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梅、月、柳、莲分别象征什么????? 简短点

如题所述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月: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中国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6
梅,不畏严寒,不畏强暴
月,古人常借月抒发思乡之情
柳,常用于离别时,表达不舍之情
莲,代表出淤泥而不染.
第2个回答  2011-10-06
柳是离别追问

其他的呢?

追答

月:最重要、最普遍的:思乡、忧愁、怀才不遇…… 梅花
梅花
PLUM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
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
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
梅、颂梅者极多。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月: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中国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