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长廊是颐和园中的一绝

为什么说长廊是颐和园中的一绝

颐和园长廊是颐和园万寿山脚下与昆明湖交汇处的一个极致和谐的建筑物。是颐和园旅游拍照的必去的景点,堪称颐和园的经典之作。

  始建于清代乾隆时期的颐和园长廊全长728米,长廊曾一度毁于英法联军之手,后来又重新修建。颐和园长廊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长的,但这里的长廊有名并不是只靠长取胜,精美的建筑、丰富的绘画和曲折多变的路线,才是长廊久负盛名的原由。颐和园长廊的每一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有14000余幅,被收入《世界吉尼斯大全》。长廊上的“苏式彩画”众多,主题多种多样,包括山林、花鸟、景物和人物等景点。关于颐和园长廊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传说慈禧喜欢到颐和园的湖边散步,每天一样的景色让慈溪开始厌烦,有一天慈禧散步的时候下起了雨,慈禧突生想法,建一个淋不到的走廊,这样就有了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长廊详细介绍:颐和园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这一道长得仿佛望不到尽头的走廊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它拥有一个与同类建筑相比绝无仅有的长度,所以1992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就将这道长廊收录在卷。

        中国造园艺术在颐和园得到极大的发挥,留下众多令人称奇的景观。颐和园长廊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冲檐的亭子。长廊东西两边南向各有伸向湖岸的一段短廊,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临水建筑。西部北面又有一段短廊,接着一座八面三层的建筑,山色湖光共一楼。长廊沿途穿花透树,看山赏水,景随步移,美不胜收。   

  颐和园的中心建设群座落在万寿山南麓与昆明湖交界一带,长廊也是这组建筑的一部分,它以颐和园建筑的最高点佛香阁脚下的排云殿为中心,呈东西走向,向两边延伸。以它的长与佛香阁的高遥相呼应。

  廊子是古代建筑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建筑在中国是已经由来已久了,比如说唐代,唐代的建筑就是廊院式的,它整个建筑的周围四周都是廊子,然后把所有的建筑把它连通起来。这种廊子也用在民居当中,比如说民居当中比较大一点的四合院,它是带抄手游廊的。同时也用在园林当中。

  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廊式建筑占有重要的位置。有游廊、曲廊、回廊、爬山廊等等。颐和园的长廊作为皇家园林中的重要景观,综合了各种廊式建筑为一体,而成为一条最长的游廊。

  廊子本身,就它的建筑的本身构造来说,并不是那么复杂,应该说是最简单的,构造最简单的一种建筑。一般的廊子都是四檩的廊子,就是说从是最简单的,构造最简单的一种建筑。一般的廊子都是四檩的廊子,就是说从它的构架上这个剖面上看,有四根檩子。廊子的进深一般也不大,像用在庭院里的廊子,一般的是一米多进深,有“四尺廊子”之说。颐和园的长廊尺度要大一些,因为它是皇家园林,有时候呢在功能上,它比这一般的住宅进深要大一些。大概是我记得它是两米多深,也是四檩卷棚式的这种建筑。

    这条彩带般的长廊,把万寿山前分散的景点建筑连缀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风雨无阻的观景线。邀月门是长廊东边的起点,从门外看,亭廊幽深。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13004.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03
1、长廊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

2、长廊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

3、长廊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

4、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

拓展:

1、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其中许多风景画仿自江南山水,是画师们根据乾隆意图绘制的。
它临昆明湖,傍万寿山,蜿蜒曲折。长廊是世界最长的画廊。
它东起乐寿堂之邀月门,穿过排云门,直到万寿山西端的石丈亭,全长七百多米,共二百七十三间。长廊之上,雕梁画栋,一幅幅斑斓的彩画,更使它绚丽无比,风采迷人。这些画,有园中牡丹,有池上荷花,有林中飞鸟,有水下游鱼,也有亭台楼榭、湖光山色。但最为引人驻足玩味的,却是那一幅幅构图生动、形态逼真的人物故事画。

2、颐和园: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第2个回答  2012-01-09
不晓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