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转与公转

关于地球

自转是指物体自行旋转的运动,物体会沿着一条穿越物体本身的轴进行旋转,这条轴被称为自转轴。

公转是指一物体以另一物体为中心,沿一定轨道所作的循环运动,所沿着的轨道可以为圆、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

自转是由于引力和物质的质量成正比,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质量较小的就开始围绕质量较多的地方旋转,并逐渐形成太阳、行星以及各种天体,并一直保持着旋转体最初的角动量。

角动量与旋转体的半径、质量和线速度有关,并且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正是因为遵循着“角动量守恒”这个奇妙的定律,如今其他行星和各种天体,无一不是自转的。

公转是太阳的引力导致地球必须绕着太阳转,公转的离心力和太阳的引力平衡,使得地球不会落到太阳上烧毁。

扩展资料;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地方时与区时改变,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

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ˊ。

黄道与地球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最南为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

4,四季更替,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

5,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公转

百度百科--自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5
地球本体的旋转运动。地球环绕太阳运转的同时,自身也在不停地旋转着,这种旋转运动就叫做“地球自转”。旋转1周就是1天,约等于24小时。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是公转。在太阳引力的控制下,地球在一个近似圆形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公转一周为1年。日地平均距离是1.5亿公里,地球在1年内绕了一个约9.4亿公里长的大圈子。人类生存的地球要在365.25天绕这样大的一个圈子,它在空中运行时,每天要走257万公里,依此推算,1秒钟约走30公里!要比目前世界上最快的侦察飞机还快30倍,几乎是火车奔跑速度的1000倍。
地球绕太阳转圈时,并不像在地面上回旋的陀螺那样,东摇西晃的,而是始终保持着自转轴指向一定的地方,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天空中的北极。地球的赤道面(与自转轴垂直的圆面)与地球轨道平面(黄道面)是斜交的,其交角是23°26′。地球就是这样倾着身子绕太阳作公转运动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27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围绕地轴旋转,周期约为24小时,因此人们以24小时为一天的时间单位,一个昼夜为一天。
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周期为一年,(364.24天)约为365天,由于地球的倾斜角度和方向不变,导致地球上被太阳直射的地方不一样(在南北回归线来回),产生了昼夜交替。
方向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由宇宙中大爆炸的冲击力造成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第3个回答  2011-09-25
简单的说:公转呢就是地球绕太阳转,而自转就是地球自身沿球心转动!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圈是一年
第4个回答  2012-04-02
地球自己旋转就叫自传,围着太阳转叫公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