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是干什么的?

如题所述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提供交会对接目标。

初步建立长期在轨独立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进行航天员空间驻留试验,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空间技术试验。

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我国将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其进行交会对接。其中,神舟八号飞船不载人,神舟九号飞船是否载人,将根据神舟八号任务评估情况决策,神舟十号飞船执行载人飞行。

扩展资料:

发射背景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天地往返,航天员上天并返回地面。

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初步实现了第一步的航天器天地往返。此后,中国又先后发射神舟系列的4艘飞船,并在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后,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2005年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相继发射,拉开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序幕,并完成了前半部分,而天宫一号则将完成第二步后半部分的任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建立空间实验室。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副总指挥解析天宫一号:开启中国空间站之梦(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宫一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4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内部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天宫一号搭载长征二号FT1火箭,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扩展资料:

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在完成一系列复杂且精细的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对接完成、两飞行器形成稳定运行的组合体后,航天员于17时左右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2013年6月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中国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试验成功。这意味着,中国完整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

2013年6月18日,神舟十号航天员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航天员进入到天宫一号内部,将开展为期十五天的在轨生活和科研活动。

2012年6月20日,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进行了首次五十分钟的太空授课,这是继“奋进号”航天飞机外,世界第2次空间授课。(这应该是史上逼格最高的教室了!)。

2016年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天宫一号超越了预期服役了两年半,在完成各项在轨试验后,其历史任务已完成,并终止了数据连接,天宫一号由于电池故障飞行器将进入地球大气层烧毁。经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和专业机构分析,预计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的时间在2018年4月1日左右(误差为1天)坠入大气层,坠毁区域约为从北纬40度到南纬40度的任何一个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宫一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四大任务
  第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飞船配合完成空间的交会对接任务。   第二,实现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完成后的组合体的控制和管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实现空中的交会对接后,两个飞行器合成一个飞行器,要实现能源、信息、热环境、姿态、轨道控制等的整体控制和管理,这项任务由天宫一号承担。   第三,实现航天员的在轨驻留、生活和工作,为航天员提供在组合体内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条件。   第四,进行空间技术试验,为未来空间站的建造进行先期的技术验证。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891510.htm#2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0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第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神舟八号配合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
第二,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
第三,开展空间应用(包括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等)、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站技术实验。
第四,初步建立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实验平台,为建造空间站积累经验。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神舟十号飞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据相关专家透露,天宫一号在寿命末期,将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