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如何才能做好?

如题所述

转载
怎样做好精细化管理
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水平,走精细化之路。
首先,精细化管理的成败取决于系统。
(1)建立一套适于本企业的高效稳定的运行系统
每个企业都要会有一定的发展目标,这一系统就必须以发展目标为导向,满足目标的要求。在该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必须服从企业定下来的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制度的约束、监控下,才能使系统得以正常运行。该系统还必须符合企业的文化要求,突出企业的形象,建立企业的品牌,在社会上成就企业的信誉。

(2)理念优于制度,制度重于技术

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目标的完成。而往往因为目标的不同,造成旧制度的不适应性,延缓了进程。如繁琐讨厌的手续,阻碍发展。制度的建立应“因地制宜”,不能强加乱套。另一方面,只有制度的建立,才能保证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建立有效的业务联系,才能提高效率产出。所以必须在制度的约束下,快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大产业发展。

(3)制度建立要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

中国不缺雄韬伟略的战略家,但缺少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但缺少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另一方面,也不能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跃出制度管理范围。如“就只这一次”、“下不为例”、“特殊原因”等,这往往会一发不可收拾。只要破例一次,就难免有第二次,制度的约束力荡然无存。所以坚决反对“小聪明”现象,确实落实制度的管理。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要深入认识其起到的效果、能否达到监控的目的、是否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再而对其进行优化、修改。充实其内容,建立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再次向员工深化,使制度深入人心。

(4)分清道理与情理

必须坚持原则、遵守制度,以制度要求工作,以制度管理工作。在处理问题上,要从大多数人通常的“情、理、法”思路转变为正确的“法、理、情”思路。即以规章制度为先,以道理说服人,不能感情处事。

其次,传统管理需要作出一些转变。

(1)随意转向规范

小型企业靠领导,中型企业靠制度,大型企业靠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走向规则化和制度化,对每项工作、每项任务产生有效约束,并指导其正确开展。

(2)经验转向科学

在管理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问题,会遇到不好管的“人情、道理”,还会发生很多管理不当、管理黑洞等问题,这都给管理带来很多有意义的经验。我们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结合管理上的优点、弊端,逐步形成条文,逐步积累完善,建立起监理企业成熟的管理制度。

(3)外延转向内涵

精细化管理就必须重在内部管理的效益性。对内部进行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技术,建立品牌,提高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在现代新社会,比的是知识、管理、创新和文化等软件,至于资产、规模等有型资本,无一不是靠上述的软件逐步建立起来的。

再次,要抓住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1)寓“管”于“理”之中,理是管的途径,管是理的目的。

“管”与“理”要互相配合,在有理的前提下,即按国家法律、企业规章制度办事,大胆地去管,并且不能放松原则。在“管”这一过程得到的最终结果,应该要达到“理”的要求,并且是“理”的控制范围。

(2) 处理好内部矛盾。

管理者希望员工发挥最大潜能,为企业多出谋划策,多做实事,多贡献力量。而员工则想用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甚至有提早退休的想法。这就需要企业多为员工谋福利,多关心员工生活,在物质上保证小康或以上,在精神上使员工有家的感觉,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消除这一内部矛盾。 就如韦尔奇说:“让每位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是CEO最主要的工作,把每个人最好的想法拿出来,同他人交流,这就是秘诀。

(3)结果要靠过程来保证。

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制度的执行,做到一万个不放松。不管情理有多少、不管事情有多大、不管后台有多硬,总之不能因此放弃制度、走制度的空子,使过程不受控制。这样,往往会使结果远远偏出制度允许的范围。

(4)理解好程序与制度。

程序是指导人们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在一般的情况下,按程序办事是最好的管理。制度是防止并惩罚人们做错误的事。所以,在将要发生错误时,应该立即改变工作思路、方法,按程序办事,在制度的监管下顺利完成。

(5)细节决定成败

每一件事由很多微小的细节组成,而每个细节都具有预测功能,它可以反映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情况。就如人的身体器官,只要一处有小问题,不加于重视,往往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情况。每项工作都是由细节组成,我们不能放过每个工作的小细节。

(6)布置不等于完成

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在每项工作中,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固然是天职,但管理者也需要对其进行监管。如工作进度是否及时、工作效率能否提高、工作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按质量要求完成、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等等,都需要管理者在过程不断地去监督、跟进。在必要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需要纠正员工的工作方法。

(7)对制度的异议

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叫磨练。在对待管理的态度上,有些制度、条文对某些人来说会显得不合理。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无数次的经验教训以及得出各种各样结果的总结,已经比较完善、健全。有些异议,会是因为个人未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未达到管理者要求的层次,这部分员工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上进。

(8)管理者也是员工,每位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要求每位员工为企业出一份力。同时管理者也必须遵循制度要求,秉公办事。千千万万个员工也对管理者的工作以及业绩进行评价,间接为他们述职。

最后, 对我公司各项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管理工作严格化。公司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便于进行精细化管理。有了制度,关键在执行。依据各自的工作职责,给予相关同志相应的处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德育工作系列化。对于难以量化的德育工作,公司应该想方设法加以量化、系列化。制订《员工考核办法及细则》等,按月就机关、各项目监理部管理、工作状况等方面分项打分,为评比提供依据。

项目监理工作主题化。项目监理工作是公司的中心工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领域。项目在成本、人员等各个环节都采取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突出主题化。在成本方面,各项目监理部应该加强沟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在人员方面,多组织对口项目的交流,互相交换监理意见、建议。做好人员调用工作,发挥人员所长。

后勤工作节约化。要使员工基本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要使项目监理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地顺利开展,要使项目的运行成本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约,后勤工作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在确保员工吃好住好的前提下厉行节约。

展望未来,公司的发展是职工十分关心和关注的大问题,做好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对内部始终奉行“ 严格监理,提供顾客超值服务;预防污染,贯彻法律法规要求;以人为本,保证职工健康安全;持续改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更加进一步实行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健全制度、科学管理,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做好精细化管理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细化:任务分解要细化(横向到个人,纵向到时间);布置工作要细化(符合SMART原则);制定计划要细化(符合5W2H原则);指挥、指导要细化(有效沟通原则)。
  2、量化:绩效衡量标准要量化或行为化,不能量化或行为化的指标不能作为关键绩效指标。
  3、流程优化:要本着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和规范化的思路,不断改进和优化关键业务流程,提高结构性效率。
  4、协同化:工作流程的上下游、工作单元之间的衔接配合要协同。强调为内部客户服务的理念。
  5、模板化:核心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输出产品要模板化。包括产品输出的文档格式、数据格式、内容结构等都要实现模板化。
  6、标准化:统一规格标准、操作标准、服务标准。具体包括各种公文格式的标准化、各种记录的标准化、各种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各种服务的标准化等。
  7、实证化:绩效评估实证化。以事实为依据,对照绩效标准,进行事实结果核对比较,强调日常数据及事实的收集。8、严格化:执行的标准和控制偏差的标准要精细,结果的处理要严肃、要严格。
第2个回答  2021-02-09

工厂绩效管理体系如何打造?我结合朗欧咨询对上百家中小制造业的驻厂辅导经验,重点与你分享绩效管理体系打造的4个顶层设计和8个操作步骤。

第3个回答  2018-07-31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要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它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一】、精益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一 、细化过程管理,实行目标激励,以实现制度化、流程化、定量化为标志,以制度检查、考核为切入点,推进精细化管理。
二、精细化管理目标
精: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
准:准确、准时。
细: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
实:落实,主要体现对管理要求、制度、责任的落实。
1、精细化的操作:
是指企业活动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一企业的员工都应遵守这种规范,从而让企业的基础云做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企业的拓展提供可推广性、可复制性。
2、精细化的控制:
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求企业业务的运作要有一个流程,要有计划、审核、执行和回顾的过程。控制好了这个过程,就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业务运做失误,杜绝部分管理漏洞,增强流程参与人员的责任感。
3、精细化的核算:
是管理者清楚认识自己经营情况的必要条件和最主要的手段。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活动凡与财务有关的行为都要记帐、核算。还要通过核算去发现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污点,减少企业利润的流失。
4、精细化的分析:
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进行精细化规划的依据和前提。精细化分析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和从多个层次去跟踪。同时,还要通过精细化的分析,去研究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利润的方法。
5、精细化的规划:
是容易被管理者忽视的一个问题,但精细化规划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
企业的规划包含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企业高层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的经营情况而制定的中远期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了企业的规模、业态、文化、管理模式和利润、权益等等;
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经营者根据企业目标而制定的实现计划。所谓精细化的规划则是指企业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都是有依据的、可操作的、合理的和可检查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