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浪淘沙前两句写景,表现黄河 ()的特点 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精神和()的气魄。

刘禹锡的《浪淘沙》前两句写景,表现了黄河( )的特点 后两句展开想象——同黄河一起去牛郎织女家做客,表现了作者( )的精神和( )的气魄。

刘禹锡的《浪淘沙》前两句写景,表现了黄河(雄伟 )的特点,后两句展开想象同黄河一起去牛郎织女家做客,表现了作者( 爱国)的精神和(雄心万丈)的气魄。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扩展资料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8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
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
回唱迎神三两声。
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
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
惊起鸳鸯出浪花。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浪淘沙
汴水东流虎眼纹,
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
渡却人间多少人。
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
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
将向中流定晚霞。
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
浪淘沙
鹦鹉洲头浪颭沙,
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
独自狂夫不忆家。
第2个回答  2011-10-05
刘禹锡的《浪淘沙》前两句写景,表现了黄河(雄伟 )的特点 后两句展开想象——同黄河一起去牛郎织女家做客,表现了作者( 爱国)的精神和(雄心万丈)的气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3-07
刘禹锡的《浪淘沙》前两句写景,表现了黄河(雄伟壮丽)的特点 后两句展开想象——同黄河一起去牛郎织女家做客,表现了作者(爱国)的精神和(雄心万丈)的气魄。
第4个回答  2011-10-17
刘禹锡的《浪淘沙》前两句写景,表现了黄河(雄伟壮丽)的特点 后两句展开想象——同黄河一起去牛郎织女家做客,表现了作者(爱国)的精神和(雄心万丈)的气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