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唐朝)的特点及其语言风格

请问有谁能告诉我,唐朝时的七言律诗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它的一般风格又是什么呢?我们在阅读时该如何欣赏这种诗?有什么方法吗?

律诗的最大特点是对仗工整押韵严密 诗的风格跟作者所处的年代背景和作者本身的经历紧密相连。 欣赏这种诗最好的办法是看他的颔联和尾联,联系作者的身世 时代大致是可以退出他想表达的情感 只要把握住情感走向就能大致分析诗了。看这首:《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前两联都是在写景,从三顾频烦天下计开始写重点,讲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文辞切切。写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诗本身是在写诸葛亮但又在写自己的怀才不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5
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25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3个回答  2012-01-04
语言比较优美,可能跟唐朝时期人们生活富足有关,写实的比较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