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是什么意思,说简单点

如题所述

愚孝指昧于事理的孝行,如割股医亲之类。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后代误解并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

扩展资料:

愚孝的相关故事:郭巨埋儿

元朝人编写的《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

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 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元代郭居敬虽把这个故事列入二十四孝,并极为推崇,但却有许多后来人对此并不赞赏。认为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

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孝经》云:“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谓之悖德。”

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9
老人要求子女做的事,不合法又不合道德,子女又要满足老人的需要,这就是愚孝。当然百善孝为先,子女遇到这样问题,应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来说服老人。
扩展资料:

愚孝故事: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子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

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老莱子其实也不小了,也年过70。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

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于是,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伤心,故意装者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第2个回答  2020-11-09
小的时候总被大人教育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随着年纪慢慢长大,发现父母并不总是全对的,不是全能的,他们也会犯错误会做错事,但是很少有父母会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父母喜欢给孩子们营造出,爸妈是不会有错的,有错的是你的感觉。当孩子3岁前父母根据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做主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孩子开始了有独立做主的意愿的时候如果父母还是以自己的意愿为主,强迫孩子的顺从,就很容易会打击孩子想要成长的自信心。孩子会开始惧怕做决定,做什么事前都会先看妈妈的眼色,猜测自己的做法是否会得到妈妈同意,进而失去了成长独立自我的机会。
孝顺父母天经地义,有问题的是这个“顺”字。是否因为要孝顺父母就得要听父母的话?如果父母说你带回来的女朋友不合他们的意,你是否会考虑换女朋友;如果父母说该结婚的年龄就得结婚,该生孩子就得生孩子,生了一个女儿不行得再要个儿子,你会听吗;如果婆婆强烈要求你要按照她以前带孩子的方式带孩子你会妥协吗?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因为父母那辈人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思想差异很大,但是现如今的父母却越来越有干预儿女生活方式的意愿。如果是这样,我们是否应该因为要孝顺父母就任由她们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孝,可以以很多种形式呈现,不一定需要精神上的控制。如果您的孩子在一些事情上有他自己的主意,并没有采纳您的意见,这并不能说明他不尊重您,不爱您,只是他的小小的自我在努力的成长中。
愚,才能孝,也能顺。不愚的人,尊重自己的判断,就不愿意顺别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9
愚孝指昧于事理的孝行,如割股医亲之类。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后代误解并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

扩展资料:

愚孝的相关故事:郭巨埋儿

元朝人编写的《二十四孝图》上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

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 幸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元代郭居敬虽把这个故事列入二十四孝,并极为推崇,但却有许多后来人对此并不赞赏。认为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

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孝经》云:“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谓之悖德。”

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第4个回答  2021-03-21
我觉得愚孝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无论他们的要求是不是合理,正确,道德,合法,只要是父母让你做的话,你如果不明事理,不明是非的就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自己不去思考该不该做,这种行为是我对愚孝的理解。
孝顺孝顺,以顺为孝,可以理解为以顺从父母为孝,但是顺从也不是盲目的顺从,我觉得也应该是在合理合法合情的范围内顺从。如果你的父母叫你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你就顺从父母的话去做的话,那么你这种就属于愚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