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考试纲要

发我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最好还有其他科目的 多一个加5金 要全的
不单是文言文部分 本人为考生 非诚勿扰!

2011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文化考试补充说明【语文】浙江省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考试范围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七-九年级学段所应达到的阶段目标为依据,分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四部分,其中古诗词名句积累以现用教材的古诗词篇目(含附录)为主要考试范围,古文名句积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七-九年级推荐篇目为主要考试范围,现代文阅读材料采用难度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文言文阅读材料采用现用教材的文言文篇目或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

(二)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积累运用中,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情况以及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阅读中,考查学生的理解、筛选、概括、鉴赏及探究能力;在写作中,考查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能力。

对考查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以字母a、b、c表示。

a——了解与识记。如:能正确辨识常用字,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默写现用教材中古诗词(含附录)的精彩语句。

b——理解与分析。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c——运用与评价。如:对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与评价,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命题要求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严格执行《2011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说明》的有关规定,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坚持全部试题自创的命题原则,试题材料和语言情境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典范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

二、考试形式

(一)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形式,整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
内 容
所占分值

考试内容分布
书写(根据卷面整体情况酌加或酌减1—3分)
不占总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
约占22%

现代文阅读
约占21%

文言文阅读
约占17%

写作
约占40%

层次要求分布
a层次
约占10%

b层次
约占30%

c层次
约占60%

试题类型分布
客观题
约占15%

非客观题
约占85%

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难度0.7以上)
约占70%

稍难题(难度0.7—0.6)
约占20%

较难题(难度0.6—0.5)
约占10%

三、考试目标

(一)书写

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层次:c

(二)积累运用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层次:a

2.正确书写汉字。层次:a

3.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层次:c

4.正确运用句式,根据语言情境进行仿写、续写、改写,做到语言准确、简明、连贯、流畅。层次:c

5.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层次:c

6.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层次:c

7.了解现用教材涉及的中外名著的内容。层次:a

8.正确默写现用教材中的古诗词(含附录)的精彩语句,正确默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七-九年级推荐古文篇目中的精彩语句。层次:a、b、c

9.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在语文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层次:c

(三)现代文阅读

1.文学类作品 层次:b、c

(1)整体感知,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或评价。

(4)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

2.非文学类作品 层次:b、c

(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2)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根据文章内容,尝试探讨实际问题。

(四)文言文阅读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层次:b

2.理解重要句子的意思。层次:b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文中人物或思想内容。层次:b、c

(五)写作

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层次:c

2.写一般的记叙文,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生动,感情真挚;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表达方式;不少于600字。层次:c

3.写简单的说明文,以科学的思想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语言通顺、明白,不少于600字。层次:c

4.写简单的议论文,能对议论的事情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会作简单的分析,观点正确,思路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不少于600字。层次:c

5.初步具备修改文章的能力。层次:c

作文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文 章
诗 歌

一类
60—54分
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切;选材有个性,内容充实;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表达精当,语言流畅,有文采。
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意象具体,意境优美,语言精炼。

二类
53—45分
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较真切;选材合理,内容具体;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表达恰当,语言通顺。
符合题意,感情真切,有较具体的意象和意境,语言较精炼。

三类
44—36分
符合题意,有一定感情;内容较具体;层次较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表达较恰当,语言较通顺。
符合题意,感情较真切,有一定诗意,语言较通顺。

四类
36分以下
不符合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混乱;语病较多;不成篇或字数不足300字。
不符合题意,感情虚假,无诗意且行数不足8行。

该文章转自[初高中语文123资源网]: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1103/47396.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9
2011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变化的解析
精品源自数学科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已经正式出版,相比《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变化不大,但值得特别关注,为此解析如下:
1."二、现代文阅读"下面增加"能阅读分析实用类、论述类,阅读鉴赏文学类文本"一行字进行总提。
解析:明了,前者重心在分析,后者重心在鉴赏。
2.实用类、论述类阅读部分的条文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的条文换了个位置,也就是实用类、论述类阅读部分的条文放在前面,把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的条文放在后面。
解析:较顺--实用类、论述类阅读更重语言,文学类文本阅读更重人文,也和通常高考试卷的次序相一致。
3."三、古代诗文阅读"下面一行的总提"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嵌入"理解经典文化论着,"。原来第10条的内容改成第11条,第10条变成"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解析:表明2011年高考语文将加大选修课《〈论语〉选读》的权重,而且大幅度加大探究的力度,这一信号值得重视。
4."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部分,"现代文阅读"少了3分,由32分变成29分;"古代诗文阅读"多了3分,由34分增加到37分。
解析:原因同上,为加大选修课《〈论语〉选读》的权重作了结构上的调整。
5.参考卷中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减掉一道主观题,由四题变三题,估计分值从12分变成9分(参考卷未注明分值)。与原先的2011年测试卷(样卷)相比,删第10题"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内部动机'这一概念",第11题变成第10题,后面的题次相应作了变动。
解析:与上面的条文相对应地进行调整。
6.与原先的2011年测试卷(样卷)相比,论语题变成甲乙两段,第23题为(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乙段内容如下: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第24题为"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
解析:好题,真是好题!大大地推进了探究的力度,而且是必须紧扣原作文本才能探究好的题。教材第39页有明确的答案。

不知道是否符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