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金沙江"巧在哪里?

如题所述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史料称之为巧渡金沙江。今天回过头来看,巧渡金沙江,“巧”在哪里呢?

  前期:调虎离山袭金沙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兵锋直指贵阳。正在城内督战的蒋介石吓了一跳,因其身边只有一个正规团,慌忙令滇军主力紧急增援。看到云南境内一时兵力空虚,出现了毛泽东预料的“只要能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机,红军立刻长驱西进,以一天120里的速度由黔西入滇,先头部队竟前伸到离昆明15公里处。此间还有一段插曲:薛岳因无云南军用地图,请“云南王”龙云送去。龙云本拟派飞机送去,但机师忽病,改用汽车。在曲靖附近正遇红军,20余份军用地图被红军截获,为红军渡过金沙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龙云见红军逼近,惊恐万分。这个只顾自己地盘的军阀既防红军,也怕蒋介石“假途灭虢”,一面调集各地守军和民团驰援昆明,一面托人向红军表示滇军志在保境不会远追,切望不要进攻昆明。中央红军发现滇西北无守兵,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后,立刻按预定战略方针急速向金沙江挺进,准备渡江北上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中期:智夺皎平渡口

  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从海拔五六千米的昆仑山南麓、横断山脉东麓奔腾而下,如巨蟒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间。毛泽东提议,红军兵分三路,以每日不少于50公里的速度,飞奔最近的三个渡口——龙街、皎平和洪门,务必抢在追兵来到之前拿下渡口,缴获船只,以保证全军渡江。

  滇西北一带沟壑纵横,道路难行。作为中央红军先锋的干部团以超出毛泽东规定的速度,昼夜兼程100余公里赶往渡口。干部团赶到皎平渡口后,获得两只小木船并控制渡口,走活了毛泽东所说的最关键的一着棋。红一军团第四团直趋金沙江畔途中,将3个连化装成国民党的“中央军”,受到禄劝、武定、元谋3县县长和军警官绅的“热烈欢迎”,在一天中一枪不发智取3座县城,并控制了龙街渡口。因那里江宽水急,无法抢渡,红四团转而奔向皎平渡过江,却留下少量部队继续架设浮桥,造成要在龙街渡口过江的假象,吸引了敌军追兵主力。当时红三军团也抢占了洪门渡口,却因船只少,水流急,无法架桥,除留下一个团渡江外,主力也转向皎平渡过江。

  后期:7条船7天渡完2万人

  皎平渡口江宽浪急,无法架设浮桥。渡江第一天,只有2只小船来回摆渡。后虽寻觅到5只破船,但大者可渡30人,小者只能渡11人。船已破烂,水不停从船底浸入,每次来回,都要将船中水倒入江中,才能复渡。当时两岸悬崖峭壁上,满是部队、马匹和行李担子。人马拥挤,一不小心,小船就会翻身。当时这7只木船,承载着2万红军的性命,甚至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前途。

  精于财政经济统筹和组织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当时严密组织了渡江。各部队未到江边前,就被告知渡江纪律,要求各部到江边时必须停止,不能走近船旁。依船只能渡多少人,即命令多少人到渡口沙滩上,预先指定先上哪一只船。每船有号码,船内规定所载人数及担数,并标明坐位次序。不得同时几人上船,只能一路纵队上船,不能有争先恐后的现象。每船都有一名船上司令员,即使军团长、师长渡江时,也须听命于船上司令员。小船因不能承载骡马,便将其都赶到江里,人坐在船尾牵着牲畜过江。

  当时由汉、彝、纳西等各族船工摆渡,在红军物质和精神鼓励下,他们打破了“夜不渡皎平”的旧俗,夜以继日来回摆渡。7条破船在7天之内,载运了2万多部队及无数骡马,未掉一人一骑。对此,陈云称之为战争史上的“趣事”,高度赞扬了红军无与伦比的组织能力和严格纪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16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史料称之为巧渡金沙江。[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今天回过头来看,巧渡金沙江,“巧”在哪里呢?

[b]前期:调虎离山袭金沙[/b]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兵锋直指贵阳。[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正在城内督战的蒋介石吓了一跳,因其身边只有一个正规团,慌忙令滇军主力紧急增援。[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看到云南境内一时兵力空虚,出现了毛泽东预料的“只要能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机,红军立刻长驱西进,以一天120里的速度由黔西入滇,先头部队竟前伸到离昆明15公里处。[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此间还有一段插曲:薛岳因无云南军用地图,请“云南王”龙云送去。[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龙云本拟派飞机送去,但机师忽病,改用汽车。[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在曲靖附近正遇红军,20余份军用地图被红军截获,为红军渡过金沙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龙云见红军逼近,惊恐万分。[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这个只顾自己地盘的军阀既防红军,也怕蒋介石“假途灭虢”,一面调集各地守军和民团驰援昆明,一面托人向红军表示滇军志在保境不会远追,切望不要进攻昆明。[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中央红军发现滇西北无守兵,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后,立刻按预定战略方针急速向金沙江挺进,准备渡江北上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b]中期:智夺皎平渡口[/b]

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从海拔五六千米的昆仑山南麓、横断山脉东麓奔腾而下,如巨蟒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间。[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毛泽东提议,红军兵分三路,以每日不少于50公里的速度,飞奔最近的三个渡口——龙街、皎平和洪门,务必抢在追兵来到之前拿下渡口,缴获船只,以保证全军渡江。[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滇西北一带沟壑纵横,道路难行。[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作为中央红军先锋的干部团以超出毛泽东规定的速度,昼夜兼程100余公里赶往渡口。[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干部团赶到皎平渡口后,获得两只小木船并控制渡口,走活了毛泽东所说的最关键的一着棋。[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红一军团第四团直趋金沙江畔途中,将3个连化装成国民党的“中央军”,受到禄劝、武定、元谋3县县长和军警官绅的“热烈欢迎”,在一天中一枪不发智取3座县城,并控制了龙街渡口。[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因那里江宽水急,无法抢渡,红四团转而奔向皎平渡过江,却留下少量部队继续架设浮桥,造成要在龙街渡口过江的假象,吸引了敌军追兵主力。[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当时红三军团也抢占了洪门渡口,却因船只少,水流急,无法架桥,除留下一个团渡江外,主力也转向皎平渡过江。[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b]后期:7条船7天渡完2万人[/b]

皎平渡口江宽浪急,无法架设浮桥。[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渡江第一天,只有2只小船来回摆渡。[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后虽寻觅到5只破船,但大者可渡30人,小者只能渡11人。[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船已破烂,水不停从船底浸入,每次来回,都要将船中水倒入江中,才能复渡。[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当时两岸悬崖峭壁上,满是部队、马匹和行李担子。[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人马拥挤,一不小心,小船就会翻身。[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当时这7只木船,承载着2万红军的性命,甚至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前途。[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精于财政经济统筹和组织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当时严密组织了渡江。[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各部队未到江边前,就被告知渡江纪律,要求各部到江边时必须停止,不能走近船旁。[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依船只能渡多少人,即命令多少人到渡口沙滩上,预先指定先上哪一只船。[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每船有号码,船内规定所载人数及担数,并标明坐位次序。[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不得同时几人上船,只能一路纵队上船,不能有争先恐后的现象。[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每船都有一名船上司令员,即使军团长、师长渡江时,也须听命于船上司令员。[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小船因不能承载骡马,便将其都赶到江里,人坐在船尾牵着牲畜过江。[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当时由汉、彝、纳西等各族船工摆渡,在红军物质和精神鼓励下,他们打破了“夜不渡皎平”的旧俗,夜以继日来回摆渡。[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7条破船在7天之内,载运了2万多部队及无数骡马,未掉一人一骑。[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对此,陈云称之为战争史上的“趣事”,高度赞扬了红军无与伦比的组织能力和严格纪律。[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b]“铁屁股”苦战阻追兵[/b]

中央红军长征中,一系列斩关开路的耀眼事件似乎都集中在开路前锋一、三军团中。[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殿后的五军团和侧翼掩护的九军团,其实同样有着光荣和伟大的功绩。[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长征路上,红五军团竭尽全力阻击蜂拥而至的追兵,掩护主力,自己时刻面临与主力失去联系,甚至全军覆没的危险。[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第五军团参谋长陈伯钧因善于殿后,被戏称为“铁屁股”。[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渡金沙江时,红五军团奉命在石板河阻击追兵、掩护皎平渡的主力渡江。[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在险山恶林中,全军团顽强阻击三昼夜,把追来的国民党中央军牢牢挡在仅有的一条道路上。[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大部队渡过江后,五军团交替掩护脱离敌人,也安全渡过金沙江。[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他们完成摆渡后凿沉了7条木船,对尾随而来的敌人关上了追击的大门,使国民党军只能看着红军丢弃的一双双破草鞋而望江兴叹。[color=white]中文讨论区 CNdiscuss.com[/color]
第2个回答  2007-09-25
泸定桥
泸定桥坐落在四川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定“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
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泸定桥参观游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文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及其公园,邓小平题定的碑名,聂荣臻撰写的碑文。纪念碑及其公园设计新颖,把纪念意义、地方风情、艺术博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夺占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 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2师第4团,由团长黄开湘(又名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强行160公里,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全长100余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两岸是峭壁,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守城川军第4旅第38团(欠1个营)在红军抵达前,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悬空的铁索。是日16时,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后续部队及时投入战斗,经激战,红军占领泸定城,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与此同时,红1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4团的夺桥战斗。接着,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泸定桥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 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于清康熙四 十四年(1705)。1935年 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 军长征至此,守敌将桥板大部拆去,并在东桥头构筑工 事封锁桥面。左路军先头团——红四团组织强攻,22名 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 桥,使全军胜利通过大渡河。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定桥为铁索悬桥,由条石砌成的东西桥台和13根 横亘的铁索组成,其中9根作底索,上铺桥板,其余4根 均分两边作扶手。桥长101.67米,宽 3米。东桥头台枯 水位高14.7米。东西桥头台内各有一口落井,内埋与桥 身平行的铁制地龙桩(东落井7根,西落井8根),其下各 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铁索通过东西桥头台,用锣锅绊 固定在卧龙桩上。东西桥头台上各建有木结构桥亭 1座。 桥东立有清康熙《御制泸定桥碑》,记述建桥始末。泸 定桥以铁构件为主,13根铁索由 12164个铁制扣环连结 而成,重约21吨。
泸定桥建成以来,曾遭到数次严重破坏。每次损坏 后,均得到较快修复。1976~1979年对泸定桥进行彻底 维修。现设有泸定桥文物管理所和革命文物陈列馆。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了北上抗日的红军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经过,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课题中的“飞”“夺”两字,把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神速、险奇形象地概括出来了。“飞夺”既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又集中体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简要的介绍了事情的起因:红军北上抗日必须渡过大渡河;只有“夺取”惟一通道泸定桥才可以通过。
第二部分(2)写敌人妄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红四团接受命令,要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第三部分(3-5)写红四团飞速前进,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这部分内容紧紧围绕“飞”进行描写:为什么“飞”?怎样“飞”?
第四部分(6-8)写红军战士英勇战斗,夺下了泸定桥。这部分内容紧紧围绕“夺”展开:夺的困难——夺的经过——取得胜利。夺桥过程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第五部分(9)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词语积累:

近义词:
诡计——奸计 索性——干脆 阻拦——阻挡
疲劳——疲倦 击溃——击败 霎时——刹那
奔赴——奔向 高山峻岭——崇山峻岭
反义词:
密集——稀疏 胜利——失败 疑心——相信

词语注释

高山峻岭:峻,山高而且陡峭。高山峻岭指又高又陡的山岭。近义词:崇山峻岭。
增援:增加人力物力,用来支援。
诡计:阴险狡猾的计策。近义词:阴谋、奸计。
关键:指事物中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或者对事物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本课指对夺取战斗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击溃:打垮,打散。课文中是把敌人打垮、打败的意思。
索性:干脆,直截了当。
心惊胆寒:心里非常害怕。
震耳欲聋:声音很大,就像要把耳朵震聋似的。
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发,指头发。千钧。(三万斤)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形势万分危急。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惜生命安全。
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这里指敌人遭到惨败的样子。
浩浩荡荡:原意是水势盛大的样子,课文中指队伍雄壮,气势浩大。
天险:天然形成的险要地方。
工事:作战时,军队为了发挥火力,保护自己而修建的建筑物。
水流湍急:水流得很急。
奔赴:紧赶急跑。

句段赏析

l.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国民党反动派已调了两个旅赶去泸定桥增援,如果红军不能赶在他们前边到达泸定桥,援兵和原来防守泸定桥的敌人汇合,红军要夺桥和渡河就更困难了。所以抢时间是战胜敌人的关键环节。

2.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这句话突出表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为了夺取战斗的胜利,可以不顾饥劳,夜以继日地行军与作战。

3.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同样的天气,同样的漆黑,类似的泥路,敌人“只好停下来宿营”,我军“仍旧摸黑冒雨前进”。最后终于把敌人抛在后面。这个“抛”字,突出了红军的神速,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说明红军在跟敌人抢时间的关键一仗中取得了胜利。

4.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这几句话写出了泸定桥的“险”。“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指的是桥面上铺木板时的情况,现在敌人把木板抽掉了,过桥的困难就更难以想象了。

5.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千钧一发”,犹如千钧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势万分危急。这时,战士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箭一般地冲过熊熊烈火……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6.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凭着”是依靠、借助的意思。“凭着天险”是说敌人把天险泸定桥作为坚实的后盾。“飞过来”从侧面突出了泸定桥的险要,说明红军无法通过泸定桥。这句话一方面写敌人的嚣张气焰,他们企图借助天险泸定桥,阻止红军前进;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泸定桥是险要之地。全句表现英勇的红军无坚不摧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7.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红军能否夺下泸定桥,渡过大渡河,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夺下了泸定桥是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课后题解:
2、课文讲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红军决心夺下泸定桥;(2)红四团接到夺取泸定桥的命令;(3)红军提前到达泸定桥;(4)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5)红军主力顺利渡过大渡河。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3、课文对抢时间的经过写得比较详细,因为时间是这场战斗的关键。课文对攻天险写得最为详细,从两个方面突出“飞夺”:一是夺桥的困难;二是夺桥的经过。这样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