩性有所发展。他一如既往,关怀民生。广州食用咸水,常常患疾疫,他给知州王敏仲写信,建议从二十里外的蒲涧山用竹筒引水来城……
  可见政治挫折和生活窘迫并没有压倒他倔强,坦直的性格,没有减弱他旺盛的创作力。而这些也是黄州时期的继续与发展。与黄州时期一样抒写贬谪时期复杂矛盾的人生感慨;诗歌另一重要内容对岭南、海南生活和风光的赞美描绘;诗歌在艺术上的日臻圆熟,并追求淡雅高远的风格(前人对苏轼晚年的诗风作过很高的评价);文艺思想的阐述和创作经验的总结(乃是一笔巨大的文学财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6
苏轼自幼即“奋励有当世志”,具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至君尧舜,此事何难”;他想以天下为己任,要“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既有识,又有为;既能坐而言,又能起而行,是一个著名的务实家。他处理政事,“拙于谋身,锐于报国”,是极端厌恶希合、俯仰、以求进用的人物。史书说他“刚正嫉恶”、“遇事敢言”、“忠规谠论,挺挺大节”。他自己也反复说:在政治斗争中,“赋性刚拙,议论不随”;“专务规谏”、“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第2个回答  2012-01-06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3个回答  2013-10-18
抱负
b刼f?
[aspiration;ambition] 志向;愿望
抱负不凡
反对君主制度的抱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