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为什么?
古代文人中有许多曾经有过张岱这样遗世独立的文人雅士,你能介绍几个吗

1.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答: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其实更表现出他孤傲独立的情怀.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答: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湖畔。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大约八点以后),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毛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空、云朵、山峦和湖水,上上下下一片白色。湖面上倒映着的影子,只有(隐约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以及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像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就告别了。(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古代旧时对士人的尊称)痴迷,还有和相公一样痴迷的人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2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其实更表现出他孤傲独立的情怀.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答: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第2个回答  2011-12-15
不是,因为舟子是俗人,不会懂得作者的心理,不会与作者为帮。这也恰好反映了作者的文人雅士的孤傲。
第3个回答  2011-12-14
古代文人中有许多曾经有过遗世独立的文人雅士:
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于句曲山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又如:陶弘景,曾经掌朝廷机密文书,后来不仕隐居,娱情山水,作起了“山中宰相”。
再如:刘禹锡,住在陋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你们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这样的评价?:
第4个回答  2011-12-11
陶渊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