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对比

我专科是学建筑的,想以同等学力报考13年的研究生考试,高考报专业时比较盲目,觉得房地产火就报了建筑,但是我本身比较爱好文学,所以想跨专业考文科的相关专业,现在要在现当代文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之间作一个选择,不知有谁能够解答我以下的几个问题:
1.在同一所学校中,现当代与语文教学论哪个更难考一点?
2.如果我毕业想做中学语文老师,哪个专业更有利一些?中学招聘时更看好哪个专业的毕业生?我第一专业不是相关专业,更没有做老师的经历,如果去学习一个纯粹针对语文教学的教学论专业,会不会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而对就业不利?
(我个人认为本科学中文,硕士念教学论毕业做老师是最好的,不知道对不对)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究竟算教育硕士还是文学硕士,是不是不同的学校不太一样?如果是教育硕士的话是不是又分学术型和专业型的?我担心如果是专业硕士的话第一学费贵,第二出来就业不是太好,究竟这个专业算文学硕士,教育学术硕士还是教育专业硕士?
4.如果硕士毕业想继续深造的话,现当代和课程与教学论哪个更有发展前景?
另外说明一下我的想法,我基本上确定硕士出来做老师,小学中学大学都可以,但是有别的机会的话也可以考虑。针对这个目标,考虑到我第一学历的疲软,哪个专业更有利一些?
这个提问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希望是这两个专业的研究生或者老师来作答,其他人不要来回答,分可以无限高,只是希望得到比较专业和深入的回答,谢谢。
对了,漏了很重要的一条,这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分别是什么,学习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现当代文学更好一点,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发展前景上都很好,而且是学术型,学历学位都有。语文课程教学论那门课真的很没劲,上课就想逃课,现当代文学却有趣的多,都是作家学者的故事,从民国往事到当代文豪,都可以成为中学老师课堂上好的素材。
而且,目前中学招老师一般都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现当代是汉语言文学,而语文课程教学论属于教育学,至少某些大学是这样的。课程教学论那课我是受不了,一点也不实在,你就想,中国的教学模式效仿苏联模式,一直到现在也都是如此,中国的教育左一次改革右一次改革,该来改去跟没改一样,教育部高官们都把自己孩子送到国外,大学教授们也把自己孩子送出国,中国的教改就是自欺欺人,几乎没有实质性步伐,中国的教育实际上是浪费人才。
选择现当代文学不会后悔的,从鲁迅钱锺书胡风王小波们的身上寻找精神食粮,从现代文学30年到17年文学再到文革文学和寻根文学,学的不仅仅是文学,不仅仅是历史,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故事,更是一种思考,一种对人生,对国家,对民族,对知识分子的思考。
ps,选择现当代文学一定要学好英语,因为文学类英语分数很高,一般在50左右。追问

你的话给我很大启示,其实无论兴趣还是对就业前景的看法我也倾向于现当代,只是我也很清楚文学考研的难度,我年龄有些大了,想尽量一年靠上。

追答

古今大器晚成者多矣,圣人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君之路漫漫,何不一搏,心向往之,则无所不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5
啊...语文其实对我们很重要,其他课都需要他...
第2个回答  2011-12-25
人类在汉语言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正负迁移问题。人类总是凭借已知的旧知识来学习未知的新知识,但其学习结果往往并非都能化难为易,且硕果累累。当已知与未知存在实质性求同成份时,则已知会对学习过程产生助推力,进而形成学习行为的正迁移现象;当已知与未知存在形似质异因素时,则已知却对未知形成干扰现象,进而产生学习行为的负迁移过程。可见,汉语言学习的行为过程是否具有助推力而产生正迁移,最根本的要看已知与未知是否存在求同因素,其关键在于能否运用比较思维原理对学习对象进行温故知新,透析其异同因素存在的方式、特征及其程度。比较是鉴别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学效能产生的依据,还是高等院校基础汉语基本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是人类科学的认识观。一所谓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即指在对对象(知识)的类比分析中揭示出对象间的异同联系及其规律性。具体地说,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具有某种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加以对比,寻求其相同与相异之点,以便对事物进行初步分析归类的思维过程。当然,只有在对各事物内部矛盾及其各方面进行比较后,才能把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属性。
第3个回答  2011-12-25
第4个回答  2011-12-25
不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