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有哪些特点?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文中的情与景是怎么样有机联系的?

如题所述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之中,夹杂着不满黑暗现实但无法超脱的哀愁。这正是那个黑暗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抒情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想投身革命,却有太多的顾虑和犹豫;他选择了逃避,却又在矛盾中挣扎。在如此复杂的心绪之下,他借景抒情,写出了这篇著名的《荷塘月色》。

质俱美 自成高格
散文是美文,是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品。古人说:“文因质立,质资文宣。”散文美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散文的本质是审美的。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就是一篇既有内在美又有形式美的美文。其实十分司空见惯的荷塘上的淡淡月色和月色下淡淡的荷景,经朱自清先生的大笔渲染,便寓意深刻,竟成了人们心中一道挥之不去的忧伤风景。

<荷塘月色>运用了<周易>的阴阳、刚柔以及神、感、文、意、象等美学范畴,充分表现了变化之美、中和之美、阴柔之美,该文作者在研究古典文学过程中,面对社会现实矛盾,主动接受着儒家人格自律观的影响,<荷塘月色>再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2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另有同名菜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22
作者的情绪是复杂的,多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的处境就不难找出来啦。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