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

如题所述

花生的花受精后,子房需要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中才能发育结果,并且能够很好的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以供其发育成长。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才有这么一句俗话:“落花生,落花生,落花果就生。”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1、花生多半在早晨5点到7点开花,花受精后,花瓣当天下午就凋谢,如遇温度低、光线弱的阴雨天,开花和谢花时间都会后延。当花瓣枯萎以后,子房柄就会乘着黑夜来临时从枯萎的花管内长出。

2、子房柄伸出来以后,先是朝上长一段时间,然后就会在逐渐长长的过程中开始往下垂,并且表皮逐渐木质化,使果针较好的钻入土里。

3、进入土里的果针,在黑暗的环境中,并且在水分和其他养分充足的情况下,迅速成长,子房开始变得肥大,体表长出茸毛,发育成一个个饱满的荚果,表皮逐渐皱缩,荚果逐渐成熟,形成了我们所见的花生果实。

扩展资料

花生从果针入土计算,大概需要45到60天左右。如果土壤干旱,果针的出现和荚果的发育都会推迟;土壤水分过多,荚果的发育也会变缓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落花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19
因为花生在生长过程中花会掉落然后当做果实发育的肥料,所以叫落花生。
拉丁文学名:Arachis hypogaea L. 科属:豆科、蝶形花亚科 、 落花生属 落花生的果实为荚果,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形状有蚕茧形,串珠形和曲棍形。蚕茧形的荚果多具有种子2粒,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荚果,一般都具有种子3粒以上。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种皮内为两片子叶,呈乳白色或象牙色。
广植于各地,我国亦多栽培,种子供食用或榨油,茎叶为很好的绿肥。花于受精后下弯,且由于花柄的伸长使幼荚穿入土中成熟。低矮草本;茎常匍匐;偶数羽状复叶,有小叶2-3对,无小托叶;托叶与叶柄部分合生;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内,最初无柄,但有一极长、类似花柄的萼管;花冠蝶形,黄色,花瓣和雄蕊生于萼管顶部;花丝合生成一管,花药2型;子房有胚珠2-3颗;荚果长圆状圆柱形,稍呈念珠状,有网脉,不开裂,于地下成熟。 落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花生”或“长生果”。落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 又,自20世界50年代以来,我国2次出土了炭化花生种子,提供了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存在花生的实物资料。因此,花生的起源问题,还需进步一探索. 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
落花生-药用价值
落花生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据测定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 落花生的种子富含油脂,从花生仁中提取油脂呈淡黄色,透明、芳香宜人,是优质的食用油。花生油很难溶于乙醇,人们可以通过将花生油注入70%乙醇溶液加热至39-40.8度,看其混浊程度,来鉴定花生油是否为纯品。 药用价值 【出处】《滇南本草图说》 【拼音名】 luò huā shēng 【别名】花生(《酉阳杂俎》),落花参(《滇南本草》),番豆、土露子(《物理小识》),长生果(《本经逢原》),落地松、地豆(《滇海虞衡志》),落地生(《刘启堂经验秘方》),土豆(《纲目拾遗》),及地果(《南城县志》),南京豆(《植物学大辞典》),番果(《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秋末挖取果实,剥去果壳,取种子晒干,俗称"花生米"。 【原形态】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4,长圆形至倒卵圆形,长2.5~5.5厘米,宽1.4~3厘米,先端钝或有突细尖,基部渐狭,全缘;叶柄长2~5厘米,被棕色长毛;托叶大,基部与叶柄基部连生,成披针形,长3~4厘米,脉纹明显。花黄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开花期几无花梗;萼管细长,萼齿上面3个合生,下面一个分离成2唇形;花冠蝶形,旗瓣近圆形,宽大,翼瓣与龙骨瓣分离,雄蕊9,合生,1个退化;花药5个矩圆形,4个近于圆形;花柱细长,枝头顶生,甚小,疏生细毛;子房内有一至数个胚珠,胚珠受精后,子房柄伸长至地下,发育为荚果。荚果长椭圆形,种子间常隘缩,果皮厚,革质,具突起网脉,长1~5厘米,内含种子1~4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份】 种子含脂肪油40~50%(其组成见"落花生油"条),含氮物质20~30%,淀粉8~21%,纤维素2~5%,水分5~8%,灰分2~4%,维生素等。 含氮物质除蛋白质外,还有氨基酸,如γ-亚甲基谷氨酸、γ-氨基-α-亚甲基-丁酸、卵磷脂、嘌呤和生物碱:花生碱、甜菜碱、胆碱,一说花生碱实际是不纯的胆碱。 维生素中有维生素B1,泛酸,生物素,α-及γ-生育酚等。 种子中还含三萜皂甙。种子的子叶和胚轴部分的非皂化部分主要是甾醇,已确证的有豆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和24-甲撑胆甾醇。种皮含脂质,其中烃17.1%,甾醇酯12.4%,三甘油酯8.4%,二甘油酯9.9%,单甘油酯25.2%及游离脂酸3.9%。还含相当量的甾醇,焦性儿茶酚型鞣质7%和少量赭朴吩及花白素,如无色矢车菊素、无色飞燕草素,又含致甲状腺肿的花生甙。壳含对心血管有作用的甙(系1,3,二苯基丙二醇-1,2-酮-3的取代物)。 【药理作用】 ①止血作用 最初发现口服花生米能缓解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状,后来知道,不仅对A型血友病患者(缺乏Ⅷ因子所引起)有效,而且对B型血友病患者(缺乏Ⅸ因子)更有效,对其他某些出血患者亦有止血功效,但对严重出血者,其效果很差。花生米皮的效力较花生米本身强50倍,炒熟后效力大减(弱20倍)。每日口服10克皮的提取物即有作用。最初主张需用己烷提取,现多用乙醇提取,即将花生米200克微炒后,用96%乙醇2公斤浸96小时,每日用力搅拌8小时,静置、过滤,蒸发滤液,残渣以96%乙醇稀释至100克,口服40滴,每日4次。其止血作用的原理尚未完全阐明,它对血友病的血凝缺陷并无特异作用,仅为减轻出血症状,不增加患者血浆中Ⅱ~Ⅹ因子的含量。花生油对饲高脂饮食的大鼠,也不增加Ⅱ、Ⅶ、Ⅹ因子含量,对人的纤维蛋白元、Ⅷ因子均无影响。花生米皮能使血友病患者的凝血时间缩短至正常,曾有人提出其止血与血管收缩有关,但未经证实;现多认为其止血与抗纤维蛋白溶解有关。对正常人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口服花生米皮亦能使其降低(自100%降至40%)。对正常及饲高胆甾醇饮食之家兔,花生米亦有此功效。此种作用或由于它增加了纤维蛋白溶解酶元抑制剂的作用,或由于其抗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从花生米中分离出的半精制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延缓纤维蛋白溶解,其活性大于从大豆中分离出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血友病人的"优球蛋白血块溶解时间"也有明显延长。有人提出,花生米对血友病的临床疗效与其所含的胆碱脂类物质有关。此外还有报告其提取物能降低血友病人的"再钙化时间"、加速血浆凝血致活酶的活性,增进血栓弹性,其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大剂量能延缓凝血酶生成,更大剂量可轻度延缓"组织凝血致活酶时间",对"凝血酶时间"则无影响。在动物身上也证明,花生水溶液给正常犬注射(10%2毫升/公斤)可缩短凝血时间,再钙化时间,提高血浆对肝素的耐受力,增进血栓形成及凝血酶元活性;如先使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很明显的受抑制或纤维蛋白元浓度降低时,它还能增进第Ⅸ及第Ⅷ因子的血中含量。在体外试验中,它无任何加速血凝的作用。早年曾有报告,花生种子中除去脂肪及大部分蛋白质的浸出液,有肝素样作用,能阻止血液凝固。 ②其他作用 种子中含某种植物血球凝集素,能凝集以涎酸酶处理过的人红细胞,属抗P凝集素。花生米中易产生黄曲菌毒素,能致肝癌。 【性味】 甘,平。 ①《本经逢原》:"甘,温,无毒。" ②《食物宜忌》:"性平,味甘。"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肺。" 【功能主治】 润肺,和胃。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 ①《滇南本草》:"盐水煮食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 ②《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 ③《本草备要》:"补脾润肺。" ④《医林纂要》:"和脾,醒酒,托痘毒。" ⑤《药性考》:"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 ⑥《纲目拾遗》:"多食治反胃。"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脚气及妇人乳汁缺乏。" 【用法用量】内服:生研冲汤或煎服。 【注意】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 【附方】 ①治久咳、秋燥,小儿百日咳:花生(去嘴尖),文冰煎汤调服。(《杏林医学》) ②治脚气:生花生肉(带衣用)三两,赤小豆三两,红皮枣三两。煮汤,一日数回饮用。(《现代实用中药》) ③治乳汁少:花生米三两,猪脚一条(用前腿)。共炖服。(《陆川本草》) 【各家论述】 ①《本经逢原》:"长生果,能健脾胃,饮食难消者宜之。或云与黄瓜相反,予曾二者并食,未蒙其害,因表出之。" ②《本草求真》:"花生,按书言此香可舒脾,辛可润肺,诚佳品也,然云炒食无害,论亦未周。盖此气味虽纯,既不等于胡桃肉之热,复不类乌芋、菱角之凉,食则清香可爱,适口助茗,最为得宜。第此体润质滑,施于体燥坚实则可,施于体寒湿滞,中气不运,恣啖不休,保无害脾滑肠之弊乎?仍当从其体气以为辨别,则得之矣。" 【临床应用】 ①治疗各种出血症 将落花生衣制成100%注射液,一般少量出血症每日肌肉注射1~2次;每次2~5毫升。通常在1~2日内即可收到止血效果。严重大出血可行静脉注射,每日1~2次,每次20~40毫升,在数小时至12小时内即可止血。曾使用于内、儿、外、妇产科等出血症285例,80%以上病例都获得较满意的止血效果。尤其是对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病出血,手术后出血,癌肿出血及胃、肠、肺、子宫等内脏出血的止血效果更为明显。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落花生衣2两,加水煎约10小时以上,过滤,浓缩到100毫升,加糖。每日2次分服,10日为一疗程。治疗407例,近期控制8例,显效74例,好转230例,无效95例。 ③治疗冻伤 将花生皮炒黄,研成细粉,每50克加醋100毫升调成浆状,另取樟脑1克,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入调匀。涂于冻伤处厚厚1层,用布包好。治疗50余例,一般2~3天即愈。
第2个回答  2011-10-19
花生又叫落花生,大多数人都爱它的香甜口感,但是却很少有机会看到花生长在土里的模样,也不知道为什么它要叫做「落」花生。
  据说明代建基皇帝朱元璋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有一回,他在一块田地里睡觉,那块田里种的是花生,传说那时的花生所结的豆荚在成熟的时候是悬挂在空中的,和其他豆类一样。而这真命天子就因为这大颗大颗的豆荚,被扰得睡不着,气愤地说:「为什么花生长大了,不埋到地底下呢?」奇怪的事真得就发生了,花生一个个埋到地下去了,从此以后,花生花在地上,果实在底下。花落地时,果实就生了出来,所以叫落花生.在植物王国里,花生是独有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而且一定要在黑暗的土壤环境中才能结出果实,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落花生”。

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从插种到开花只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花期却长达2个多月。它的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单生在分枝顶端的花,只开花不结果,是不孕花。生于分枝下端的是可孕花。每株花生开花,少则一二百朵,多则上千朵。花生开花授粉后,子房基部子房柄的分生组织细胞迅速分裂,使子房柄不断伸长,从枯萎的花萼管内长出一条果针,果针迅速纵向伸长,它先向上生长,几天后,子房柄下垂于地面。在延伸过程中,子房柄表皮细胞木质化,逐渐形成一顶硬幅,保护幼嫩的果针入土。当果针入土达2~8厘米时,子房开始横卧,肥大变白,体表生出密密的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种无机盐等,供自己生长发育所需。靠近子房柄的第一颗种子首先形成,相继形成第二、第三颗。表皮逐渐皱缩,荚果逐渐成熟。

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是花生所固有的一种遗传特性,也是对特殊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花生结果时,喜黑暗、湿润和机械刺激的生态环境,这些因素已成为荚果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为了生存和繁衍,它只有把子房伸入土壤中。

总之落花生的果实需要在黑暗中慢慢形成,如果子房柄因土面板结而不能入土,子房就在土上枯萎。为此,落花生要栽植在沙质土壤里,并需要及时进行中耕,多次进行培土,以便它的果实在黑暗中形成。
第3个回答  2020-03-05

故里传说《落花生的由来》
传说灵山卫窝洛子村从前有两座不高不矮的山。两山之间,地势低洼处积水成潭,山谷中狂风常盘旋落叶而过,声似龙啸,人们坚信是有祥龙穿谷而过,故称“过龙谷”。南侧山谷下有天然而成的山洞,深不可测,古传是祥龙栖息之地,故这水潭,也被称为“卧龙潭”
经时代变迁,山棱退去,地势变缓,潭底泥沙流走,水深能没过人头,潭水自下流成长河,人们沿河而居,耕种收获。随着山谷的消失,“过龙谷”已渐渐被人们遗忘,村民们已经习惯了一年一收成的日子。
村头潭水边上住着个老头,姓高,说起这高老头,村民们总是连连摇头,“这老头脑子有问题!”是大家对他的评价。为什么呢?因为这老头每天都会上山,然后带回一堆各种各样的野果子和草种子,就在自己门前的几分地里种下去过几天又锄出来,锄出来又种下去,日复一日,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只知道他每天都嘀咕着:“这个也不行吗?再试试别的……”日积月累,村民们都觉得高老头怪异得很。
二月二这天,高老头早早起床,准备去更远的山上去采些草种,前段时间种下去的种子长出了苗就没下文了,今天得去找些新野果和新种子试试。高老头刚一出门,便看到“龙角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他心想:真是好兆头啊,万物复苏,今天定能有新收获。他拿起锄头向山上走去,路过“卧龙潭”,高老头捧起潭水洗了把脸,顿觉神清气爽。此时的太阳正刚刚从东边露出一角,高老头起身准备离开,却听到了山洞中传出一声长啸,低沉而有穿透力,庄严而有震慑力,他向后摔了一跤,呆住了,莫非?是龙?!紧接着一阵疾风吹过,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是什么,伴随着巨大的浪花,那声音便由近及远而去,消失在空中。
高老头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躺在潭边不远处,身旁,还散落着一些貌似种子的东西,在太阳底下,种子上的水珠闪闪发光。高老头看了看四周,确信并未见到任何人影,那这种子是哪里来的呢?回想刚才的一幕,莫非?是祥龙所赐?想到这里,高老头赶紧捧起种子跑回家,在门口地里把种子种了下去。
没过多久,种子发芽了,长出了一株株叶子,高老头高兴极了,时而给它们松松土,时而捉捉虫,就等着叶子上的花结出果实好收成了。结果,麦子都收完了,却依旧没有见到任何结果的迹象,叶子上的花也败落了。高老头有些失望,心想着可能又是些没有什么用的草种子,白高兴一场了,罢了,把它们锄掉种麦子吧。他拿起锄头开始刨,一刨一拽之下,发现茎叶下露出了一兜一兜的白色果实,他拨开果实壳一看,这不就是跟自己带回来的种子一模一样嘛!而且就种下去两粒,竟然结了这么多!他把种子放在嘴里一尝,哎呀!真甜!他赶紧挥起锄头,把剩下的十几株给刨了出来。
看着这一大堆白白的种子,他赶紧捧了一把跑到村里,喊着:“我终于找到了!以后咱冬天也有吃的了!快出来看看啊!”听到高老头的叫喊声,村民们一脸疑惑,寻思着这老头又说胡话呢。高老头看大家不相信,拉住一个乡亲跟他说:“你快尝尝,这果子可甜了!”说着剥开自己吃了一个,又给村民一个。被拉住的村民半信半疑的将果子填到嘴里,一吃,还真的是挺甜呢!渐渐的其他乡亲们都聚集了过来,高老头便把果子一一分给大家,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高老头每天上山采果子和种子,一遍一遍的种下去、拔出来,是为了看看有没有一种植物能够在麦子未成熟时让大家可以填饱肚子。顿时大家都纷纷感谢起了高老头。其中有个人问他是在哪座山上得到的种子?高老头说是祥龙给了他种子,然后自己又把种子种了下去,等植物的花落了之后从土里挖出的果实。乡亲们纷纷大笑,说他胡说八道,麦子种下去之后都会从顶上长出麦穗,然后得到麦子,怎么可能会有果实长在土里?高老头辩解道:“是真的,二月二那天我早晨路过潭边,听到有龙啸,晕了过去,醒来便发现了身边的这些种子,然后我就试着种了下去,再后来就从地里刨出了这些果子,再说我都把果子分给大家了,你们拿回家,把种子种到地里,等花落之后刨一下土里不就知道了?”
看着高老头一脸认真地样子,乡亲们便决定按照他说的种下去试一试,果然,真的从土里刨出了果子。乡亲们终于改变了之前对高老头的看法,相信了他的话。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大家提议让高老头给新果子起个名字,高老头说:“这果子叶子上的花一落,果实就从土里生了出来,不然就叫它落花生吧!”“好!对!就叫它落花生!”从此,这种又甜又可以充饥的果子便有了“落花生”这个名字。高老头被祥龙赐种子的故事也被人广为流传,大家都认为,是因为高老头一心想为乡亲们办点事,日复一日的坚持,感动了祥龙,所以才得到了这份恩赐。

第4个回答  2011-10-08
花生又叫落花生,大多数人都爱它的香甜口感,但是却很少有机会看到花生长在土里的模样,也不知道为什么它要叫做「落」花生。
  据说明代建基皇帝朱元璋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有一回,他在一块田地里睡觉,那块田里种的是花生,传说那时的花生所结的豆荚在成熟的时候是悬挂在空中的,和其他豆类一样。而这真命天子就因为这大颗大颗的豆荚,被扰得睡不着,气愤地说:「为什么花生长大了,不埋到地底下呢?」奇怪的事真得就发生了,花生一个个埋到地下去了,从此以后,就改叫「落花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