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杨二嫂人物形象分析

分别写出青年时和中年时的外貌、语言、动作、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

杨二嫂是个家道败落的小市民的形象,她在小说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作为主人公闰土形象的一个陪衬,对主题思想的深化所了一定的作用。

杨二嫂不是“辛苦恣睢”地生活着的。她和闰土都是劳动者,同为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多重压迫使得他们身体被严重摧残,心灵被大势扭曲,他们那些令人不快的言行也正是廉耻丧失后的麻木所致,故杨二嫂和闰土都属于“辛苦麻木而生活”着的人。

杨二嫂20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20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地吹捧、尖酸地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展现出了家道中落对一个人的影响。

扩展资料:

作者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8

20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20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展现出了家道中落对一个人的影响。

杨二嫂属于下层劳动妇女,有着悲惨的生活遭遇。早年是人见人爱的“豆腐西施”,因有几分姿色而让人高看一眼。而后则是一个世俗、麻木、贪小便宜的人。变化中可见社会因素对一个人的影响。文中有一个经典的动作描写:“……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我”见到的“豆腐西施”是这样的“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是什么原因使得昔日西施般整天擦着白粉的杨二嫂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呢?很显然,是社会,是辛亥革命后农村破产,农民和小市民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残所致。 

扩展资料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作者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从《鲁迅日记》中可以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191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添了些钱,买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弯宅第。

11月修葺完毕,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26日鲁迅“上书请归省”。12月1日,由北京动身回老家,4日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大约住了二十来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29日中午抵达北京,“下午俱到家”。往返大约29天。《故乡》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演绎而来。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

《故乡》创作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第九卷第一号,后来由作者编入小说集《呐喊》

小说写“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通过自己在故乡的所见所闻表达了离乡多年后重新回乡的一番物是人非的感慨。小说一开始所极力渲染的那种悲凉的气氛,是为后面的感慨作渲染和铺垫:“时候既然是深冬……没有一些活气。”这也正是“我”此次回乡的悲凉心境的反映。

作者忍不住怀疑“这可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旋即转入对故乡的回忆:“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又恍然意识到,“故乡本也如此”,只不过是“我”的心境变化而已,“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来就没什么好心绪”。

这“心境的变化”表明了“我”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离本乡、“走异路,逃异地”,到现代都市“寻求别样的人们”这一段隐藏在小说背后的曲折经历之后,却仍然在为生活而“辛苦辗转”的失落和悲哀,而这一切正是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困惑和迷茫。

带着这样的心绪,“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心中自然感到了无限的凄凉。在这个意义上,“回乡”也正是“寻梦”,从而带有了一层形而上的人生况昧,表达了一个出走异乡的现代文明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

参考资料:故乡 (鲁迅创作短篇小说)-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3

鲁迅的《故乡》中杨二嫂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两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一个是闰土,一个是杨二嫂。先生借小说中的“迅哥儿”评价,闰土是辛苦麻木的生活,杨二嫂是辛苦恣睢的生活。何谓辛苦恣睢?就是生活的没有道德准则,任意胡为。杨二嫂在小说中哪些行为让我们觉得她任意胡为?首先是语言尖酸刻薄,说话难听,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不顾及他人感受,以打击和讽刺别人为主,语气上多用否定,讽刺,夸大事实,嘲讽等方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捏造事实,贬损他人。在书中,她造谣迅哥儿已经“阔”,放了道台,取了三房姨太太。

这就是杨二嫂认为“阔”的标准,简单总结就是有权,有钱。木器也变成了“破烂”木器,她显然知道迅哥儿并没有阔,木器也并不是破烂,但这样说,自己强夺别人的东西就有了合理性,如果不给,就要背上“越有钱就越越不肯放松”的罪名,在当面都可以说,自然在其他乡民面前也可以这样说。为了一点点别人木器,假装热情拉关系,明里暗里去嘲讽,夸大其词捏事实,尖酸刻薄话难听,走的时候还要顺手拿走人家一双手套,确实是任意胡为。

其次是欺软怕硬,唯利是图。杨二嫂来的目的是明确的,就是看能不能占到一些便宜,并且不是只来一次,而是天天都来。小到一副手套,一件家具,大到木器家具,只要她能弄过来的,都要费尽心思去试试。闰土和“迅哥儿”显然都是杨二嫂所不惧怕的,是可以欺负的,迅哥儿是碍于情面不好拒绝,闰土是讷于言语不会辩解。所以在她的认知里,都是可以欺侮和损害的。如果迅哥儿真如她所言,放了道台,她显然是不敢前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为自己的私利,不讲道德和情感,确实是任意胡为。

杨二嫂的行为,无疑是可恨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意妄为,不惜侵害他人,更是可怜的,因为她的行为,是环境异化的结果。这样的异化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的极端贫困,她原来是卖豆腐做小生意的,闰土种田都要捐几次,那么杨二嫂这样的家庭捐次数会更多,物质的贫困极端贫困之下,不能通过正常手段获取资源,就只能靠掠夺比自己更弱小者的资源为生。所以她才会对一双手套,一件木器那样的费尽心机。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杨二嫂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也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不仅仅是农村衰败萧条,小市民阶层也是一样。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5
20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20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20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20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地吹捧、尖酸地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03
杨二嫂是个尖酸刻薄,辛苦恣睢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