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的雅与俗谈起,说说当今文化的雅与俗?

如题所述

宋代,一个政治上并不见长而文化上却必须重视的封建王朝。英国史学家汤恩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余秋雨也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宋代是中国封建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政治上贫弱屈辱,而文化却达到了令后世文人倾倒的境界,宋代文化的雅与俗何以产生这种现象,这一直是文学史家、文化史家、艺术史家们希望探究的。宋代尤其是北宋的文人几乎个个是多面手,诗词歌赋自不在话下,书法作品、绘画、品茶、参禅、收藏、造园⋯⋯宋代文人的兴趣几乎涉及文化生活各个方面,而且每一项都玩到让后人咂舌的精妙境界。在文人的鼓吹推动下,宋朝民间审美赏玩之风盛行,宋人似乎忘却了边陲的危机四伏和丧家亡国之恨,沉浸于歌舞书画之间,达到了令后人艳羡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般的文化盛世。然而宋代文人又是矛盾的,自上而下的推崇虽然使他们的社会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皇权的压制、党争的排挤也使他们时时不得释怀。作为主体意识极强的文化个体,他们渴望在纷繁污浊的政治环境和人心险恶之外营造自己无罣无碍的逍遥境界,是以寄情书画、乐乎山水。前人说晋代是艺术自觉的时代,则宋代当可称得上是审美自觉的时代。
宋代的书法成就是宋人审美成熟的重要体现,涉及书法创作和欣赏的书论不仅是书法理论上的贡献,同时对整个宋代的文艺创作和审美倾向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书法作品及书论的成就主要在北宋,这当中较为突出的书论家是欧阳修及宋四家(即苏、黄、米、蔡)。“韵”是北宋书论的中心范畴,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之一。北宋书论中以“韵”及与其相关和相反的一系列范畴组成的韵论构成了当时书法批评的主导方向,也是当时文论、画论乃至整个文化领域的核心概念,代表了宋代审美的主导方向。这不仅关乎“韵”这一文论范畴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的必然结论,更包含着当时文人士大夫刻意倡导的文化背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8
诗是最雅的艺术又是最俗的艺术,为什么会如此?因为诗是很少依赖他人景地事务的,诗是最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人的思想感情与人的其它心理比与物的特性比更高雅,思想感情在人事物中是最高雅的。直比曲高雅,最直接抒发思想感情比较为直接和间接抒发思想感情更高雅。
诗更多的专注作者自身,这种专注简化单一会深化某些东西,这专一的深化会使自然规律更多的体现。为什么会更多的体现?因为人事物都离不开自然规律,人事物中有自然规律,当文字不散漫不多顾及表面现象只多寻内里的时候,那无时无处不在的自然规律就会多显现出来,自然规律就会更多的限制着文字,从而诗有音乐般起落循环的节奏,有明显的平仄的声,有近音的韵,这是自然规律在文字这信息物质中的体现,文字越专一越合思想样式表达越直接它的自然规律性也就越高。
自然规律有相似之变,自然规律有事物起伏式发展和周而复始的变化,这相似之变,这起伏式发展和周而复始的变化是最为常见的,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俗的。
俗语最通顺,语言通顺是俗,诗的语言是最通顺的语言,此话可有依据?依据是有的,论语言通顺,它含有声音顺耳内容顺心二个方面,诗的语言象音乐象蝉鸣,诗比其它文体更顺,诗是最直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它很少受外物表面形式局限,话可这么说也能那么说的程度比其它文体高,语言顺畅容易有,也能更顺畅。
这里单就诗的内容说它是最俗的文体,今人看古诗比古文好懂。一条谚语在未成谚语前是口头相传的,口头相传的谚语大多是对偶句象古诗,谚语是俗语,谚语最象古诗,古诗最象谚语,诗比其他文体更俗,诗可做到更俗,不是每一首诗都是俗的,诗可更俗,世上有比其它文体更俗的诗,比如儿歌民歌歌词,比如打油诗,比如顺口溜。
再说,诗的内容离不开诗的形式,诗的形式上的俗加上诗的内容上的俗,便成诗比其它文体更俗,诗是最俗的艺术,诗是最雅的艺术又是最俗的艺术。
诗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大雅,诗的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平淡,平谈是大俗。俗到极致便成雅,雅到极致便有俗。好诗是大雅又大俗的。高雅,人不识,不成高雅。诗写得让人不好懂,以陌生化故作高深不是雅,雅的应是美的,让人读着受苦的诗不美也不雅。好花要绿叶扶,高雅需要俗语帮衬才成高雅,俗语更明高雅。
写诗要雅俗相兼,雅,说出自己最好最高的情思,俗能更好的回应自然规律,力求天人很好的溶为一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