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到底有没有氏?

1)周天子是因为嫡系身份,根本没有氏,还是姬姓周氏?
2)如果没有氏的话,假如某位天子驾崩,兄弟叔伯等近亲全都绝嗣(古代婴儿成活率低下,这也不是不可能),从较远的血亲里挑选已经另立氏的分支来继位,那他岂不是还要把氏除掉?
3)周部落在商朝是西岐的诸侯,那个时候他们应该是有氏的吧?取代商朝以后,难道把氏去掉了?还是说作为宗主的嫡系一支一直就没有氏?
4)氏到底能不能改?比如姜太公原来就是吕氏,被封到齐国以后要不要改齐氏?还有秦国也是一样,赵氏要改成秦氏吗?
5)如果氏可以改,改不改和怎么改究竟是谁说了算呢?宗主自己做决定就可以改了吗?天子是不是有权利逾越宗主,直接指令某一族改氏?
6)我看资料说是庶支到了孙辈就要另外立氏,以示和宗主区别,这个也是自然而然不需要做什么就改了氏的,还是一定要这个分支的家主发话,正式宣布自己的分支改氏呢?
7)氏,有的是基于祖上的官职,有的是基于祖上的封地,有的是基于祖上的外号,有的是基于祖上的名字,那另外立氏的时候,选择哪一种由谁来定呢?需要族人一致认可吗?还是指令他们改就好了?

问题比较多,麻烦一一作答,简明扼要最好,如果能指明答案出处有重奖。
请勿文不对题地大段抄袭,我不会随便给分的。
非历史爱好者勿入,你是看不懂的。

周天子姬姓是无疑的,但提到氏可能真的无可考,个人觉得要么无氏(作为宗主没必要立氏),要么氏王。如果把姓氏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树干就是姓,树枝就是氏。拿周朝来说,周王室这棵树的树干就是姬姓,树干就是各种各样的氏,作为宗主的周天子毫无疑问是树干,而庶出的姬姓诸侯则是树枝,至于像齐公室这种非姬姓诸侯,则是另外一棵树。
说到底,氏的出现是为了区别两支同姓族。也就是说对于同姓,分封出去后是有必要改氏的;而对于异姓,分封后往往不改氏,因为受封的异姓诸侯与天子之间已经有了姓与姓的区别,没必要再改氏以示区别。而改氏的决定权掌握在这一族的宗主(小宗宗主)手里。天子(大宗宗主)干预改氏不属于制度问题,我也不知道会结果会演变成怎样。改氏没有公式可套,要改成什么氏取决于该小宗的宗主,他认为应该改成什么氏就改成什么氏,由于氏起区别作用,往往会以受封地的地名为氏,也有一些因为各种原因而不以受封地名为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第一,姓氏在今天是一起的,但是在当时姓是姓,氏是氏,周天子姬姓,周氏。
第二,以前都是家族式的,所以人口很多,死不完。
第三,一直都有氏。
第四,国家的名号跟氏不一定是一样的。姜太公是姜姓吕氏,齐是封地,所以叫做姜齐。秦国的国君是赢姓,赵氏
第五,宗法制有一套改姓的方法,很多都以封地为氏,这部分贵族一般是比较小的贵族,诸侯一般不改。
第六,宗主就是嫡系,比方说你是某诸侯,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继承你的诸侯爵位,其他两个就分封到更小的土地上了。到你小儿子的儿子,就分封的更小了。所以你大儿子的大儿子就是宗主,你小儿子的小儿子就要以封地为姓了。这里也基本回答你的第七个问题了。追问

谢谢你的回答,我还有几个疑问:
1)绝嗣真的不少见,家族虽然人多,但是哪一代运气不好男丁少就可能遭殃,比方现代还有肯尼迪家族绝种的事件,男的都出意外死光了。汉代就有很多王侯绝嗣,土地被皇帝收回了的。
2)齐国秦国在周朝以前就有氏,卫国郑国鲁国这些王族亲戚可能是为了和周王嫡庶区分才改氏的吧,不知道根源是不是在这,所以齐秦才不改氏。
3)我最大的疑问就是宗主的权利,他到底在改氏的事情上有多大的话语权。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0-01
周天子 姬姓。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开始改为周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子孙 以邑为氏或以国为氏 .
第3个回答  2021-06-19
周天子是嫡系,可能就不用取氏了,就像前面说他是主树干,氏是分流分支才起的。
如果真起,那可以就是周氏,按起氏的习惯。但没有记录有吧,没取得天下前作为诸侯国,也是叫姬昌,姬发,没有叫记录叫周昌周发呀。或者叫周王室 无氏

在称呼上,姬姓其他以封地、国为氏,则是氏+名
那周王室,则 周天子, 以“王”为区别,如见 周王延 (类秦王政)
即以爵位或号区别,如周公旦。
以上为个人思考,共同学习
第4个回答  2022-12-29
氏是以封地为名,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用封地名为氏显然不合适,除天子以外的人,以氏为尊,表示自己是封地,不是无地无氏平民。秦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姓不称氏,都叫赢政,没有叫赵政的,始皇帝不是天下共主,而是天下唯一主人,再有封地为氏就不合适了,所以秦后姓氏合一。最后关于朕,说点个人看法,过去朕表示我的意思,从始皇帝开始,这个表示我的说法只能皇帝一个人用,是不是因为和始皇帝名政,同音,而天下避讳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