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说三十有四

我的意思是说,为什么称三十有四,三十四的字不是少些吗

一、有 [yòu],通“又” 字。所以古人说三十有四,即为三十又四岁,就是三十四岁。

二、古人成人称谓:

一)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二)24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三)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扩展资料:

称谓来历: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

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山上无草无木叫做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古文喜欢用四字词语,这读起来比较有节奏、韵味。有是“又”的意思。当别人问某人其贵庚是多少时,答曰三十有四,这既表示了对对方的礼貌、尊敬,同时也体现主人的涵养和度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29
这个”有“是通假字,通”又“。这个应当是上古的文法,说三十有四,也有韵律的原因,读起来上口,有美感。现代汉语成语多是四字也是这个原因,三个字的成语读起来就不好听。
第3个回答  2011-09-25
正房俗称“妻”,只能娶一个。。。 以后的叫“妾”,随便多少,看你高兴。。。答案正确,望采纳,谢谢
rwnbvgmmor62616601632011-9-25 21:51:08
第4个回答  2011-09-25
楼上说的什么跟什么啊?
三十有四就是三十四岁,文雅的说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