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是通过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如题所述

具体:今天吃饭肚子饱了-->抽象:吃东西可以消除饥饿-->具体:明天肚子饿了可以吃馒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9
抽象和具体是与分析和综合密切相联系的思维方法。正是借助于抽象和具体的方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够不断地由现象向本质深入、由片面向全面发展。
抽象是通过分析对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的属性、因素分别地加以研究,然后舍弃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属性、因素,抽取出其中必然的本质的属性、因素,并用概念把它们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抽象而形成的各种概念,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规定性。
与抽象不同,具体不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的认识,而是对事物整体的把握,是通过综合而达到的许多规定的统一。具体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是“感性的具体”即“完整的表象”,它是通过感觉、知觉所把握到的各种感性规定性的综合,是客观事物现象
面的、能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到的具体;二是“理性的具体” 即“思维中的具体”,它是抽象基础上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的整体性的反映。
马克思曾经揭示了人的思维过程中两条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道路:第一条道路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即从具体到抽象;第二条道路则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1],即从抽象到具体。这两条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道路,也就构成了人们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
在第一条道路上从具体到抽象,是从感性的具体到达抽象的规定。客观事物是诸多感性规定性的统一体,通过分析,人们能够区分本质的方面和非本质的方面,从中抽取出本质的方面并用概念固定下来,这就形成了抽象的规定。思维中的抽象是对感性具体的否定,与感性具体相比较,它似乎离客观事物更远了。但是,只要这种抽象是从客观事物本身出发的正确的抽象,它就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从具体到抽象即从感性的具体到达抽象的规定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形式,理想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理想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数学中的点、线、面,力学中的理想的摆、理想流体、刚体、质点等等,都是通过对感性具体进行理想化的抽象而在在思维中建构的理想模型。但是,它们并不只是人的思维的一种虚构,而是对现实事物的某一特性的近似而突出的反映。
在第二条道路上从抽象到具体,则是从抽象的规定到达思维中的具体。在从感性的具体中形成各种抽象的规定之后,通过综合,即把反映了事物各方面本质的抽象规定综合起来,人们能够形成关于事物的整体的认识,使具体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这时候的具体就不再是现实中的感性的具体,而是理性的具体。思维中的具体只要是科学综合的结果,就是对于客观事物各方面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正确反映。
在从抽象到具体即从抽象的规定到达思维中的具体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作为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必须反映事物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本质规定。这就是说,人们由以出发的抽象规定必须具有这样的特点:在所考察的问题的范围内,人们不需要用事物的其他方面的属性来解释和说明它,但却可以用它来解释和说明事物的其他方面的属性。第二,作为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终点的具体即理性的具体,应该是事物的诸多本质规定性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也就是说,从抽象达到理性的具体,决不是把各个抽象的规定简单地或任意地组合起来,而是从事物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规定出发,逐步综合由它所导出的和所产生的其他规定,最后完整地揭示出事物的各个本质规定之间的联系和转化,达到对事物的具体多样性及其统一的认识。这样一种理性的具体,表面看来似乎是向作为出发点的感性的具体的回归,但这决不是真的回到了感性的具体,而是人的认识进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