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1、主体合法

所谓主体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2、内容合法

A、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根据。

B、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C、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

3、程序合法

程序是实施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任何行政行为均须通过一定的程序表现出来,没有脱离程序的行政行为。

4、职权合法

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必须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实施。行政机关的职权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不得自我授权,更不得越权行为。行政机关的立法权不仅要受到授权、职权限制,而且要受到法律保留、法律优先原则的限制。同时,行政主体不得滥用职权。

扩展资料

教育行政行为的意义

1、对于教育行政相对方来说,一个出自教育行政机关的行为,如果是教育行政行为,就含有约束其行动、需要遵守与执行的意义,教育行政相对一方就要接受教育行政行为为其设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约束,满足实现该教育行政行为所要求的状态,这是教育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结果。

2、对于上级行政机关而言,出自教育行政机关的行为,如果是教育行政行为,就可以在教育行政复议中对其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审查,对该教育行政机关进行合法性监督,同时,对教育行政相对方受侵犯的权益给予补救。

3、对于人民法院来说,一个出自教育行政机关的行为,如果是教育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就可以在行政诉讼中对其进行审查。法院在立案受理时首先要确定争议的对象是否是教育行政行为,只有教育行政行为才能进入教育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才能成为人民法院审查的对象。

4、对于教育行政机关来说,教育行政行为是教育行政机关从事管理的重要手段,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则。教育行政行为要受法律的制约,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判定教育行政机关的行为属于何种行为,直接关系到应遵循何种规则,因为教育行政行为有其特有的法律规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行政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8
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标准主要由以下三点构成:

1. 法律授权性审查:行政行为必须具备法定授权,即必须依照或者在法律上的授权下实施,否则该行政行为就是非法的。如果行政行为缺乏法律授权,或者法律授权存在问题,那么这个行政行为就是非法的。

2. 行政行为目的合理性审查:行政行为的目的必须是合法、正当、公正、合理的,且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如果行政行为的目的不合法、不正当、不公正或不合理,那么这个行政行为就是非法的。

3. 行政行为程序合法性审查:行政行为的执行过程必须要合法、合规,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行。行政行为在执行前必须履行合法程序,包括听证、告知、申辩等程序要求。如果行政行为在程序上存在违规、不合法的情况,那么该行政行为就是非法的。

因此,在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之前,需要分别从法律授权、行政行为目的合理性和行政行为程序三个方面进行审查,不符合法律和合理要求的行政行为都是不合法的,可以被撤销或改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