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都采用了"沁春园”这个词牌,但它们表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沁园春》是常见的词牌名。创始于初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万氏词律》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双调一百十四字。亦名《寿星明》。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此调无涉。
《沁园春》是中国古代文苑中一枝常开的奇葩。其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苑。据《后汉书》卷五十三《窦宪传》记载:宪恃宫掖声执,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田园,主逼畏不敢计。后肃宗驾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恕,召宪,切责。……宪大震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后人感叹其事,多咏叹之。到唐代后,“沁园”已成为典故见诸文人笔下,并进入音乐领域,成为音乐题材。
  《沁园春》词牌最早当出现于晚唐,经考证。现在传世的最早《沁园春》词当数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词。但张先之词与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相比,尚欠精工。故后人填《沁园春》,多遵苏词格律
  沁园是因汉明帝对沁水公主的宠爱,成为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个皇家园林,又以窦宪夺园、和帝罢免的故事传唱至今。沁园春词牌的产生,毛泽东以沁园春词牌入韵,写出了气势恢宏的“雪”,让世界惊慕。而沁园春词牌是怎样产生的,至今鲜有人知。
  据河内县志和怀庆府志记载:沁园自唐宋以后就成了官僚宦族的游乐场所,金代更是盛行。大汉王朝的覆灭,却给后人留下了沁园这座璀璨的文化遗产,唐宋时期,达官贵族、墨客骚人涌至沁园,赏竹戏水,吟唱歌赋。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欧阳询、陈与义、韩愈、李商隐、温庭筠、元稹、卢仝、梅尧臣、黄庭坚、皮日休、陆龟蒙、韦庄、司空图、郑谷、韩偓,欧阳修、王安石、朱熹等都多次游乐沁园观景雅有游。直至元明清时期的耶律逊、王铎、李梦阳、乾隆皇帝、杨思圣、曹尔堪、鄂容安、赵执信、陈廷敬、陈壮履等也在沁园留下了不少诗文。
  玩客们围绕着沁水公主和窦宪夺园以及沁园的美丽,在歌女艺妓和河内古乐的伴陪下,他们抒怀赋词,鼓乐升平,好一派靡靡世界。有的歌赞公主、有的词斥窦宪、有的戏笑窦皇后、有的颂德和帝、也有的吟唱沁园的美丽、也有的抒情竹海、还有的赞美七十二泉。
  天佑三年,河内清化街王顺兴字号的老掌柜王老先生,手持檀杖,三尺银须,清瘦而文雅,来到沁园戏楼,当古乐奏起,他以河内方言略加太原音韵,唱了一首沁园春,其字正腔园、浑厚高雅,顿惊各路高人,就连洛阳来的文坛名手冯贽等一行也拱手相拜。王老先生虽持花炮生意,却精通诗书琴韵,用两个多月时间写出了这手沁园春,其词上下两片、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下片十二句,平仄有韵、朗朗上口、长短有致、结构顺理。次日,冯贽一行又到王老先生家拜访,并将此词带回洛阳。渐渐在京城传开,以后的文人墨客以此词的格律平仄为母,填词咏吟。沁园春的词牌从此产生,并以它的格构大势和豪放的节律受到大志之士欢迎。
  苏轼、张先、黄庭坚、辛弃疾、陆游、刘克庄、汪莘、蒋捷、毛泽东等都以此牌填出了千古绝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30
沁园春·长沙是指毛泽东写的一首赞扬长沙诗歌、
沁园春·雪、是指毛泽东写的一首赞扬古代诗人诗情画意的诗歌、

我不知道对不对、
望采纳、

参考资料:自己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20
这种题应该找老师,或者同学,一般上课认真听讲就有答案。上网不但浪费时间效果也不见得好。规范的答案还是在学校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