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曹操的问题

如题所述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历史》初中七年级课本(第一册)第73-74页说:“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三分史实,七分虚构’不能当真正的历史书读”。“曹操原是三国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但小说却夸大了他奸诈狡猾的一面”。从中学历史课乃至语文课,我们仅仅知道小说与历史不同,小说是允许虚构的,所以小说中的曹操人物形象与历史评价不一致。那么“源”是否就是小说呢?如果说“源”就是小说,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不把刘备写成反面人物呢? 而《三国演义》又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显然,通过对这一历史小说中曹操人物形象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不一致原因的研究,可以了解这一历史现象和文学现象的根本原因,掌握认识这种现象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提高历史问题的研究能力,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学术界对曹操的历史唯物主义评价 1999年新版《辞海》如此评价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要》、《孙子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这样评价曹操:“他在政治上代表着地主阶级中比较寒微的阶层,他能够实行摧抑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得到人民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是封建制度的强有力的维护者,合乎地主阶级的需要。因此他在政治上迅速取得了成功,统一了北中国,为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指出:“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1959年1月,郭沫若先生发表了《淡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给曹操以很高评价。郭老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曹操)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的一大歪曲。”“曹操冤枉地做了一千多年的反面教员,在今天,要替他恢复名誉”,并指出“曹操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有大的贡献”,“长远地把一位好人作为反面教员总是不大妥当的。但我们并不主张把《三国演义》烧掉,把三国戏停演或者一一加以修改,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在用新观点见到的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新的塑造。新旧可以共存,听从人民选择。” 郭沫若的新剧《蔡文姬》问世以后,曹操的舞台形象得到改变,渐渐地接近历史真实。 1959年2月,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发表了《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说:“最近我们高兴地从新编的《赤壁之战》中看到曹操的脸色已经有了一点变化,在他那苍白的脸上已经透出了一点红色,虽然透出的红色是很淡很淡的,但是戏剧家敢于在曹操的脸上涂了一点红色,这就说明了曹操在政治舞台上翻身已经有了一线希望了。” 影响《三国演义》以曹操为反面形象的因素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确是拥刘反曹的,作者奉刘备为正统,以曹操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其塑造人物典型有所谓三绝,就是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着力表现曹操是一个“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乱臣贼子”。《三国演义》的这种思想倾向来自哪里呢?一、《三国演义》创作素材中“尊汉抑曹”正统论思想倾向的影响作者罗贯中是依据晋朝人陈寿著的《三国志》和南朝人裴松之采集的有关三国时轶事传闻,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的有关史实,同时吸取了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故事和舞台上的三国戏,经过综合熔裁编写出来的。应该说,《三国志》等正史对于曹操还是持史家之公正的。裴松之就评价曹操说:“百战败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陈寿则由衷地称赞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显然,《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并不是《三国志》中曹操的翻板。那么,我们就必须研究《三国演义》其它的创作素材——即民间三国故事和舞台三国戏的思想倾向了。首先,我们来看民间“说话”艺术中关于三国故事的思想倾向。宋代“说话”艺术兴盛,有了“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苏轼《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这时三国故事拥刘反曹的倾向已很鲜明。再者,我们来看有关三国故事话本的影响的思想倾向。现在保存下来的有一种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新安虞氏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它的情节不受史实约束,而是根据民间作家的朴素想象而大胆进行的虚构,表现了浓厚的民间传说的色彩。如说曹操劝汉献帝让位给曹丕,这并不符合史实。据历史记载,谢绝旁人劝他自立,表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假使能称帝,他又何必等到他儿子?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说明当时的政治野心家很多。可以看出,曹操如果代汉,必然引起国家分裂。事实上,曹操死后10个月,曹丕称帝,吴蜀跟着建立国家,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因此,我们可以说,曹操不但反对分裂,制止分裂,而且自己也避免制造分裂。当然,这不是说曹操客观上不想做皇帝,而是当时形式使他不敢做,也不能做。所以司马光说他“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态之不欲哉”。又据《曹操评传——乱世英雄的足迹》一书的统计,《全相三国志平话》80多个段子中,90%以上写的是蜀汉故事,着重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物的悲惨壮烈。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继承了《全相三国志平话》的这些重要情节。这样,《三国志平话》里“尊汉抑曹”的思想也被罗贯中全部继承了下来。最后,我们来看三国戏的思想倾向。远在《三国演义》产生之前,舞台上已经出现许多三国戏。据史料记载,宋元南戏有《单刀会》《跳檀溪》;金代院本有《赤壁鏖兵》《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等;元杂剧中的三国戏有四十多种,象桃园结义、三战吕布、三顾茅庐、诸葛祭风、秋风五丈原等重要情节,元杂剧中都具备了。今天留下的剧本有关汉卿的《单刀会》《西蜀梦》,无名氏的《隔江斗智》《连环计》等。到元朝,有关三国故事的杂剧,也毫无一例外地都站在“尊汉抑曹”这种观点一边,把曹操当作一名反面人物(原因详见下文分析)。因此,《三国演义》吸取舞台三国戏的同时,三国戏中“尊汉抑曹“思想倾向也被继承了下来。 二、南宋汉族统治阶级集团正统论的历史影响据目前对曹操庙历史的考证和诗歌文学的研究,在唐朝和北宋以前,在上层统治集团和封建士大夫阶层名声还是很好的。唐朝时大诗人杜甫有一首名为《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诗。诗中说:“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杜甫明确地称曹操为英雄。 曹操故乡为沛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建有曹操庙,一直保存到北宋时期。有一次,宋真宗经过亳县(当时称亳州),看见庙貌已旧,就命令重修。左丞相穆修写了一篇《亳州魏武帝帐庙记》。文章中颂称曹操“建休功,定中土,垂先显盛大之业于来世”,并说这个庙是由于“为乡里人所爱,后思怀其德,共自尊祀之,遂传于今不息”。然而,当金人入主中国北部以后,女真统治者自以为是“地处涵夏,人传正朔”的正统王朝,把南方的赵宋政权当作僭伪。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比作曹操在魏,把南宋的地位比作刘备在蜀。金朝统治者根据历史上的传说,年年派人给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扫墓,他们赞成“帝位寇蜀”的正统论。 与之相对的南宋统治者,为了对自己有利,则大力宣扬“尊汉抑曹”的正统论。那时的文人,出于对女真统治者恣意蹂躏的反抗,也在文学作品中有意识地扬刘抑曹。南宋初年的爱国诗人王十朋的作品只要涉及三国古迹,思想感情总是站在蜀汉这一方面。当采石抗金胜利后,身为知州的王十朋不仅修建了昭烈(指刘备)庙和武侯(诸葛亮)庙,而且在纪念刘备的文章中说:“我虽有酒,不祀曹魏。”曲折地反映了南方人民抵抗女真践踏的思想感情。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五言诗《书愤》中,则公开把金朝比作曹魏,把南宋比作蜀汉,并表示要“帮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到了罗贯中生活的元末明初,汉族人民早就把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比作曹操了。罗贯中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也不可能不受到这双重思想的影响,及南宋统治阶级正统论的历史的影响和汉族人民反对少数民族统治者思想的影响。可以说,罗贯中吸取以“尊汉抑朝“的民间平话和三国戏为素材创作的《三国演义》,就是这种双重思想影响的折射。 三、作者本人政治思想的影响综上所述,三国故事曾经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中或多或少地贯注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概括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三国演义》根据历史真实,同时集中民间传说,明确地划定了敌我界限,强调大汉正统,以艺术加工加重了人民的爱憎感情。它不但有一定的历史根据,而且有群众基础。在南宋、元将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时常处在外族凌辱的痛苦境地,“人心思汉“、”身在曹营心在汉“成为普遍的爱国热情。罗贯中是一个接近社会下层的作家,他收集整理了民间创作的大量生动的故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创作原有的思想意义,这是值得我们予以肯定的。 同时,罗贯中毕竟是一个封建文人,儒家纲常名教在他的世界观中仍然根深蒂固,尽管,罗贯中在思想方面有关材料保存不多,但今天只能从他的创作中,看出他的一些社会政治思想,如同在《三国志演义》里,他把刘备美化成为一个平生不做利己妨人之事的封建主;在他创作的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中,他把北宋皇帝赵匡胤歌颂成“晓夜无眠想万方”,一心一意关注着百姓困苦的皇帝,说赵匡胤是“勤俭开基,这是天数轮回”,“真龙出蛟蜃潜藏,大风起云雾齐飞”,而把黄巾军称为贼,这些都清楚表明了罗贯中封建正统思想的浓厚。而这种思维倾向必定会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统治阶级的思维是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思想从以上分析中,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憎(包括汉族人民反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思想)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大胆的推理:从艺术吸引力的角度看,罗贯中在他的三国演义中是不可能不反对曹操的,因为如果他写的《三国演义》不继承人民群众创造的民间说话艺术中有关三国的故事和舞台三国戏中的“尊汉抑曹“的思想,那么他写的演义是不可能有多少读者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早在北宋苏轼《志林》就记载民间“说话‘艺术三国故事就有拥刘反曹的思维倾向,而这时根本不存在金人入主中国北部而汉族人民把北方 的少数民族比作曹操的问题。(这可以推理出结论,因为苏轼生卒年代为公元1037年——1101年,而金的纪年从公元1115年开始)显然,有关三国故事民间文学的这种思想倾向是统治阶级长期灌输忠、孝、节、义之类的所谓正统思想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期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关于意识的生产》一节中曾阐明了这样一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从宋元民间“说话”艺术三国故事——《全相三国志平话》话本——舞台三国戏——小说《三国演义》的发展轨迹中,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始终起着影响作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 : :结论至此,全文的结论可以用下面的图示加以概括: 简而言之,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论思想的影响和人民群众的爱憎感情的影响,是小说《三国演义》以曹操为“乱臣贼子”为反面形象的根本原因,这也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不一致的根本原因。这部作品的人物事迹,大多是实有其人其事,但也有不少是虚构的。很多情节在具体描写时,作者是经过充分的补充和发挥的。

<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的故事

“濮阳诈死破吕布”、“安众设伏破张刘”、“抹书间韩遂”、“望梅止渴”、“割须弃袍,割发权代首”

曹操的写的诗歌

短歌行

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禾巨〕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秋胡行

其一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负□(“拚”的“厶”改为“合”,音“演”)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沈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正而不谲,辞赋依因。经传所过,西来所传。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其二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关。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愚,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善哉行 其一
古公□(“擅”去提手旁,音“胆”)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其三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步出夏门行

艳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昆鸟〕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博改金旁)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土不同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难。锥不入地,〔艹丰〕〔艹赖〕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谣俗词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董逃歌词,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上台下木,音“喜”)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07
曹操(155——220),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在诛杀宦官时,反被伏击。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带领大军接管京城。卓入城不久便改立少帝之弟刘协,是为献帝。大部份大臣纷纷逃出洛阳。曹操亦逃至陈留,集结义兵,声讨董卓。

初平元年,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西讨董卓。但因各将领心怀鬼胎,遂使义军失败。曹操在这战役中,初次见到日后的死敌——刘备。

初平三年,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傕、郭汜所遂。献帝乘乱与一众大臣逃出长安,但被李、郭二人所追捕。而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后,曹操以献帝名义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关东、关中一带。而刘备亦曾成为其部下。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

当时袁绍盘据幽、冀、并、青四州,军力雄厚,勇将如云。虽然曹操己成中原霸主,但就兵力而言始终与袁绍有一定距离。

建安五年,袁绍大军南下,与曹兵会战于官渡。最后曹操用降将许攸之计亲率五千骑兵偷袭袁军粮仓。袁兵见军粮被烧而大乱,曹军乘势出击。袁绍败走。官渡之役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在官渡会战胜利后,曹操用数年时间稳定北方,和追击袁氏余党(绍兵败后不久病死)。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同年,刘表死,次子刘琮继立。面对曹操如狼似虎的大军,刘琮决定出降。曹操轻易地接管荆州。可能因为荆州得来容易,曹操决定乘势东伐孙权。但孙权的智谋岂是刘琮之流可比得上的。

孙氏自孙策时已盘据江东,至今人心归顺。加上长江天险,孙氏政权已有一个稳定基础。当孙权收到曹操东来的消息后,曾召开多次军事会议。会中主战和主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后在周瑜和鲁肃的分析下,孙权决定出战。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大军在赤壁迎战曹军。周瑜用计火烧曹操军舰,曹军大败。从此曹操无力大举南征。如果说官渡会战决定了曹操在北方霸主地位,那么赤壁兵败便是曹操只可称雄北方的一战。

此后,曹操虽曾多次在东吴边境挑起战火,但双方均互有胜败。同时刘备西定益州,自封汉中王。三国鼎立之势已成。连盖世雄主曹操亦再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翌年,操子曹丕篡汉,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第2个回答  2007-08-07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历史》初中七年级课本(第一册)第73-74页说:“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三分史实,七分虚构’不能当真正的历史书读”。“曹操原是三国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但小说却夸大了他奸诈狡猾的一面”。从中学历史课乃至语文课,我们仅仅知道小说与历史不同,小说是允许虚构的,所以小说中的曹操人物形象与历史评价不一致。那么“源”是否就是小说呢?如果说“源”就是小说,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不把刘备写成反面人物呢? 而《三国演义》又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显然,通过对这一历史小说中曹操人物形象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不一致原因的研究,可以了解这一历史现象和文学现象的根本原因,掌握认识这种现象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提高历史问题的研究能力,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学术界对曹操的历史唯物主义评价 1999年新版《辞海》如此评价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要》、《孙子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这样评价曹操:“他在政治上代表着地主阶级中比较寒微的阶层,他能够实行摧抑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得到人民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是封建制度的强有力的维护者,合乎地主阶级的需要。因此他在政治上迅速取得了成功,统一了北中国,为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指出:“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1959年1月,郭沫若先生发表了《淡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给曹操以很高评价。郭老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曹操)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的一大歪曲。”“曹操冤枉地做了一千多年的反面教员,在今天,要替他恢复名誉”,并指出“曹操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有大的贡献”,“长远地把一位好人作为反面教员总是不大妥当的。但我们并不主张把《三国演义》烧掉,把三国戏停演或者一一加以修改,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在用新观点见到的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新的塑造。新旧可以共存,听从人民选择。” 郭沫若的新剧《蔡文姬》问世以后,曹操的舞台形象得到改变,渐渐地接近历史真实。 1959年2月,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发表了《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说:“最近我们高兴地从新编的《赤壁之战》中看到曹操的脸色已经有了一点变化,在他那苍白的脸上已经透出了一点红色,虽然透出的红色是很淡很淡的,但是戏剧家敢于在曹操的脸上涂了一点红色,这就说明了曹操在政治舞台上翻身已经有了一线希望了。” 影响《三国演义》以曹操为反面形象的因素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确是拥刘反曹的,作者奉刘备为正统,以曹操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其塑造人物典型有所谓三绝,就是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着力表现曹操是一个“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乱臣贼子”。《三国演义》的这种思想倾向来自哪里呢?一、《三国演义》创作素材中“尊汉抑曹”正统论思想倾向的影响作者罗贯中是依据晋朝人陈寿著的《三国志》和南朝人裴松之采集的有关三国时轶事传闻,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的有关史实,同时吸取了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故事和舞台上的三国戏,经过综合熔裁编写出来的。应该说,《三国志》等正史对于曹操还是持史家之公正的。裴松之就评价曹操说:“百战败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陈寿则由衷地称赞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显然,《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并不是《三国志》中曹操的翻板。那么,我们就必须研究《三国演义》其它的创作素材——即民间三国故事和舞台三国戏的思想倾向了。首先,我们来看民间“说话”艺术中关于三国故事的思想倾向。宋代“说话”艺术兴盛,有了“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苏轼《志林》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这时三国故事拥刘反曹的倾向已很鲜明。再者,我们来看有关三国故事话本的影响的思想倾向。现在保存下来的有一种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新安虞氏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它的情节不受史实约束,而是根据民间作家的朴素想象而大胆进行的虚构,表现了浓厚的民间传说的色彩。如说曹操劝汉献帝让位给曹丕,这并不符合史实。据历史记载,谢绝旁人劝他自立,表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假使能称帝,他又何必等到他儿子?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说明当时的政治野心家很多。可以看出,曹操如果代汉,必然引起国家分裂。事实上,曹操死后10个月,曹丕称帝,吴蜀跟着建立国家,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因此,我们可以说,曹操不但反对分裂,制止分裂,而且自己也避免制造分裂。当然,这不是说曹操客观上不想做皇帝,而是当时形式使他不敢做,也不能做。所以司马光说他“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态之不欲哉”。又据《曹操评传——乱世英雄的足迹》一书的统计,《全相三国志平话》80多个段子中,90%以上写的是蜀汉故事,着重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物的悲惨壮烈。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继承了《全相三国志平话》的这些重要情节。这样,《三国志平话》里“尊汉抑曹”的思想也被罗贯中全部继承了下来。最后,我们来看三国戏的思想倾向。远在《三国演义》产生之前,舞台上已经出现许多三国戏。据史料记载,宋元南戏有《单刀会》《跳檀溪》;金代院本有《赤壁鏖兵》《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等;元杂剧中的三国戏有四十多种,象桃园结义、三战吕布、三顾茅庐、诸葛祭风、秋风五丈原等重要情节,元杂剧中都具备了。今天留下的剧本有关汉卿的《单刀会》《西蜀梦》,无名氏的《隔江斗智》《连环计》等。到元朝,有关三国故事的杂剧,也毫无一例外地都站在“尊汉抑曹”这种观点一边,把曹操当作一名反面人物(原因详见下文分析)。因此,《三国演义》吸取舞台三国戏的同时,三国戏中“尊汉抑曹“思想倾向也被继承了下来。 二、南宋汉族统治阶级集团正统论的历史影响据目前对曹操庙历史的考证和诗歌文学的研究,在唐朝和北宋以前,在上层统治集团和封建士大夫阶层名声还是很好的。唐朝时大诗人杜甫有一首名为《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诗。诗中说:“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杜甫明确地称曹操为英雄。 曹操故乡为沛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建有曹操庙,一直保存到北宋时期。有一次,宋真宗经过亳县(当时称亳州),看见庙貌已旧,就命令重修。左丞相穆修写了一篇《亳州魏武帝帐庙记》。文章中颂称曹操“建休功,定中土,垂先显盛大之业于来世”,并说这个庙是由于“为乡里人所爱,后思怀其德,共自尊祀之,遂传于今不息”。然而,当金人入主中国北部以后,女真统治者自以为是“地处涵夏,人传正朔”的正统王朝,把南方的赵宋政权当作僭伪。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比作曹操在魏,把南宋的地位比作刘备在蜀。金朝统治者根据历史上的传说,年年派人给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扫墓,他们赞成“帝位寇蜀”的正统论。 与之相对的南宋统治者,为了对自己有利,则大力宣扬“尊汉抑曹”的正统论。那时的文人,出于对女真统治者恣意蹂躏的反抗,也在文学作品中有意识地扬刘抑曹。南宋初年的爱国诗人王十朋的作品只要涉及三国古迹,思想感情总是站在蜀汉这一方面。当采石抗金胜利后,身为知州的王十朋不仅修建了昭烈(指刘备)庙和武侯(诸葛亮)庙,而且在纪念刘备的文章中说:“我虽有酒,不祀曹魏。”曲折地反映了南方人民抵抗女真践踏的思想感情。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五言诗《书愤》中,则公开把金朝比作曹魏,把南宋比作蜀汉,并表示要“帮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到了罗贯中生活的元末明初,汉族人民早就把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比作曹操了。罗贯中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也不可能不受到这双重思想的影响,及南宋统治阶级正统论的历史的影响和汉族人民反对少数民族统治者思想的影响。可以说,罗贯中吸取以“尊汉抑朝“的民间平话和三国戏为素材创作的《三国演义》,就是这种双重思想影响的折射。 三、作者本人政治思想的影响综上所述,三国故事曾经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中或多或少地贯注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概括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三国演义》根据历史真实,同时集中民间传说,明确地划定了敌我界限,强调大汉正统,以艺术加工加重了人民的爱憎感情。它不但有一定的历史根据,而且有群众基础。在南宋、元将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时常处在外族凌辱的痛苦境地,“人心思汉“、”身在曹营心在汉“成为普遍的爱国热情。罗贯中是一个接近社会下层的作家,他收集整理了民间创作的大量生动的故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创作原有的思想意义,这是值得我们予以肯定的。 同时,罗贯中毕竟是一个封建文人,儒家纲常名教在他的世界观中仍然根深蒂固,尽管,罗贯中在思想方面有关材料保存不多,但今天只能从他的创作中,看出他的一些社会政治思想,如同在《三国志演义》里,他把刘备美化成为一个平生不做利己妨人之事的封建主;在他创作的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中,他把北宋皇帝赵匡胤歌颂成“晓夜无眠想万方”,一心一意关注着百姓困苦的皇帝,说赵匡胤是“勤俭开基,这是天数轮回”,“真龙出蛟蜃潜藏,大风起云雾齐飞”,而把黄巾军称为贼,这些都清楚表明了罗贯中封建正统思想的浓厚。而这种思维倾向必定会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统治阶级的思维是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思想从以上分析中,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憎(包括汉族人民反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思想)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大胆的推理:从艺术吸引力的角度看,罗贯中在他的三国演义中是不可能不反对曹操的,因为如果他写的《三国演义》不继承人民群众创造的民间说话艺术中有关三国的故事和舞台三国戏中的“尊汉抑曹“的思想,那么他写的演义是不可能有多少读者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早在北宋苏轼《志林》就记载民间“说话‘艺术三国故事就有拥刘反曹的思维倾向,而这时根本不存在金人入主中国北部而汉族人民把北方 的少数民族比作曹操的问题。(这可以推理出结论,因为苏轼生卒年代为公元1037年——1101年,而金的纪年从公元1115年开始)显然,有关三国故事民间文学的这种思想倾向是统治阶级长期灌输忠、孝、节、义之类的所谓正统思想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期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关于意识的生产》一节中曾阐明了这样一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从宋元民间“说话”艺术三国故事——《全相三国志平话》话本——舞台三国戏——小说《三国演义》的发展轨迹中,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始终起着影响作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 : :结论至此,全文的结论可以用下面的图示加以概括: 简而言之,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论思想的影响和人民群众的爱憎感情的影响,是小说《三国演义》以曹操为“乱臣贼子”为反面形象的根本原因,这也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不一致的根本原因。这部作品的人物事迹,大多是实有其人其事,但也有不少是虚构的。很多情节在具体描写时,作者是经过充分的补充和发挥的。

<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的故事

“濮阳诈死破吕布”、“安众设伏破张刘”、“抹书间韩遂”、“望梅止渴”、“割须弃袍,割发权代首”

曹操的写的诗歌

短歌行

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禾巨〕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秋胡行

其一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负□(“拚”的“厶”改为“合”,音“演”)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沈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正而不谲,辞赋依因。经传所过,西来所传。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其二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关。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愚,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亦同何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善哉行 其一
古公□(“擅”去提手旁,音“胆”)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其三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坐皆欢悦。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众宾饱满归,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步出夏门行

艳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昆鸟〕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博改金旁)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土不同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难。锥不入地,〔艹丰〕〔艹赖〕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谣俗词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董逃歌词,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上台下木,音“喜”)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第3个回答  2007-08-07
人物姓名:曹操 (155~220)

人物国别:中国

军事家

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父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曹操官至丞相,封魏王,谥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曹操自幼机警,有胆识。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以孝廉推举为郎,任洛阳北部尉,入仕途即与祖辈所从属的宦官集团针锋相对。中平元年(184),出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继任济南相。四年,辞官还乡。次年,受诏为典军校尉,复得军权,奔赴洛阳。时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冲击下摇摇欲坠。六年,董卓入朝专权,曹操拒其拉拢,聚兵5000,与各地豪强一样拥兵割据。次年,参加讨董联军,任奋武将军,拥袁绍为盟主。十余万联军观望不前,曹操孤军奋进,战败而还,遂决意独立发展。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出兵镇压黑山军白绕部,占据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三年,被济北相鲍信等拥为兖州牧。继软硬兼施,收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成为后来征战的重要力量。曹操立足兖州后,盘踞南阳的袁术向北扩张,勾结割据幽州的公孙瓒,对其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曹操审时度势,表面仍从袁绍,以争取支援,先击溃公孙瓒,继迫袁术败走淮北。

初平四年秋,曹操以报杀父之仇为名,贸然进攻徐州,纵军屠杀数万人,因粮尽,于次年春退回兖州。夏,再次出兵徐州,而兖州大部被吕布等乘虚夺占,经艰苦奋战,方收回失地。纳荀或“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志·荀彧传》)之策,吸取教训,巩固兖、豫二州根据地。建安元年(196),率军至洛阳,靠近汉献帝,受封建德将军、镇东将军,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参预朝政。不久,迫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实行屯田,足食强兵,减轻民赋。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击败张绣,擒杀吕布,遂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

建安四年,曹操为抗击袁绍南进,预作周密部署,争取战略主动。次年,乘袁绍迟疑不决、刘备新据下邳而兵力分散之机,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两面受敌。当袁绍统兵10万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境)时,曹操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解白马之围,继退至延津南击败追兵,大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今中牟县境),待机破敌。后采纳部属建议,坚意拒守,并相机先后袭烧袁军故市粮车和屯于乌巢的粮草,乘势发起攻击,歼袁军7万余,致袁绍此后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继而乘胜北上,吞并冀、青、并州,进击幽州。十二年,曹军受阻渤海滨,曹操佯称缓进,率军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带),攀崎岖小道直指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击败袁氏残余势力及与之勾结的乌桓王蹋顿(见曹操攻乌桓之战),统一了中国北方。次年,挥师南下,轻取荆州。又率精骑昼夜兼程追击,大败刘备于长坂(今湖北当阳境),直下江陵,以图进占江东。由于骄傲轻敌,加之军中流行时疫,且不习水战,以致被孙权刘备联军大败于赤壁(见赤壁之战),被迫退回中原。接着,战胜朝廷内逼让兵权的政敌,致力于巩固北方,同时大治水军。十六年,成功地进行了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又转向东与孙权争夺江淮之地。至二十年,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从此,曹魏在淮南的优势逐渐形成。二十四年,赴汉中,拔曹军出困境,集中兵力于荆州,并着手离间孙刘联盟,欲各个击灭。继唆使孙权袭杀蜀汉名将关羽,使曹军在荆州战场转危为安,迅速形成优势。正当军威大振之时,病卒洛阳。

曹操戎马倥偬一生。用兵灵活,长于选将用将,治军严整。严格训练,赏罚分明,座骑惊入麦田,当场割发代首以肃军纪。体恤将士,赢得军心。曹操好兵法,自著兵书十万余言。又集录诸家兵法为《接要》。所著《孙子略解》(即《孙子注》),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重。他的军事著述大部亡佚,中华书局辑校的《曹操集》,汇集有曹操存世的用兵文书。

曹操介绍

曹操(字孟德)何许人也?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贼,也有人说他是奸雄。但是我觉的曹操是一个有作为的人物,虽然他在民间的名声和形象都不太好。
一、曹操非常有政治眼光,这个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他“奉天子以令不臣”,在那些诸侯还没有称王称霸的时候,这个是克制他们的最好方法。在曹操与孙、刘赤壁之战的时候,张昭(字子布)就曾经像孙权(字仲谋)说过,现在曹操顺江东下,是以天子的名义来打我们,我们要和他对抗就是对抗天子,所以我们不能够和他打,还是以降为好。虽然后来孙权在诸葛亮(字孔明)、鲁肃(字子敬)和周瑜(字公谨)的劝说下,终于联刘抗曹,并且最终打败了曹操,但是如果不是鲁肃带诸葛亮来游说,周瑜来劝说,鲁肃自己也尽自己之能劝说孙权,孙权可能早就投降曹操了!为什么?因为张昭说的话也有道理呀!是不是?
二、曹操非常有军事才能,为什么?因为曹操首先举起义旗,来讨伐董卓,后来又自己干,他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就充分的显示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这也是我听《易中天品三国》才知道的,说是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在去救援白马(一个地方)的路上,忽然探子来报,前面有刘备(字玄德)、文丑的军队。曹操问,多少人?探子说,5000轻骑兵。当时曹操人数很少,只有1000来人,于是他命令自己的将士下马,将辎重、器械全放在路上,他的部将十分不解,就说:“明公(对曹操的称呼)啊,现在敌军来了,应该赶快准备战斗啊,你怎么叫士兵下马呢?”曹操就说:“你别管,执行我的命令。”刘备和文丑的军队一来到,一看地上有这么多好东西,都争着抢,这时候曹操说,上马!把刘备、文丑的军队打得大败,刘备逃走,文丑被杀(有可能是关云长杀的)。这个故事就表现出来了曹操有军事才能啊!
三、曹操非常注重经济。从哪里看出来?曹操一开始自己干的时候,他的谋士毛玠就告诉他,要发展经济。怎么发展?明公要设置军屯、民屯。军民互不相干,都在那儿种田。割麦的时候,军4分利,民6分利。这样可得民心,也可牟取暴利。曹操马上实施了,效果很好。
四、曹操求贤若渴。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来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曹操二请荀彧的故事。讲的是曹操求贤若渴,去请教一个老和尚,询问能够助他打天下的人才,老和尚给他一个锦囊,让他到许昌时有人指名道姓骂他时,打开就可以了。曹操到了许昌,曹仁带着兵士到处掠夺,这个时候,许昌城门上出现一张帖子,是骂曹操的,落款是荀彧(字文若)。曹操很生气,但他忽然想起那个锦囊,就拆开来看。上面写着:“十天头长草,或字三撇旁。才过昔子牙,谋深似子房。”曹操半天才解开这首字谜,前两句是“荀”,后两句是“彧”。曹操转怒为喜,派曹仁去请荀彧。荀彧避而不见。曹操亲自去请,他才出来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曹操求贤若渴。
既然曹操有政治眼光,军事才能,注重经济,求贤若渴,我认为曹操是一个英雄,他海纳百川,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