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通过什么传染

我宝宝一百天了,我自己没有乙肝,但是他爸爸和他奶奶有,这样会照成传染吗?

1、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亲是家庭聚集的主体,我国约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90%以上是婴幼儿时期感染上乙肝病毒的。

“乙肝患者什么有传染性”是更重要的,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的具体包括精液,阴道的液体,乳汁,血液,淋巴液,脑脊髓的液体,肺腔的液体,腹膜的液体,关节的液体,羊水等等。这些都属于人体的体液,只要体液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传染性。

而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等由孔道直接与外界相连,储存的体液也直接和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一般不称为体液,而称为外界溶液。

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其实不然。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只是10%,不是很高。

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作为一个大三阳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90%—95%,E抗原阴性的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几率要比E抗原阳性的低一半,大概45%—40%。

2、父婴传播

乙肝会发生家族聚集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家庭中,因为母亲或父亲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使自己的子女都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除了乙肝的母婴传播外,人们还发现患有乙肝的父亲也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因此,小编在这里提出了乙肝的父婴传播的问题。

不同的是,乙肝的母婴传播主要是围生期将病毒传染给孩子,有可能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因此乙肝的母婴传播也可称为母婴垂直传播。但是乙肝的父婴传播主要是孩子出生后,由于孩子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缺乏,通过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病毒,这种感染方式,我们称之为水平传播。

父婴生活中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病毒一般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孩子的机体免疫系统不健全,或孩子继承了他们对乙肝病毒免疫的缺陷,使得在生活中接触感染乙肝病毒。或孩子的皮肤粘膜的损伤给乙肝病毒的传染带来机会。而这种生活密切接触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免疫系统不健全的孩子中,因此,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3、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器材。

4、输血传播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5、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包括一起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

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可使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的擦伤裂口进入易感者的机体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6、性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在家庭中,夫妻间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获得抗体;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扩展资料:

乙肝病因

1、家族性传播

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传播,其中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阳性,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精液中可检出乙肝病毒,因此可通过性传播。这是造成我国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的主要原因。

2、婴幼儿期感染病毒

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龄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密切关系。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95%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约有2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3、缺乏预防意识

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措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以及缺乏预防意识,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不够理想,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贯彻,慢性病例越来越多。

4、漏诊

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无黄疸型肝炎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未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易演变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抵制剂治疗者,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6、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

原有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等)、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仅容易成为慢性肝炎,且预后较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性接触传播: 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3.经血液传播: 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 乙肝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1.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6. 接种乙肝疫苗: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6
乙肝病毒的传染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垂直传播,二是非胃肠道传染。在我国50%为家族性传染,即母婴父婴传染,如果母亲是大三阳,所生的小孩100%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父亲是大三阳或是小三阳,有25%—42%可传染给小孩,在垂直传染中,父婴传染可占1/4。那么,乙肝感染的孕妇怎样才能保护婴儿免受传染呢 一般认为:在孕妇孕期7、8、9月每月可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小孩出生4—8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出生一个月后再注射一次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出生6个月再注射一次乙肝疫苗,这样可保护90%的婴儿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在一些采取预防措施比较好的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其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率由10%下降到1%,甚至下降到0.5%,可见预防接种非常重要。乙肝的另50%传染主要通过血液传染,如输血,通过医疗传染如拔牙、针灸、注射等,还有是长期密切接触如共同生活,由于感染者的体液、汗液、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等都可成为传染源。总之,皮肤微小损伤污染少量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均可能造成传染,甚至吸血蚊虫也可成为传播者。乙肝病毒感染者孕妇及婴儿需预防接种,一定要到大医院咨询妇产科医生,详细了解整个过程。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体内带有乙肝病毒(HBV)的人: 1、包括各型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携带者、及(HBV)阳性其他患者(肝硬化、肝癌); 2、尤其是急性乙肝潜伏后期和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3、无黄疸型乙肝患者在数量上要比黄疸型乙肝患者多出5-10倍。因无黄疸,这类人其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故对易感人群更具危险性; 4、HBV的慢性携带者占我国人群的10%-20%,这些人长期带菌,在潜在和母婴垂直传播上,起着重要作用; 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往往会使全家和子孙后代都带上乙肝病毒,说明携带HBV 的女性是乙肝传播的重要传染源; 6、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复发或恶化时,也具有传染性。 HBsAg携带者是否具有传染性以及传染性的大小,不能光凭HBsAg是阳性而定,还要结合检查其他指标而定。 如:HBeAg(+)、或核心抗体阳性、或HBV-DNA(+)、或DNA-P(+)、或PHSA-R(+)、或前S(PseS)抗原阳性。HBsAg携带者只要伴有以上某个指标为阳性的就有传染性,而且传染性很强。
第3个回答  2014-04-26
传染途径:(1)经血传播 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输人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实验证明,只要极微量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就可引起乙型肝炎的传播。 (2)医源性传播 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3)胎源性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 (4)性接触传播 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5)昆虫叮咬传播 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其中口对口传染可能是最重要方式。因为急慢性肝炎及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都能检查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第4个回答  2014-04-26
有可能。 这是乙肝的传播途径: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