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饭局座位是怎么安排的?

如题所述

1.     左高右低:当两人一同并排就座时,通常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这是因为中餐上菜时多以   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

2.     中座为尊:三人一同就餐时,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于在其两侧就座之人。

3.     面门为上:倘若用餐时,有人面对正门而坐,有人背对正门而坐,依照礼仪惯例则应以面对正   门者为上坐,以背对正门者为下座。

4.     观景为佳:在一些高档餐厅用餐时,在其室内外往往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 观赏,此时应以观赏角度最佳处为上座。

5.     临墙为好:在某些中低档餐厅用餐时,为了防止过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扰,通常以靠墙之位为上座,靠过道之位为下座。

6.     临台为上:宴会厅内若有专用的讲台时,应该以靠讲台的餐桌为主桌,如果没有专用讲台,有时候以背邻主要画幅的那张餐桌为主桌。

7.     各桌同向:如果是宴会场所,各桌子上的主宾位都要与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8.     以远为上:当桌子纵向排列时,以距离宴会厅正门的远近为准,距门越远,位次越高贵。

9.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10.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11.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扩展资料:

新加坡

最谨慎的饭局

新加坡人对饭局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他们一般不会邀请初次见面的客人吃饭,需等主人对客人有所了解后,才可能设饭局来款待。而且新加坡的政府官员不得接受社交性饭局的邀请,不然就会被有关单位严加处理。

新加坡人喜欢清淡,爱微甜味道,饭局上的主食以米饭为主,常有炸板虾、香酥鸡、番茄白菜卷、鸡丝豌豆、手抓羊肉等风味菜肴。

新加坡人在饭局上爱喝啤酒、东北葡萄酒等饮料,对中国粤菜也十分喜欢。去赴饭局的时候,男士必须穿西装、系领带,女士们则要穿晚礼服,这样主人家会觉得受到尊重。

如果饭局是设在主人的家里,吃完饭后,客人不能立即就走,要帮主人做清洁工作,否则就会被视为对主人家的不尊重。而且在赴饭局时,客人通常还要随身携带一份礼物,因为新加坡人有赠送礼品的习惯。在饭局上礼物仍原封不动地被搁在一边,客人散去后主人才会打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饭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0

桌次的顺序:如席设在饭店或礼堂,圆桌两桌,或两桌以上时,则必须定其大小。其定位的原则,以背对饭厅或礼堂为正位,其右旁为大,左旁为小,如场地排有三桌,则以中间为大,右旁次之,左旁为小。

座次图与座位签卡:遇宴会人多,如超过二十人以上,或席设两桌以上,宜备座次图,供客人认明自己的座位,便于入座。

席次的安排:以右为尊。如席设两桌,则以右桌为大。主人坐定后,他的右侧为主宾位。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坐上席。女士以夫为贵,但邀请对象是女宾,夫不见得与妻同贵。

欧美国家视宴会为社交最佳场合,故席位采取分座原则,即:男女分座,排位时男女互为间隔。夫妻、父女、母子、兄妹等必须分开;如有外宾在座,则中国人与外宾插开坐。遵守社会伦理,长幼有序,师生有别,在正式的宴会场合,尤应严格遵守。

扩展资料:

中西餐不同习俗:

如果是西餐,刀叉的摆放有讲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将刀叉左右分开,分别放在餐盘边上。每吃完一道菜,把刀叉并拢刀锋朝自己,叉背朝下。

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

西餐中使用餐巾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进食时弄脏衣服,还可以用它来擦手上、嘴上的油渍。宴会开始的时候,主人拿起餐巾,客人才能随后拿起。在参加商务宴会时必须把餐巾铺在大腿上。较大的餐巾一般打开一半,对折后摊开使用。

不要用餐巾擦脸或擦餐具,如果需要,可以用纸巾。用餐期间需要中途离席时,应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用餐完毕,把餐巾从中间拿起,放在盘子左边。西餐用餐时不可端着盘子吃。如果不慎将刀叉落地,可请服务员代捡,并取一份新的来替换。

敬酒顺序:敬酒时,有先后顺序。宴会开始时,主方说祝酒词,向宾客一一敬酒,之后主宾代表客方回敬,然后陪客敬主宾,最后陪客互敬。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下属敬酒。敬酒时双手持杯,可以多个人敬一个人,不可一个人敬多个人,一般碰杯的时候杯口要低于对方的杯口。

参考资料:

宴席座位的礼仪有哪些?-人民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4

1、正式饭局的座位安排,以主陪和副陪的位置为基准,遵循右大左小的原则。

2、主陪是宴请方是主要人员,其次是副陪。主宾是被宴请方的主要人员,其次是其他宾客。

3、正对着房门的座椅是主陪的位置,负责掌控宴席的流程和节奏。主陪右边是第一主宾,左边是第二主宾。

4、主陪的对面是副陪。副陪右边是第三主宾,左边是第四主宾。

5、其余宾客和宴请方陪同人员的坐席次序,以第二主宾为基准。从其左边顺时针排列,末席在第一主宾的右边。

6、一般朋友在一起喝酒无所谓。但如果是比较正规或严肃的场合,还是有讲究的,客人都是官员级别的,倒酒要按照官员座次倒,先倒主要客人,次要客人依次倒,给别人倒酒的基本礼仪:

(1)倒酒是有讲究的,一般在一桌吃饭的被给长辈倒酒,其在你左边用右手倒酒,反之则用左手;朋友在起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倒酒,左边的用右手,右边的用左手倒酒,这是非常重要的!

(2)酒不可倒的太满,基本上七——八分杯为宜,便于端起不致洒散酒!

(3)最不不拿对方杯子,这仅出于卫生考虑;如上长辈也可拿起对方杯子倒酒,要轻拿轻放。

扩展资料

起源

1、“饭局”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后来再引申出 “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饭”与“局”的组合,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因为饭局上的圈套实在太多了。

2、春秋时代的齐相晏子,在饭局上“二桃杀三士”,蔺相如渑池会上屈秦王,开赵国数十年之太平。此外,如“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等历代著名饭局已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3、因此,这些“饭局”二字才有了青史留名的机会。

最繁文缛节的饭局

1、中国人的饭局讲究最多,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肩。从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动第一筷到什么时候可离席,都有明确的规定,把“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2、在中国人的饭局上,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要给最尊贵的人坐,上菜时依照先凉后热、先简后繁的顺序。吃饭时,须等坐正中间位置的人动第一筷后,众人才能跟着各动其筷。

3、中国历来都是无酒不成席,劝酒是中国饭局最有特色的部分。饭局开始时,主人常要讲上几句话,之后便开始劝酒。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客人一般也要喝完。

4、不但主人要劝酒,客人与客人之间也要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罚酒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饭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9

现如今通常来说:面门为上,正对着门的座位时主陪,也就是主人这边地位高的人,主人右手边当然是客方地位高的人,主陪左手边是副主宾,地位年龄稍低于主宾,按照下图演示,依次落座即可。

一、主人方

1、主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一顺位,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

2、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这个位置更多的是带动客人喝酒。

3、三陪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第二位置。主要作用是跟主陪一左一右把“主宾”夹在中间,便于照顾。

二、客人方

1、主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

2、副主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3、三宾:副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三顺位。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4、四宾:副宾是客人一方的第四顺位。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

扩展资料:

中国饭局里关于喝酒需要注意的N个细节

细节一: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细节二: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细节三: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细节四: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细节五: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乱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细节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

细节七: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细节八: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细节九: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细节十: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你就尴尬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0

饭局中常见的座次安排规则。

1.大部分来说,主要规则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本着这个口诀去安排基本上就没有错了。若饭桌是圆桌子,那正对着大门的位置为主客位置,主客位置两边的位置为次位,并要遵循左尊于右的规则。若饭桌是八仙桌,那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位置;如果饭桌没有正对大门,则朝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位置。

2.通常,请客的人为主陪,也是要负责买单的。主陪右侧是最主要的客人,左手次之。主陪对面是副陪,副陪右手是第三,左手是第四。在请客前,就应该对被请的人的座次安排做好准备。

扩展资料

入座座次

此外,这些是我们要心中有数的

1、宴请的客人。

n人数,如何安排座次,主陪暂未到场时如何安排座次,进行时主陪到场后座次如何更换,n层面,背景,爱好。

2、与客人的关系。

3、宴请的目的。

倒酒

正在加载酒桌礼仪

从客人右后方倒酒,酒瓶标签冲着客人,握住酒瓶中下部,不要握酒瓶脖子,有“掐脖子”的忌讳。倒完之后轻转酒瓶,防止滴落。

给客人倒酒一定要满,要“浮叶”的感觉。给自己人倒酒不用这个程度,满杯即可。

干完酒马上准备倒酒。领导提酒干了,自己干完后的第一动作绝对不是去夹菜,而是去拿酒瓶,准备倒酒。否则在你夹菜的时候可能大家就都喝完了,酒杯都空了,就尴尬了。

倒酒要看场合。大家一起干的情况下,为避免个别人不干,要等到所有人都干了,才能倒酒,除非主陪或主宾发话,某人可以不干,才可以放过这个人。单独穿插的时候,只要一起喝酒的两个人或几个人都干了,就可以给他们倒酒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酒桌礼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