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关于诗的故事 急!急!急!用!

如题所述

落榜的张继与《枫桥夜泊》

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苏州。
苏州是个好地方,水乡的风光胜似天堂。张继想借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看着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游了一天园林水巷,不但没有解去心中的烦闷,反而新增了许多忧愁,正是借景消愁愁更愁啊!

夜晚,张继让老船工把小船停泊在枫桥旁边,哪里也不想去了。

枫桥下的小河,在夜幕里静静流淌。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动,恰似随风轻摆的摇篮。我且在这“摇篮”中好好睡一觉吧,也许明天醒来,会有一个好心情。

张继钻进船舱,解衣躺下。水波荡漾,小船轻摇,确实很舒服,可往事偏要一幕幕在脑海里上演:十年苦读的艰辛,父母的期待,别人的鄙视,自己的失意……每一件都像钢针似的,扎得人心疼。最让张继心疼的是奶奶,赴考前,奶奶把张继叫到床前,颤抖着双手,从自己身上取下一尊拇指大的玉观音,戴到张继的脖子上。这尊玉观音奶奶随身戴了几十年,张继从未见她取下过。奶奶说,观音菩萨会保佑她的孙儿金榜高中的。

张继摸摸身上的玉观音,暗叹一声:“唉,奶奶,孙儿愧对您老人家啊!”

张继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索性披衣起来,准备跟船工说说话。出了船舱他才发现,老船工已经躺在船头睡着了。小河上渔火点点,每一点渔火,就是一户人家。张继不想惊动老船工,就悄无声息地站在船头赏月。月亮好像瞧不起张继这个落第书生,渐渐西沉,一会儿就从枫树梢头落下去,再也看不见了。就在月亮落下的枝头上,传来一声鸦鸣,在静夜里显得格外凄凉。这只乌鸦为什么深夜还鸣叫?它也和我一样愁肠百结难以入眠吗?

江上起风了,张继临风打了一个寒颤。已经是深秋时节,难怪夜风侵肤。他正要回到船舱去添衣服,就听到一声钟声,仿佛从天外传来。钟声在静夜里格外纯净、悠扬,缭绕于耳,久久不散,勾起张继的无限乡愁!小时候,张继经常跟奶奶去寺里烧香许愿,听惯了这样的钟声。在这落榜时候,在这异乡的深夜,听到这熟悉的钟声,让人怎能不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怎能不想起慈爱的老奶奶?家中的奶奶知道孙儿落榜了吗?不,在奶奶的眼里,孙儿是最优秀的,她老人家一定日夜盼望孙儿金榜题名的好消息呢!

夜风更大了,吹得小船摇来摆去,河上的渔火也跟着一明一灭。张继望着夜色中的枫树古桥,脱口吟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00多年后,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人传诵这首《枫桥夜泊》,而张继落榜那年,考中状元的是谁,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如果不是落榜,张继恐怕想破脑袋,也写不出这么凄美的诗,正是落榜成全了张继。我们有幸读到《枫桥夜泊》,也是沾了张继落榜的光。

(赠汪伦)李白: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2.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时正是深秋时分,金风一吹,落叶飘飘,那景色十分迷人。南岛一高兴,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来。但一琢磨,这是下一句,还得有个上句才行。他就苦思冥想起来了,一边骑驴往前走,一边念念叨叨。对面有个官员过来,不住地鸣锣开道。那锣敲得山响,贾岛愣是没听见。那官员不是别人,正是京兆尹,用今天的职务来说就是长安市市长。他叫刘栖楚,见贾岛闯了过来,非常生气。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刘栖楚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个疯子,叫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夜。贾岛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却吟成了一首诗《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处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猱桡未返,消息海云端。”

贾岛吃了一回亏,还是不长记性。没过多久,他又一次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

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那就是“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比刘栖楚有涵养,他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各韩愈交上了朋友。

3.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喜欢改诗。他为同时代的诗人改诗,而且还为古人改诗。
有一次 王安石看见一首诗中的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而他给人家改错了。谢贞的《春日闲居诗》:"风定花犹舞",王安石改"舞"字作"落"字,其语顿工。(《彦同诗话》)。对于自己的诗,王安石更是斟酌了再斟酌。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诗人在试过"到"、"过"、"入"、"满"之后才敲定的。春风本是看不见的,一个名词用作动词的"绿",把感觉切换成视觉形象,使留在读者心里的印象更加鲜明。

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06
一枝梅早开

人们把给别人诗文改动一个字、又改得非常好的人,叫做“一字师”,它起源于下面的故事:唐朝有个和尚叫齐己,很爱写诗,住在袁州(今江西宜春)。他写了一首《早梅》诗,请朋友郑谷提意见。
郑谷指了指他的这两句: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然后说:“‘数枝’并不能表示早,改为‘一枝’就很好了。”齐己听了,深深作揖,说:“善哉善哉!”从此,人们称郑谷是齐己的“一字师”。

老妪改诗

白居易写出诗稿以后,常常先念给家中和邻居老太太听,并问这些上了年纪的普通人:“明白不明白?”如果回答说“明白”,他就把诗抄录下来;如果回答说“不明白”,他就修改或者重新写。
一次,他写了《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的诗,把其中几句念给家中老仆人白菊听: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万丈长的大皮裘,好把整个洛阳城都盖上,让老百姓身体都暖暖和和的呢?白菊听了,说:“意思我很明白,只是这个‘安’字能不能改一下?”
白居易果然听取了她的意见,把“安”改成“争”,就是说,要“争得大裘长万丈”,为百姓多做好事。

“一七体”

在白居易离开长安时,令狐楚、元稹、张籍、王起、李绅、魏扶、韦式、范尧佐8 人为他在兴化亭送行。
他们商量作点新奇的诗,一人一首,共作了9 首,白居易作的是: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这样的诗,叫“一七体”诗,每首55 个字,或者56 个字(第一行可重复,如“诗,诗。”), 白居易等人作9 首,是最早的“一七体”诗。

张打油作诗

唐朝人张打油,看见一场大雪,写了一首诗: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写雪景,用的都是通俗而诙谐的语言,形象也都是常见的事物,一听就懂。它也没有多少旧体诗的讲究,不拘泥字声的平仄,很少文人气,和民歌有许多相似之处。
此后,有些人也写了不少这样的诗,甚至流传至今。因为最初写这类诗的是张打油,人们就把这类“新诗体”叫做“打油诗”。

“一树”不如“几点”

金代有个诗人,叫张桔轩,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
半篙流水夜来雨
一树早梅何处春?
虽然是问句,却可以理解成:春天就在这一树早开的梅花上。
张桔轩去拜访大诗人元好问,元好问对他说:“你写早梅的句子里,要是把‘一树’改成‘几点’,整首诗的气势就显得飞动起来了。”张桔轩很敬佩地采纳了元好问的意见。
因为如果有一片梅林,开花肯定不只一树;即使只有一棵腊梅,最先开的也只能是“几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