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场所应该注意哪礼仪和道德

如题所述

1、公共场合下的礼仪守则 走路的时候。如果道路比较窄,应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及时给各种车辆让路。更不要不自觉地走在路中间,给其他想超越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不便。几个人一起走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保持团结”而并排走,迫使后面的人只能乖乖地跟着你们后面慢慢走。 在人多的地方,不可以横冲直撞。如果碰了别人、踩了别人的脚,应该诚恳道歉。同样,如果别人不小心碰了你或踩了脚也应该谅解别人。 在街上行走要注意文明礼貌,女士要使自己的仪态端庄大方,不要左顾右盼,摇头晃脑。男士要彬彬有礼,注意风度,不要摇来晃去、上窜下跳。 行走的时候,应该请受尊重的人走在马路的里侧。 女士穿高跟鞋,走在不太平的路段或阶梯的时候,男士可以伸手搀扶,而女士也应该愉快地接受并表示感谢。 应该养成把果皮、果核、烟蒂以及其它垃圾扔进垃圾箱的习惯,需要处理痰、涕的时候,应该用纸先包起来,再扔进垃圾箱。 路上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如果需要简短交谈,应站在不碍事的路边。如果两个人相距较远,又需要打招呼,可以挥手示意,或者紧走几步到他附近再喊,不要隔着很远就大喊大叫。 在公共场合,包括在公共汽车上,不论是夫妻还是恋人,都不可以表现得过分亲昵,否则既不雅观又有伤风化。 在洗手间。洗手间,很多都用英文做标志。有的地方还在沿用“W·C”,现在基本上用“Toilet”和“Rest-room”或“Bath-room”。 我们都希望使用干干净净的洗手间,所以必须从我做起。每次用完后,无论是公共洗手间还是私人洗手间都要放水冲洗干净再走,不要添脏添乱。洗完手后最好用纸巾把手和弄湿的洗手池台面擦干净。有的洗手间还专为洗手后擦手提供了烘手机、毛巾或纸巾等,洗手后千万要注意将手擦开净再走,不要习惯的一边走路一边甩动双手,弄得到处是水,甚至甩到其他人身上。有些人还习惯在自己身上一抹,这都是失礼的表现。 即使在洗手间,有人遇到熟人还会热情地寒暄;如果是在用餐时间还不忘寒暄一句:您吃了吗?往往叫对方无以适从。在这种“特殊时期”,还是彼此平淡一点的好,不要过多客套。 2、在几种交通工具上 公共汽车上。很多人在单位的时候表现得“人模人样”,可一旦在公共汽车上,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丑态百出。 目前国内的现状决定了在公共汽车上都是很“团结体贴”的。所以,就必须能够做到自我约束的基础上,互敬互让,文明用语常挂嘴边,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磨擦。那些因为踩脚、碰人没说句抱歉的话而引发的“战争”,显得既没教养又很无聊。 作为年轻人,应该主动将坐位让给老人、儿童、孕妇以及病人,而不要看到需要让座的时候,赶紧闭上眼睛装作“已然入仙境”,丢了自己的翩翩风度。有些人知道不应该把瓜果皮壳等扔在车内,却顺手从窗口扔出去,这同样是不道德的。其实,每辆车上都应该有垃圾厢,完全可以多走几步把垃圾扔进垃圾厢里。 在公共汽车上吸烟是很不道德的表现。 雨天乘车,请带好伞袋,把雨伞放到事先准备好的伞袋里。 当在公共汽车上提较大的包或袋子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和别人保持一点距离,以免碰到别人,特别是走在别人后面的时候,碰到别人的脚后跟还容易使人摔跤。 如果穿着长大衣或风衣,上下车或楼梯的时候,一定要把衣服提起来,以免走在你身后的人不小心踩到衣角,而使你摔倒。 我们介绍一个在公共汽车上体面获得座位的方式。一般汽车车票因里程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你可以注意一下座位上乘客的车票颜色,谁的里程最短,你就站在谁的身边。 乘坐其他交通工具。不论在公共汽车上、火车上、地铁或是飞机里,保持安静是文明的表现。公共场所排队等候是必要的。 坐火车时,较大行李应放在行李架上。在座位上,如果把鞋脱了,伸出脚搁在对面座位上,这样自己当然是舒服了,但这样很不雅观,更是对对面的乘客极大的不尊重,尤其是一些乘客的脚有异味时。 在车厢里应自觉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聊天。 废弃的物品要自觉放在垃极箱里。阅读后的报纸或杂志要整理好,不要随便乱扔。 有吸烟习惯的人,要到列车的吸烟区或两节车厢间的过道去。 坐飞机时,登机坐下来后就要把安全带系好,等待起飞。要遵守飞机上的一切规章制度。比如厕所,要尽量在飞机起飞、降落之前完毕。不要大声聊天。 用餐时要将座椅复原,吃东西轻一点,少喝酒多喝水这样对你的身体也有好处。另外要等飞机完全停稳后在站起拿行李并排队按顺序走出去。 乘出租车的时候,刚上车时,应该先和司机确认好要去的具体地点。要注意保持车内的整洁。如果制造了垃圾,要自觉用袋子装起来准备扔到垃圾厢里,而不要扔到车窗外。在车上,不要乱蹬、乱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30
  (一)与人交往,谈吐方面的礼仪常规
  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1、尊称(敬称):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歉时回答说"没关系";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时说"谢谢"。
  (二)使用好体态语言
  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
  1、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2、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15--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3、握手: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礼贺或鼓励时的礼节。
  (1)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
  (2)握手时双目注视前方,面带微笑。
  (3)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
  (4)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4、招手: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招手时手臂微屈,手掌伸开摆动。
  5、鼓掌: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掌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6、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