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读红色经典小说的读后感,1000字!原创的,不要抄袭的水品一般就可以了 急急急急急

如题所述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我是含着热泪读完这篇文章的。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亿万中国人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干脆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作贡献呢?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我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壮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浩气长存,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忽然,“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雄壮而嘹亮的国歌声在校园庄严地响起,而此时,它竟是这样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

五壮士,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定肩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这个寒假我读了第一本革命小说《红岩》,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封面上的那两个打字“红岩”,似乎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看见它们,我的心就沸腾了。这本书讲述了重庆地下党和国民党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华子良、许云峰、江姐、宋振中、成钢、成瑶、刘思扬、双枪老太婆等英雄形象。小萝卜头宋振中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就参加了共产党,但是后来全家都被杀光了。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加共产党,这种热情为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而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江姐,她的形象深深地树立在了我的心中。
在渣滓洞中,无论鞭挞棒打,无论竹刺针扎,无论“十指连心”,她都咬紧牙关,终以微笑面对着大家,洁白的蓝色旗袍上不沾一点浮沉,似乎告诉大家:咬紧牙关,不要泄露秘密,相信党总是会胜利的。她总是毅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34
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红岩里面也有一些让世人唾弃的,遗臭万年的家伙,譬如叛徒甫至高,国民党的狗腿子,他能在鲜艳的中国国旗下微笑吗?不,他连站在中国国土上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革命英雄的壮烈事迹,我们必须铭记在心没有他们挥洒热血,哪有我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没有他们咬紧牙关,哪有我们的高楼大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17
品读红色经典有感
暑假里,我有幸品读了著名的红色经典小说——《红岩》。那一个个革命英雄人物仍回旋在我的眼前: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
其中,最令我难忘、令我钦佩的是江姐,她的钢铁形象深深地树立在了我的心中。当江姐得知丈夫牺牲了,她面对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变得不堪一击,她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江姐咬紧牙关,始终以微笑面对着大家,洁白的蓝色旗袍上不沾一点浮沉,似乎在告诉大家:咬紧牙关,千万不要泄露秘密,相信党总是会胜利的!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从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总是毅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坚强的革命精神!然而,在这些革命英雄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在现实生活中,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跟这些英雄比起来,真是差远了!读了《红岩》,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这些革命英雄的壮烈事迹,我们应该铭记在心,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没有他们挥洒热血,哪有我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没有他们咬紧牙关,哪有我们的高楼大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
第2个回答  2011-09-25
红色经典小说《百合花》是现当代著名作家茹志鹃1958年春天写的一篇作品。作品五十多年来美丽了无数人的心灵,她不仅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必读名篇,而且在许多大中专院校的文学教科书中也均有选登,每次阅读这篇文章,心中总会有一种幸福与激动的情感涌动,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俊秀、芳香之美感,茹志鹃先生虽然逝世了,但她仍然像一朵永远清纯的百合花,永远高尚感人的百合花,永远芳香四溢的百合花,永远美丽动人的百合花,永远晶莹透明的百合花,永远盛开在人们心中的百合花。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再次品读这篇经典名作,再次重温这些美丽的文字,再次邂逅这些美丽的人,美悦之感再次溢于言表,感动的泪水再次盈满眼眶,心灵之魂再次得到洗礼和升华。
小说虽然取材于战争生活,却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也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作者把激烈的战争场面推到故事的背后,只是通过一个在前沿包扎所里的一段富有情趣的生活小插曲,表现了军民之间的骨肉深情,赞扬了普通人物的高贵品质,揭示了人民解放军必胜的力量源泉。

小说描写了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年仅19岁的刚参加革命工作一年的小战士,为了保护同志们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个是刚结婚三天的新媳妇,为了革命,为抢救伤员,献出了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床新被子。这个害羞腼腆得不敢对女同志看一眼的年轻小伙子和那个同样羞涩不好意思为男伤员拭洗身体的新媳妇之间演绎了一幕世上最纯洁最高尚最美丽最动人的情感故事。

小说对小通讯员的描写是:单纯、稚气、耿直、爽快、纯朴、善良、可爱。小通讯员被担架抬回包扎所,作者描写到“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祥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人物描写,虽然只有淡淡的几笔,可是却似一幅水墨画,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走来,愈近看得愈清晰,最后,我们不但看到了他的模样,而且还看到了他纯美的内心。

小说取材于战争年代,但却没有恢弘残酷的战争场面,只是在后方的小背景下,对人物之间的细腻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予以描述,百合花,她就是纯洁与美好,她就是小战士与新媳妇美好品格的化身,他们这些平凡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纯朴善良高尚的感情,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开在一代又一代的读着《百合花》长大的年轻人心上。
第3个回答  2011-09-19
我也刚想找呢
第4个回答  2011-09-17
verycd追问

什么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