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7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册第6课课文解读答案

如题所述

6黄河颂

一、(一)浊zhuó 曲qū 劈pī 哺bǔ 湃pài 巅diān 魄pò 挠náo (二)1.《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八。

2.(1)狂澜 (2)宛转 (3)浩浩荡荡 (4)哺育 3.(1)比喻(把“黄河”比作“摇篮”) (2)反复(“像你一样”出现两次) 4.C(应该是以短句为主,写出了豪迈、雄健的气势。)

(三)1.作者从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进。“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把诗歌主体分为了三个层次,从三方面赞美了黄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2.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的“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二、1.“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一句。“望”的内容分别从以下四方面对黄河进行了描绘:先是近镜头特写,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流向,最后是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 2.坚韧顽强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3.比喻。作者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千万条铁的臂膀”指的就是黄河的无数支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三、1.第一节:追溯长城的历史 第二节:抒发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 第三节:梦回长城 2.“总”字写出了作者日夜牵挂着故乡;“一……就……”写出了作者心系长城,长城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它是生命的根源,心灵的依托。 3.引自北朝民歌《敕勒歌》,“刺勒川”和“阴山”是作者的故乡(这两个地方在内蒙古),作者引用这句诗表达了她对故土的依恋,虽然身在异乡,但依然心系故园。 4.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作者借追溯长城历史,抒发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2
不要依赖别人的帮助,自己多动脑筋,相信你会更出色
第2个回答  2011-09-25
你可以的!加油!come on!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0-01
看过后而顾客的空格空格可概括
第4个回答  2011-09-29
自己动脑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