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亮的文章,像荷塘月色之类的,快点,谢谢

如题所述

1月,阙也 张晓风

“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
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
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
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
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
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
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
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
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
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折,皱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
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
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
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
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
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
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
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
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
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
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
点正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
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
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
怯的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
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
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
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
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2有月亮的晚上 席慕容

  我一个人走在山路上山路上。
  两旁的木麻黄长得很高很高,风吹过来,会发出一种使人听了觉得很恍惚的声音,
一阵强一阵弱的,有点象海潮。
  海就在山下,走过这一段山路,我就可以走到台湾最南端的海滩上。夜很深了,路
上寂无一人,可是我并不害怕,因为有月亮。
  因为月亮很亮,把所有的事物都照得清清朗朗的,山路就象一条回旋的缎带,在林
子里穿来穿去,我真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
  假如我能就这样一直走下去的话,该有多好!
  不过,当然,我是不能这样的。我应该回到旅馆房间里去。因为,这个白天我已经
在海边画了一天了。明天早上,还要和另外几位朋友一起到山里面去写生的,我现在最
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回房间去洗澡、睡觉,好准备明天的来临。
  可是,我实在不想回去,这样的月夜是不能等闲度过的。在这样的月夜里,很多忘
不了的时刻都会回来,这样的一轮满月,一直不断地在我生命里出现,在每个忘不了的
时刻里,它都在那里,高高地从清朗的天空上俯视着我,端详着我,陪伴着我。
  白昼的回忆常会被我忘记,而在月亮下的事情却总深深地刻在我心里,甚至连一些
不相干的人和事也不会忘。
  就好象有一年在瑞士,参加了一个法文班的夏令营,在山里一幢古老的修道院里住
了十天,学生里有东方人也有西方人,几天下来就混熟了。有个晚上,十几个人一起到
教堂后面的树林里去散步。那天晚上月亮就很亮,可是在林子里的我们起先并不太觉得,
等到从林子里走出来面对着一大片空阔的草原时,才发现月亮已经将整座山、整片草原
照耀得如同白昼。比白昼更亮的是一种透明的水绿色的光晕,在山间在草丛里到处流动
着,很亮可是又很柔,象水又有点象酒。
  我们都静下来了,十几颗年轻的心在那时都领会到一点属于月夜特有的那种神秘的
美丽了。没有人舍得开口,大家都屏息地望着周围,都象都希望能把这一刻尽量记起来,
记在心里。
  然后,一个从爱尔兰来的男孩子忽然兴奋地叫起来:
  “跑啊!看谁先跑到那边的林子里去!”
  是啊!跑啊!在这一片月色里,在这一片广大的草坡上,让我们发狂地跑起来,用
我们所有的力气,一直跑到对面的林子里,对面的阴影里去吧!
  大家都尖叫着往前冲出去了,我动作比较慢,落在他们后面,可是仍然嘻嘻哈哈地
跟着跑。这时候,前面人群里的一个男孩子回头对我笑着喊了一句:
  “快啊!席慕蓉,我们等你!”
  我怔了一下,不知道他怎么会晓得我的名字的。我只知道他是在苏黎世大学读工科
的一个中国同学,白天上课时他总是从在角落里,从来没和我说过一句话。
  那时候,我连他姓什么也不清楚,而在他回过头来叫我的那一刹那,我却忽然觉得
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月光一他微笑的面容非常清晰,那样俊秀的眉目是在白昼里
看不到的。我说出来是什么原因,可是,在那天晚上,月下的他回头呼唤我时的神情,
我总觉得在什么时候见过一样:一样的月、一样的山、一样的回着头微笑的少年。
  当然,那也不过只是一刹那之间的感觉而已,然后我就一面挥手,一面脚下加劲地
赶上,和他们一起横越过草原,跑进了在等待着的那片阴暗的树林里了。
  那天晚上以后的事我都记不起来了,我想,大概不外乎风比较大了,天比较冷了,
夜比较深了;然后,就会有比较理智的人提议该回去了,大概就是这样了吧?世间每一
个美丽的夜晚不都是这样结束的吗?
  我以后一直没再遇到过那个男孩子,但是,有时候,在有月亮的晚上,我常会想起
一些相似的月夜,也就常会想起他来。好多年也这样过去了。
  回国以后,有一次,在历史博物馆开画展,一对中年夫妇从人丛中走过来向我道贺,
交谈之下,才知道男的曾和我在瑞士的夏令营里同过学,忽然间想起来他就是那天晚上
那个月光下回头向我呼唤的少年,眉目之间,依稀仍留有当年的模样。我一下子兴奋起
来,大声地问他:
  “你记不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在月亮底下赛跑的事?”
  他思索了一下,然后很抱歉地说:
  “对不起,我完全想不起来了。我倒记得在结业典礼上我们中国同学唱茉莉花唱走
了音,你又气又笑的样子。”
  我记得的事情他不记得,他记得的事情我却早都忘了,多无聊的会晤啊!他的太太
很有耐心地听着我们交谈,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笑容,可是,有些话,我能说出来吗?面
对着眼前这一对衣着华丽、很有风度的夫妇,我能说出我那天晚上的那种感觉吗?如果
我说了,会引起一种什么样的误会呢?
  当然,我没有说,我只是再和他们寒喧几句就握别了,听男的说他们可能要再出国,
再见面又不知道会是哪一年了。当时,在他们走后,我只觉得很可惜,如果能让他知道,
在如水般流过的年华里,有一个人曾经那样清晰地记得他年轻时某一刹那里的音容笑貌,
他会不会因此而觉得更快乐一点呢?
  月亮升得很高,我已经快走到海边了,木麻黄没有了,换成了一丛一丛的 ??麻,
在岩石间默默地虬结着。它们之中有好多开花了,又长又直的花梗有一种很奇怪的造型,
月亮在它们之上显得特别的圆。
  海风好大,把衣服吹得紧紧地贴在身上,我恐怕是该往回走了,到底,我已不再是
年轻时的那个我了。
  心里觉得有点好笑,原来,不管怎么计划,怎么坚持,美丽的夜晚仍然要就此结束,
仍然要以回到房间里,睡到床上去做为结束。这么多年来,遇到过多少次清朗如今夜的
月色,有过多少次想一直走下去的念头,总是盼望着能有人和我有相同的感觉,在如水
又如酒的月色里,在长满了萋萋芳草的山路上,陪着我一直不停地走下去,走下去,让
所有的事物永远不变,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刻。
  而从来没有一次能如愿。总是会有人很理智又很温柔地劝住了我,在走了一半的路
上回过头去。总是会有人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才对。总是会有人笑我,说我所有的是怎
样痴傻的念头啊!
  而今夜,没人在我身旁,我原可以一直走下去的。可是,我仍然也只能微笑地停了
下来,在海滩与近咫尺的海水之前停了下来。浪潮轻轻地打到沙岸上,发出叹息一样的
嘶声,而我对一切都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事,仍然只有转过身来,往来路走回去。
  不过,今夜的我,到底是比较成熟些了吧,我想,其实,我也不必为一些没能说出
的话,或者没能做到的事觉得可惜。我想,在我自己的如水流过的年华里,也必然会有
一些音容笑貌留在一些不相干的人的心里了吧。日子绝不是白白地过去的,一定有一些
记忆是值得珍惜,值得收藏的。只要能留下来,就是留下来了,不管是只有一次或者只
有一刹那,也不管是在我知道的人或者不知道的人的心里。
  世事应该就是这样了吧。
  月亮在静静地端详着我,看我微笑地一个人往来路走回去。

3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
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
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
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
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
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
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
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
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
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
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
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
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
,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
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
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
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
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
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
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
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
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
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
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
,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 ,一碧数顷,
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
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
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08
我一个人走在山路上山路上。
  两旁的木麻黄长得很高很高,风吹过来,会发出一种使人听了觉得很恍惚的声音,
一阵强一阵弱的,有点象海潮。
  海就在山下,走过这一段山路,我就可以走到台湾最南端的海滩上。夜很深了,路
上寂无一人,可是我并不害怕,因为有月亮。
  因为月亮很亮,把所有的事物都照得清清朗朗的,山路就象一条回旋的缎带,在林
子里穿来穿去,我真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
  假如我能就这样一直走下去的话,该有多好!
  不过,当然,我是不能这样的。我应该回到旅馆房间里去。因为,这个白天我已经
在海边画了一天了。明天早上,还要和另外几位朋友一起到山里面去写生的,我现在最
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回房间去洗澡、睡觉,好准备明天的来临。
  可是,我实在不想回去,这样的月夜是不能等闲度过的。在这样的月夜里,很多忘
不了的时刻都会回来,这样的一轮满月,一直不断地在我生命里出现,在每个忘不了的
时刻里,它都在那里,高高地从清朗的天空上俯视着我,端详着我,陪伴着我。
  白昼的回忆常会被我忘记,而在月亮下的事情却总深深地刻在我心里,甚至连一些
不相干的人和事也不会忘。
  就好象有一年在瑞士,参加了一个法文班的夏令营,在山里一幢古老的修道院里住
了十天,学生里有东方人也有西方人,几天下来就混熟了。有个晚上,十几个人一起到
教堂后面的树林里去散步。那天晚上月亮就很亮,可是在林子里的我们起先并不太觉得,
等到从林子里走出来面对着一大片空阔的草原时,才发现月亮已经将整座山、整片草原
照耀得如同白昼。比白昼更亮的是一种透明的水绿色的光晕,在山间在草丛里到处流动
着,很亮可是又很柔,象水又有点象酒。
  我们都静下来了,十几颗年轻的心在那时都领会到一点属于月夜特有的那种神秘的
美丽了。没有人舍得开口,大家都屏息地望着周围,都象都希望能把这一刻尽量记起来,
记在心里。
  然后,一个从爱尔兰来的男孩子忽然兴奋地叫起来:
  “跑啊!看谁先跑到那边的林子里去!”
  是啊!跑啊!在这一片月色里,在这一片广大的草坡上,让我们发狂地跑起来,用
我们所有的力气,一直跑到对面的林子里,对面的阴影里去吧!
  大家都尖叫着往前冲出去了,我动作比较慢,落在他们后面,可是仍然嘻嘻哈哈地
跟着跑。这时候,前面人群里的一个男孩子回头对我笑着喊了一句:
  “快啊!席慕蓉,我们等你!”
  我怔了一下,不知道他怎么会晓得我的名字的。我只知道他是在苏黎世大学读工科
的一个中国同学,白天上课时他总是从在角落里,从来没和我说过一句话。
  那时候,我连他姓什么也不清楚,而在他回过头来叫我的那一刹那,我却忽然觉得
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月光一他微笑的面容非常清晰,那样俊秀的眉目是在白昼里
看不到的。我说出来是什么原因,可是,在那天晚上,月下的他回头呼唤我时的神情,
我总觉得在什么时候见过一样:一样的月、一样的山、一样的回着头微笑的少年。
  当然,那也不过只是一刹那之间的感觉而已,然后我就一面挥手,一面脚下加劲地
赶上,和他们一起横越过草原,跑进了在等待着的那片阴暗的树林里了。
  那天晚上以后的事我都记不起来了,我想,大概不外乎风比较大了,天比较冷了,
夜比较深了;然后,就会有比较理智的人提议该回去了,大概就是这样了吧?世间每一
个美丽的夜晚不都是这样结束的吗?
  我以后一直没再遇到过那个男孩子,但是,有时候,在有月亮的晚上,我常会想起
一些相似的月夜,也就常会想起他来。好多年也这样过去了。
  回国以后,有一次,在历史博物馆开画展,一对中年夫妇从人丛中走过来向我道贺,
交谈之下,才知道男的曾和我在瑞士的夏令营里同过学,忽然间想起来他就是那天晚上
那个月光下回头向我呼唤的少年,眉目之间,依稀仍留有当年的模样。我一下子兴奋起
来,大声地问他:
  “你记不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在月亮底下赛跑的事?”
  他思索了一下,然后很抱歉地说:
  “对不起,我完全想不起来了。我倒记得在结业典礼上我们中国同学唱茉莉花唱走
了音,你又气又笑的样子。”
  我记得的事情他不记得,他记得的事情我却早都忘了,多无聊的会晤啊!他的太太
很有耐心地听着我们交谈,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笑容,可是,有些话,我能说出来吗?面
对着眼前这一对衣着华丽、很有风度的夫妇,我能说出我那天晚上的那种感觉吗?如果
我说了,会引起一种什么样的误会呢?
  当然,我没有说,我只是再和他们寒喧几句就握别了,听男的说他们可能要再出国,
再见面又不知道会是哪一年了。当时,在他们走后,我只觉得很可惜,如果能让他知道,
在如水般流过的年华里,有一个人曾经那样清晰地记得他年轻时某一刹那里的音容笑貌,
他会不会因此而觉得更快乐一点呢?
  月亮升得很高,我已经快走到海边了,木麻黄没有了,换成了一丛一丛的 ??麻,
在岩石间默默地虬结着。它们之中有好多开花了,又长又直的花梗有一种很奇怪的造型,
月亮在它们之上显得特别的圆。
  海风好大,把衣服吹得紧紧地贴在身上,我恐怕是该往回走了,到底,我已不再是
年轻时的那个我了。
  心里觉得有点好笑,原来,不管怎么计划,怎么坚持,美丽的夜晚仍然要就此结束,
仍然要以回到房间里,睡到床上去做为结束。这么多年来,遇到过多少次清朗如今夜的
月色,有过多少次想一直走下去的念头,总是盼望着能有人和我有相同的感觉,在如水
又如酒的月色里,在长满了萋萋芳草的山路上,陪着我一直不停地走下去,走下去,让
所有的事物永远不变,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刻。
  而从来没有一次能如愿。总是会有人很理智又很温柔地劝住了我,在走了一半的路
上回过头去。总是会有人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才对。总是会有人笑我,说我所有的是怎
样痴傻的念头啊!
  而今夜,没人在我身旁,我原可以一直走下去的。可是,我仍然也只能微笑地停了
下来,在海滩与近咫尺的海水之前停了下来。浪潮轻轻地打到沙岸上,发出叹息一样的
嘶声,而我对一切都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事,仍然只有转过身来,往来路走回去。
  不过,今夜的我,到底是比较成熟些了吧,我想,其实,我也不必为一些没能说出
的话,或者没能做到的事觉得可惜。我想,在我自己的如水流过的年华里,也必然会有
一些音容笑貌留在一些不相干的人的心里了吧。日子绝不是白白地过去的,一定有一些
记忆是值得珍惜,值得收藏的。只要能留下来,就是留下来了,不管是只有一次或者只
有一刹那,也不管是在我知道的人或者不知道的人的心里。
  世事应该就是这样了吧。
  月亮在静静地端详着我,看我微笑地一个人往来路走回去。

3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
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
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
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
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
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
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
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
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
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
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
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
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
,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
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
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
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
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
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
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
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
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
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
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
,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 ,一碧数顷,
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
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
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其余网上查
第2个回答  2011-12-04
多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