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人物简介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书中有哪写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和故事,越详细越好!急用!谢谢!

格里那凡爵士
这本名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小说,其主人公并不是格兰特船长,而是以格里那凡为首的那些为寻找格兰特船长而历尽艰辛的人们。格里那凡作为队伍的核心和领袖,其高雅的气质和执著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执著的探访者
因为一封漂流瓶中的求救信,格里那凡率领他的船员们从北半球的苏格兰出发,沿着大西洋一直向南,穿过赤道,绕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目的地智利。然而在巴塔戈尼亚,他们并没有寻找到格兰特船长的踪迹。沮丧袭上了每个人的心头。可你千万不要以为格里那凡是个轻易言败的人,他们决定沿着南纬37度11分横穿南美洲大陆。在旅途中他们历尽艰辛,翻过了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穿越了广阔的潘帕斯草原,结果依旧是一无所获。放弃吗?不!他们又按照新的线索,乘坐邓肯号一路向东,沿着南纬37度线经由大西洋和印度洋,到达了澳大利亚大陆。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匪徒的袭击,虽然历经千难万险穿越了澳洲大陆,但却失去了邓肯号。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又按照新的线索,雇船来到了新西兰,在这里,他们又被吃人的土人所俘虏……一次一次的天灾人祸,一次一次的艰难险阻,一次一次的失败挫折,都没有让他们停止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步履。
当我们在经典名著中,一次一次地为那些执著而坚定的英雄所感动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凡尔纳笔下的格里那凡爵士吧,因为他和他的团队身上最不稀缺的恰恰也是这样的伟大品质!
仁慈的父亲
真正果敢坚毅的人,其内心往往都是细腻而丰富的,格里那凡爵士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过程中,他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当作了格兰特船长的两个孩子——玛丽和罗伯尔的父亲,他用仁慈的爱呵护着两个失去庇护的小鸟,用刚强的意志支撑起他们柔弱的内心。
让我们且看两个典型的细节吧。
在翻越安第斯山脉的时候,他们遭遇了大地震,随之而来的山体滑坡使得众人都自顾不暇。等到安静下来的时候,大家发现罗伯尔不见了。且让我们看看格里那凡伤心的表现:他先是率领大家到处寻找,“一个钟头过去了,爵士又恳求再给他一个钟头,看他那样子就仿佛是死囚在恳求再延长他一个钟头的生命一样”;一无所获的时候,他“万分悲痛,不说别的话,只是叹息着:‘我不走了!不走了!’”虽然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罗伯尔已经没有了生还的机会,他还是“在山里彷徨了一整夜”,说什么也不肯离开这里……这份真诚的情感来自于他对罗伯尔真诚的爱和关怀。要不是作者巧妙地给我们安排了罗伯尔的回归,恐怕我们也要随着格里那凡而伤痛欲绝了。
在潘帕斯草原上,格里那凡、罗伯尔和塔卡夫三个人遭遇了红狼的袭击。弹尽粮绝之际,格里那凡心中想到的只是罗伯尔,“他抑制不住感情的冲动,把孩子拖到怀里,紧紧地抱在怀里,吻着他的额头,同时,两行眼泪不由自主地从眼睛里流出来。”而当塔卡夫想出一个冒险引开群狼的主意时,他坚决要求自己前去,他嘴里说的是“让我去!你救这孩子!我把他托付给你”。在生死之际,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父亲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的爱。
坚强的领袖
格里那凡是苏格兰人,在当时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民族矛盾中,他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正因为此,他对格兰特船长的寻找不仅仅是出自于道义,更是志同道合者的惺惺相惜。寻访格兰特船长的队伍带着满怀希望起程,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一次次的打击,然而他们始终能够坚定不移、团结一致,不能不说是因为有格里那凡这样一个主心骨。
不能忘记在翻越安第斯山脉无路可走的时候,格里那凡的一句“你们愿意硬走过去吗?”马上赢得了所有队员的呼应;不能忘记在澳洲被土匪围困的时候,他们需要一个人冲出重围,已经负伤的格里那凡的一句“我不能把我该冒的危险推给别人”,让所有的成员为之感动;更不能忘记的是他们被土人俘虏的时候,他始终都是站在最前面,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其他同伴的生命……
是的,从汤姆·索亚身上,我们读到的是孩子的纯真;从鲁滨孙身上,我们读到的是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在堂吉诃德身上,我们读到的是理想主义的光辉;而在格里那凡身上,我们读到的是卓越的指挥才能和超凡的领袖魅力。
也许我们的生命中不会有如小说所叙述的这般冒险的机会,但我们从格里那凡等英雄的身上,可以知道成为一个英雄所应具备的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0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法)儒勒·凡尔纳 著
刘正平 岑杰 译

--------------------------------------------------------------------------------

第一章

1.酒瓶中的秘密 2.哥利纳帆夫人
第二章

3.不速之客 4.雅克·巴加内尔 5.小罗伯尔 6.行动前的辨论
第三章

7.阿罗加尼亚国 8.安达斯山脉 9.印地安人的“王宫” 10.失踪的孩子
第四章

11.学错了西班牙语 12.线 索 13.阿根廷“判帕”区 14.干涸的盐湖
第五章

15.夜遇狼群 16.走向坦狄尔 17.独立堡的司令官 18.可怕的洪水泛滥
第六章

19.栖生之地 20.离 别 21.相聚后的争议 22.重踏征途
第七章

23.探求失踪范围 24.驶出灾难角 25.不列颠尼亚号上的遇难船员 26.向澳大利亚进发
第八章

27.一片神奇的土地 28.火车开进墨累河原野 29.黄金之乡 30.澳大利亚土人
第九章

31.两位青年“坐地人” 32.旅行队中的内奸 33.揭穿假面具 34.强渡斯诺威河
第十章

35.不列颠尼亚号依然是个谜 36.吃人的海岸 37.倒楣的麦加利号 38.第一计划失败
39.成为殖民地后的新西兰 40.到达隈卡陀 41.落入“啃骨魔”之手 42.毛利人部落
43.骇人的丧礼 44.越狱成功 45.得以安生的墓穴 46.“制造”一次火山爆发
47.前有狼,后有虎 48.邓肯号又出现了 49.审讯流犯艾尔通 50.艾尔通的交换条件
51.玛丽亚泰勒萨岛 52.相聚在小岛 53.胜利返航

参考资料:http://www.oklink.net/99/1124/captain/index.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