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和谛听两神兽的区别?

貔貅和谛听两神兽的区别?两者是同一个传说中的化身吗?

两者不是同一个传说中的化身,貔貅和谛听两神兽的区别如下:

(1)本质不同

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 尤其善于听人的心,它传说是地藏菩萨的坐骑,原身是一条白犬;貔貅是龙生九子之一,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传说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

(2)寓意不同

一些虔诚的佛门信众更是相信沾上谛听的“灵气”即能使家运昌隆,基业常青;孩子带上它则茁壮成长,长大能成为诚者、贤者、智者、悟者、觉者、寿者。成年人带着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后人更神化为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貔貅其形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钟纽等物常用貔貅为饰,取其守护避凶之意。传说它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

(3)形态不同

谛听具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的瑞兽,貌似龙非龙、似虎非虎、似狮非狮、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独角表公断力。

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貔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谛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09
两种不是一种兽

貔貅(音皮休)是一种瑞兽,和龙、麒麟一样皆不存在於现世间。在传说中;曾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古代除舞龙、舞狮外,亦有舞貔貅。在道教「请神宝诰」文中,谓有一神只名讳为「先天辖落灵官王天君」,在上天除负有雷神之职,更统有百万「貔貅神将」,负责天上巡视工作,类似人间纠察工作,飞腾云雾,号令雷霆,降雨开睛,穿山破石捉妖精,收瘟摄毒伏群魔,防备妖魔鬼怪、瘟疫、鬼魅扰乱天庭。

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金地藏卓锡九华,立志修行,因有谛听昼夜相随,处处逢凶化吉,终成佛法。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谛听集群兽之瑞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形态别致,想象丰富。世人珍之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广泛纳为收藏。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貔貅神兽为龙王九子,可用来驱邪、挡煞、镇宅,相传貔貅喜爱金银财宝的味道,常咬回金银财宝来讨主人的欢心,因而貔貅神兽兼有旺财的功用。
  貔貅(音:pi xiu)与麒麟(音:qi lin)、龙都是存在于传说中的神兽,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都没有分为雌雄的了。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
  中国传统里有舞貔貅的的习俗,和舞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貔貅是一种神兽,向来都喜欢金钱之味,在家宅或工作地点的适当位置放置貔貅,可收旺财之效。相传貔貅为讨主人开心,会咬过路人的钱,故有言此乃招财之物,因此是民间最常用、最有效的催财风水用品。在风水上常用来挡煞、驱邪、镇宅,貔貅有很多材质制造,唯有用翡翠和金属制造的貔貅催财力最强。
  因貔貅食四方财,翡翠貔貅挂件,适于佩戴在腰间、靓包装饰、也适于做车内平安保福挂件。貔貅放置在宅府,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将已开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中的运转好,好运加强,赶走邪气,有镇宅之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保合家的平安。

  谛听,又称“地听”,“善听”。顾名思义,真理即听。因其头部生有独角,民间又俗叫“独角兽”。恰如其名,谛听说出声和听起来都是那么地理性和文化味。
  其实,谛听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唐开元末年,古新罗(今韩国)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根据佛经曰:“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众人都为金乔觉而感叹:金乔觉乃是地藏菩萨化身,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金乔觉被佛门认定为地藏菩萨之应化,称金地藏。这只神犬也因是金乔觉的信物、爱物、宠物和护身之物,被佛教尊称为神犬。后人更缘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