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国时代的名人

如题所述

1、郑玉,元朝徽州歙县郑村人。经学家,忠义之士。元末徽州最著名的理学家,著有《师山先生文集》、《周易纂注》存世。曾经隐居东南神山---覆船山(主峰搁船尖)招隐草堂十余年。

郑玉(1298~1358)字子美,徽州歙县郑村人。生于元成宗大德二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八年,年六十一岁。幼敏悟嗜学;既长,博通六经,尤精春秋。教授于乡,门人甚众,学者称师山先生,且既其地造师山书院。

曾经隐居东南神山---覆船山(主峰搁船尖)招隐草堂十余年。至正间,徵拜翰林待制,奏议大夫,辞疾不起,日以著述为事。明兵至,守将要致之,玉正服自缢死。玉著有师山文集八卷,遗文五卷,及周易纂注、春秋经传阙疑等,(均《四库总目》)传于世。

敏悟嗜学,门人受业者,所居至不能容,构师山书院以处焉。为文章不事雕刻,亟称於虞、揭、欧阳诸公。至正十四年,除翰林待制,遣使者赐以上尊名币,浮海徵之,辞疾不起。

十七年,明太祖下徽州,守将要之使出,玉曰:吾岂仕二姓者耶!北向再拜自经死。尝作诗云:「何时四海收兵甲,还向师山理旧书。」学者称师山先生,所著有《师山集》。同郡程以文称其制行高,见道明,故卓然能自为一家言如此。

2、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宋末中试乡贡。宋亡后隐居家乡,潜心著述,学者称其为“草庐先生”。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被征召任国子监丞,至定元年(1321年)任翰林学士;泰定元年(1324年)为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

其核定《老子》《庄子》《大玄经》《乐律》《八阵图》等,对《易》《春秋》《礼记》及郭璞《葬书》均有纂言。元统元年(1333年)因病逝世,享年85岁,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

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吴澄终生治经,孜孜不倦,从年轻时校订“五经”,到中年又“采拾群言”,“以己意论断”,再“条加记叙”,并努力探索朱熹研究五经“未尽之意”,直至晚年方才修成《五经纂言》。

除了《诗纂言》而外,其余《易纂言》《书纂言》《礼记纂言》《春秋纂言》四种以及《易纂言外翼》《仪礼逸经传》《孝经定本》《道德真经注》等书,均为《四库全书》所著录。

黄宗羲在《宋元学案·草庐学案》中评赞曰:“朱子门人多习成说,深通经术者甚少。草庐《五经纂言》,有功经术,接武建阳(朱熹),非北溪(陈淳,朱熹“高弟”之一)诸人可及也。”

的确如此,吴澄撰修《五经纂言》,在编次整理经文的同时,还特别对其内容从义理方面加以疏解,深入探讨其微言大义,发明张大朱熹之说。

他摆脱了汉唐局限于文字训诂的治经方法,在五经研究上完成了由汉、唐的典制训诂转入宋元的义理疏注这一发展过程。毋庸置疑,这确是“朱子门人所不及”的经学成就。即使在元代,研究五经者虽然不乏其人,但唯有吴澄的成就最为显著。

3、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

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度征召,刘因以病拒绝。至元三十年(1293年),刘因病逝,朝廷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元初北方理学大家,为理学由宋到明的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刘因初为经学,以朱熹为宗,但又不严守朱熹门户,在天道观方面,将生生不息的变化归之于“气机”,主张专务其静,不与物接,物我两忘。

在为学方面,主张读书当先读六经、《语》、《孟》,然后依次读史、诸子,主张读书“必先传注而后疏释,疏释而后议论”。他的“古无经史之分”之说,对后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

4、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许衡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元宪宗四年(1254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

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怀庆休养。

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去世,年七十三,赠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后加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许衡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教育工作,承宣教化,不遗余力。许衡以“乐育英才,面教胄子”为宗旨,故其门下不仅有大批汉族学生,还有不少蒙族弟子。他施教的原则是“因觉以明善,因明以开蔽”,即循循善诱,潜移默化。

至元八年(1271年),许衡奉元世祖之命,负责培养一批蒙古贵族子弟,在他的辛勤教育下,这些不懂汉文的青年也都成为“尊师敬业”的优秀儒生。其中有不少人,后来“致位卿相,为一代名臣”。众多弟子如姚燧、耶律有尚等皆学有成就。

5、郑介夫,号铁柯,元代开化县礼范村人,儒士。

强盛的元帝国,到成宗铁穆耳汗当政时,衰落的迹象已逐渐显露出来:官员队伍的急剧膨胀,贪污腐败之风的愈演愈烈,以及对贵族与皇室成员无节制的慷慨赏赐,致使政府失去了行政活力和财政平衡,并很快造成了国库枯竭。

为支付这笔庞大的开支,于是不断增收苛捐杂税,给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加上大德六年、七年,各地灾变迭出,百姓苦不堪言,从而导致了多处民变。就在危机四起,而朝廷束手无策之际,却有一位儒士冒死上陈了《太平策》。

郑介夫,字以居(或以吾),号铁柯,自幼博涉书史,淹贯百家,为文援笔千言立就,秉性雄迈,不避权要。适逢选择南北俊秀,郑介夫得首荐,入值光明宫,常居京师达二十余年。宫府之事耳稔目饫,于是置生死于度外,直言上策。

据史料记载,元代按朝廷之规定,京城官员合计定额为2600人,然而,依据1294年卸史台统计上报,仅在京城拿国家俸禄的官员就超过1万人,各行省则更多。这些人中的多数,拿着工资不干事。是时,各级政府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

针对这点,《太平策》以大量的篇幅痛陈了冗官之害。郑介夫在回顾了忽必烈时代的行政效率时说:按照1291年颁布的《至元新格》处理事务之规定,一般事务5天内完结,中等事务7天完结,即使再重大的事务,有司也必须在十天内处理完毕。

但是如今,那怕是一件小事,官员们也往往会拖延半年,要紧的事务,甚至一年也处理不好。对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冗吏繁所当减并。可对于官吏应否裁减一事,已商量了半年,到现在竟然一点音讯也没有了。

要知道,添一官则为民增一害,省一职则为民除一蠹。此理甚明,事也很好办。该存则存,该革则革,立谈可决,用不着犹豫不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玉 (元朝儒者,忠义之士(新元史忠义传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澄 (元代杰出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因 (元代理学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介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0
铁木真,窝阔台,忽必烈,耶律楚材,白朴,郭守敬,赵孟俯,黄公望,郭子兴,欧阳贞 周德清 出光育 张柔 铁木真,窝阔台,忽必烈,耶律楚材,元好问,关汉卿,施耐庵 王冕 王实甫 司居敬
第2个回答  2011-12-29
名师点拨上都有的,那个一定真确!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6
是元朝吧。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元曲名家,我们今天还在说“比窦娥还冤”出自元曲。
中国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为元代人,他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的第三位大师。
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元朝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
著名宰相脱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12-17
你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