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思念家乡的诗歌、散文 散文是不少于100字

不是诗

一、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二、故乡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三、散文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
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
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
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
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
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
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
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
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
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
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
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
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
,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
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
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
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
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
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
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
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
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
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
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
,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 ,一碧数顷,
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
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
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5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轻盈的,

勾起你的容颜。

距离阻不断对你的想恋。

可当你站在我面前,

发现,

你离我是多么的遥远。

执手相看泪眼,

醒悟,

你我早已不是从前,

誓言的庄重,

却像是互相的欺骗。

被害者最有发言权,

彼此之间,

心灵的沟通,

莫非真少得可怜?

婴儿般的依恋,

最终沦为,

青春历程中的过眼云烟。风带走了曾经的缠绵,

轻盈的,

勾勒你的容颜。

距离阻不断对你的眷恋。

可当你站在我面前,

发现,

你离我是多么的遥远。

执手相看泪眼,

醒悟,

你我早已不是从前,

庄重的誓言,

却像是互相的欺骗。

谁比谁更有发言权,

彼此之间,

心灵的遇见,

莫非真少得可怜?

婴儿般的依恋,

最终沦为,

单薄青春里的过眼云烟。
第2个回答  2011-10-05
纸船、乡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