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贷贫困大学生名单

工行最近公布的,1200多人的一个名单,请把网址写下

千余欠贷学生名单被曝光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以“债务催收公告”的形式将1200余名拖欠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在网上进行曝光,并向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提交借款人的违约记录,以期被曝光大学生在“重压”之下,主动归还贷款。据悉,此次公布的欠贷金额本息总计3715万余元,这也是工行首次公布这些学生的个人信息。

据工行北京分行称,网络公告催收发布后,已有13名借款学生主动与银行取得联系,其中7人明确表示于近期归还积欠贷款本息。

《北京晨报》

别倒在个人信用的“第一级台阶”

对于一个亟待建立信用体系的社会,失信惩戒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对失信行为的曝光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一般而言,只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审慎地公布拖欠银行贷款的借款人,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做法,而对于助学贷款也需要一视同仁。

应当看到,大学生毕业走出校园之后,就是进入社会的“经济人”。大学生借助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就有义务在毕业之后及时偿还贷款,而暂时无法偿还助学贷款,也可以通过延期等方式与银行协商推迟还款期限。从某种意义上说,助学贷款是个人信用的“第一级台阶”。其实,只要有一颗诚实守信的“心”,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远比困难多,接受过大学教育的高素质群体,不要倒在个人信用的“第一级台阶”,而应勇敢承担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南方网》

学知识更要学做人

学生们拖欠助学贷款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毕业后工资少、生活困难,甚至没找到工作等。在当今就业普遍艰难,毕业时入职起薪普遍降低的情况下,不排除上述种种困难的存在。然而,即使是这样的话,可以跟银行约定每月少还一点,也可以约定再晚一点还。但却不能“玩失踪”。“失踪”就意味着违约,违约就可能当被告。

有些人或许觉得毕业了,到另一个城市还不还贷款,谁知道?今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逐步建设和完善以组织机构代码和身份证号码等为基础的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体系,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中央各职能部门目前已经在积极完善这项制度。

诚信是人生的必修课,学校作为助学贷款的第一“经办人”,有义务对学生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广州日报》

公开欠贷个人信息应谨慎

作为商业银行,催收债务无可厚非,但必须意识到,银行与贫困大学生的债务关系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银行催债方式欠妥,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可能使欠贷成为“死账”。笔者认为,银行在催债时一定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欠贷大学生要仔细甄别,哪些欠贷大学生是有钱不还,哪些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是前者,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催债措施,甚至可以配以一定的惩戒措施;如果是后者,银行在催债时就要更慎重。虽然说拖欠者中不乏有稳定收入的,但要承认,这毕竟只是欠贷大学生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欠贷大学生是不会拿个人信用做赌注的。

其次,不要把催债变成逼债。工行此次公布欠款学生各种信息,其中还隐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即欠贷大学生如果不及时还款,今后个人信用还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银行一旦把催债变成逼债,就可能引发不良后果。

再者,银行单方面公布“黑名单”需要寻求法律程序支撑。正如一些法律工作者指出的,解决合同纠纷最好通过法律途径,即使找不到人,法院可以公告送达,缺席审判。通过法院的执行更合乎法律程序。

《齐鲁晚报》

曝光“黑名单”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工行北京分行的债务催收公告十分“详细”,包括姓名、完整的身份证号码、具体到某村某组的详细家庭地址等信息。笔者认为,如此详细的个人信息被“广而告之”将会给这些公民带来巨大的信息安全隐患,这些信息很可能被人利用牟利甚至犯罪(例如制作假身份证等)。

我们视建立信用制度为同世界接轨的一个重要步骤,今天有很多人谈及助学贷款时屡屡提到美国的信用体系如何完善,但往往忽略了美国同样有完善发达的个人信息保障体系。笔者认为,失信惩戒机制是必需的,但用得过度却又是有害的,特别是公布个人信息的社会惩戒,因为影响了个人的隐私与自由而更令人感觉到不安。

《大河报》

拖欠贷款不仅是诚信问题

社会多将矛头指向了欠贷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殊不知,助学贷款不良还贷率居高不下可能早已不是“诚不诚信”那么简单。由于申请者首先是贫困生,这决定了其在经济上的弱势。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贷款读书、工作还贷”称得上是改变这种经济弱势地位的理想“投资模式”。事实也曾证明,不少寒门学子借此改变了命运。但是,这样的“模式”成立的首要前提是,学生毕业之后应该有份工作,并且还是份不错的工作。这份工作除了能保证自己的生存,还能要有结余,如此才能谈得上还贷。这样的“良好预期”不但是银行敢于放贷的原因,也是贫困大学生敢于签署贷款协议书的原因,更是许多贫困家庭不惜血本培养大学生的原因。

然而,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贫困学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已无法如若干年前那么容易实现。而基于诚信基础的“良好预期”也就这样逐渐被打破了。我们应该承认,有些还不起贷款的大学生可能并非仅仅是诚信问题,他们不是不想还贷,而是真的无力还贷。

《红网》

《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22日第2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