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作文

如题所述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尊师重教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尊师重教作文1

  中国人喜欢把事集中着办,把钱积攒起来集中在一天化的日子就是春节。平时哪怕吃咸菜啃窝头,过年,再穷也一定要有鱼有肉。把尊师重教的事,集中在一天办的日子,就是教师节。平时再怎么看不起教师,教师节那天也必须喊几句:“国之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这一天从中央到地方,全社会都在尊师重教。教师也在这天被捧上了天。什么“人类灵魂工程师”,什么“培养花朵的园丁”,什么“毁灭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红烛精神”。总之,所有溢美之词,在教师节,都可以套在教师头上。

  那么教师究竟是蜡烛、是园丁、是灵魂工程师,还是别的什么?8月5日,在“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活动”上,易中天先生与听众互动时,讲了他的观点。

  他说:“我认为,教师有责任育人,但是我们不能承担全部的责任。不应该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或者是社会眼睁睁看着老师牺牲,以消耗为代价,老师也是社会人。”他的意思是教师不应该成为蜡烛,用毁灭自己的方法去照亮别人。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不应该以牺牲教师为代价。这让人联想起近阶段央视连续报道的乡村教师感人事迹:有些学校不通路,教师每天都要背着学生趟河。每天都在绝路的断崖边守候,值到每一个孩子都安全通过。有些学校,老师还要给学生做饭,柴火则是老师课后去山上捡的……。许多老师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乡村教育,有的甚至把爱人也动员去了。如今他们老了,可贫困依旧,社会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回报。他们真的像蜡烛一样,燃尽了自己。然而凭一支,乃至一捆蜡烛的光,如何照亮得了中国教育这样一片广阔的天地。教育的责任是全社会的,首先是国家的。单靠教师的红烛精神拯救不了中国教育!

  现在是政府办公大楼越盖越漂亮,官员的小车越换越豪华。你会相信还会有学校要学生从家里扛着课桌去上学吗!据《新京报》9月8日报道:湖北麻城市“大量小学新生由家长扛着课桌上学、父亲的桌子20年后女儿接着用、借课桌成为校长开学头等大事。”“父亲的桌子20年后女儿接着用”,这句话让人听了心酸。它告诉我们,中国有些地方,教育落后的面貌至少20年没有改变。麻城市政府一位负责人解释说:“目前地方财政配套投入没有一项可用于添置课桌椅。”好像是因为缺钱才导致了教育的困境,那么盖豪华办公大楼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贫困不是理由,况且麻城市也不属于特困地区。麻城市政府大楼气势恢宏,当地人把它称为麻城的白宫。麻城紧邻武汉,处于武汉、郑州、合肥三角经济区域中心。是近年来湖北省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曾荣获文明城市称号。像这样的城市居然小学生还要带着课桌去上课。这样的城市配得上文明城市的称号吗!这难道仅仅是因为缺钱吗?在这样的地方,老师即使有红烛精神,也只能是无为的牺牲,照不亮官员漠视教育的良心。由一斑见全豹,麻城的情况告诉我们,中国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所谓“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工程。尊师重教不能像一阵风,教师节时刮一下,过了今天就什么也没有了。

尊师重教作文2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件奇葩的事——一次语文直播课,老师因误报上课时间,学生们都提前了15分钟进教室,可唯独有一名学生心里“愤愤不平”,抱怨道:“唉,害得我早起了15分钟!”……

  这事儿,我算是一个旁观者吧!不过,这位学生“为民请命”的言论,最终还是遭到了老师的严厉“怒怼”。但讲真的,当时,我心里也非常想“吐槽”,只不过我没有那胆子,只能把怨言憋在心里。也许,说不定还有更多的同学,心里同样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哩——毕竟,有谁愿意早早起床15分钟来听课却还“扑了一空”见不着人的?!这样一想,那位同学的埋怨似乎就顺理成章了,完全合情合理啊!

  可是,细细想来,我们这样说这样想,难道就真的完全对吗?难道我们所说的所想的就理所当然吗?难道这件事完全是因为老师的错所造成的吗?

  你品,你细品……

  如果我们将此事从头到尾冷静分析,就会清楚地明白:老师之所以提前15分钟上课,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是为了更完整地讲完一堂课,是希望我们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学得更牢。试想:难道老师不想多睡15分钟吗?难道老师就一点也不累吗?不,老师也是凡人,老师同样也会犯懒,同样很累,甚至比我们更累!尤其是年纪大的老师,他们每天辛辛苦苦备课且不说,光是制作课件就足以苦心伤神!他们每天掏心掏肺地讲课授以新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莘莘学子能够放飞梦想,翱翔于长空,是为了我们青少年前途一片光明!有诗为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们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感恩、去尊敬吗?

  “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美德。早在宋代,理学家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程颐家请教。当时正值寒冬,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待先生醒来。过了许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与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才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平时,我们都说要尊敬师长,但是,我们又真正做到“尊师重教”了吗? 杨时能在大雪纷飞的屋外等待直至老师醒来,而我们却连15分钟都无法耐心等待,又怎配得上“尊师重教”?“尊师重教”,就是要尊敬老师,重视师长的教诲,而只有那些既不想履行学习的义务,又不想被老师管教的学生,才会对老师的尽职尽责恨之入骨。

  由此看来,这位同学“害得我早起了15分钟”的抱怨,说到底,是对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偏差,既不尊师也不重教。

  从法律层面来讲,教育部门规定45分钟一节课,你可以抱怨;但,请不要将自己的不屑与怨言施加给老师。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比我们更辛苦,更需要我们理解,更需要我们尊敬!尊师重教,就体现在我们对老师的态度和对学习的态度上。用心学习,学有所获,就是最好的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作文3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远在春秋时期的《尚书泰誓》就记下了: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宋朝时,有游酡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这个众所周知的“程门立雪”的故事确实可以说是古人尊师的典范。汉武帝的“安车蒲轮”也是尊师的代名词。汉武帝刘彻年幼时读枚乘的赋时,赞不绝口,对其人也心向往之。即位后,他立即派人,用“安车蒲轮”(用芳香的蒲叶包着车轮的可以安然乘坐的车),也即用当时最为隆重的礼节,把枚乘接到皇宫里作自己的老师。古人尚能如此,咱们为什么不去尊敬咱们的老师呢?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者。有一幅对联是这么写的:“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粉笔丹心,国运民魂。”看了之后你难道不会感到教育事业的崇高,教师工作的伟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的解释。到了今天,我们的教师的含义又有了新的内涵。他们不仅是传道授业,他们还要继往开来,传承文化,雕塑民魂,承担国运。

  《吕氏春秋》中记载: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可见古时帝王尊师。咱们现代的领袖毛泽东也同样如此。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读私塾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殊感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则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教师是伟人培育者,伟人尊敬老师那是应该的。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除了父母以外对我们一生影响最大的人。老师的话语,行为,精神风格,个人品德,从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以后学生的事业和发展方向点亮了一盏明灯。教师是影响人一生的职业,老师的教诲是照亮人心灵中永远的导航灯!在学生的心灵里,教师是最灿烂的一片阳光。

  像天空一样广阔的是老师的胸怀、像大山一样深重的是老师的恩情。教育家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着实让人感动。老师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全社会,全人类向他们致敬。在这里,我衷心的祝福,教过我和没有教过我的老师,年轻的和年长的老师,在农村和在城市的老师,刚上任和几十载的老师,你们永远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最后,引用一副长联来歌颂老师的功绩,传达学生的祝福吧!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尊师重教作文4

  26日凌晨成都彭州发生了4。8级的余震,震感明显,看着抖动的窗子,自己一点反应都没有。这3年来好像没有余震,还睡不踏实。

  3年前的一幕幕飞速的掠过脑海,众志成城,无疆的大爱常常感动的我不知所措。不知道是我经历的不多,还是我不够坚强。现在也时常被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感动的热泪盈眶。

  叶志平中国最牛的校长,因秉承“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08年地震的时候,他的两千多名教职员工和学生,在1分36秒内安全转移无一受伤,经他修缮加固的教学楼依然挺拔。这就是一个教师对职业操守最好的诠释。老天总是爱作弄好人,叶志平老师因操劳过度今年6月在成都与世长辞。但他的灵魂,精神留在了桑枣中学。想想那些为救学生牺牲自己,为救学生失去自己孩子,亲人的老师,让人没法不动容。他们没有豪言,没有壮语,他们只是默默的用行动来诠释什么是为人师,什么是为人长。其实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长生久视,死而不亡。

  老师为孩子的明天托起了希望,他们的付出是不要求你去回报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足以感动他一生。现在对教育的`抨击也多,对老师的不利言论也多。

  先不要说什么体制,什么模式,或者说圈钱。家长是教育的参与者为什么不先从内因找呢?对孩子的现状有过准确的评价和定位吗?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最需要你的安慰和鼓励吗?孩子情绪波动的时候你进行过正确的引导或者是和孩子一起共度难关吗?是不是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是不是自己主动的给孩子包袱和压力。是不是把自己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压力潜移默化给孩子了呢?搞清楚这些,知先后,才能步调一致。当然各行各业都有败类,在教师的队伍里也不例外,这种人就得坚决铲除,绝不姑息。

  说句中肯的话,今天我们在事业上,学术上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都与老师当初的强化教育分不开的。没有当初扎实的基础,那有今天的腾飞。记得刚上初中那会,一次年级比赛,大部分同学都没考好,情绪比较低落。老师就给我们讲:一次失败,不是失败,在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人生没有坦途。

  人生就是要不断的翻山越岭来磨练自己的心智。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用心良苦啊,怕风吹着,怕雨淋着,怕太阳晒着,百般呵护,结果事与愿违。最近成都一小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吃午餐的时候一个女同学悄悄的把午餐中的鸡腿用纸包好,放在书包里,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把她叫到教室外,问她为什么不吃,小女孩说回去给妈妈吃。而且学校每次发东西她都会带回家,即便忍不住诱惑也只是咬一小口。很多家长得知这件事后,感动的泪流满面。见贤思齐,妈妈就是小女孩的榜样。

  老师传授知识,教孩子明辨是非,教孩子战胜困难,也只能是在学校里的那一点点时间,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和家长在一起的,家长所作所为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要让孩子成龙成凤,从自我做起吧。少去苛责,多一点爱。

尊师重教作文5

  我曾在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片段:他引以为傲的弟子,当作亲生儿子抚养了十几年的弟子,负了他的恩,亲手结束了一切。当然,那是出现在遥不可及的玄幻小说中,但,我仍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你没有资格再叫他一声老师!忘恩负义的家伙,因为你——不配!”看到这儿,我似乎微微懂得了什么叫作尊师重教,当然,那只是懵懵懂懂的。

  “老师,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老师’?”曾经的我一直在思考,却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是啊,老师?那是什么样的人呢?

  一年又一年,我想悄悄地走进老师的世界,悄悄地聆听他们的心声。但,我却从来都不明白,他们在做什么。像医生那样,为人民解除痛苦?不,不是。对于曾经的我来说,老师带来的,无非就是作业的痛苦。那像警察一样,创建好人民之间的关系?我摇了摇头,这个答案,明显被我否定,现在的师生关系,想处理好有多难!不过,老师,究竟是干什么的?大人口中的“尊师重教”又是什么?我曾不止一次在夜晚默默地想,但只有星星对我眨眨眼睛。

  我踮起脚尖,向办公室望去,因为当时的身高,只能够着窗棂,如今想来,还有点勉强的感觉。

  不料,一直在备课的老师冲我笑笑。可是我一激动,竟不想摔了下去,头好晕,膝盖也磨破了,疼!这时候,隐隐地看见了老师匆匆的身影,与刚才不同的是,她的脸,变得惨白,就好像,摔倒的那个人,并不是我,而是她。还没有反应过来,老师却早已把我抱进了办公室。帮我在腿上涂好了药。那样关切的眼神,那样认真的态度,好像,我是她的亲生小女儿。擦药的时候,看见了木质的桌上,一支没了墨水的红笔,静静地躺在那儿;一本本摞起来的作业;老花镜随意的放在桌边,好像轻轻一碰,就会掉到地上。显然,这是老师出来前随手放的,甚至可以说是“扔的”。

  这还是我在读学前班时发生的。我很后悔,后悔当时羞愧的我不敢和老师说一声谢谢。但我至今仍然记得,见到我时,她嘴角扬起的弧度。

  时光悄然流淌,在弹指一瞬间就将我推到了五年级。我仍不懂什么是尊师重教。说实话,在教师节,我几乎没有送过什么礼物,但仍然会从心底里默默地送上一声真诚的祝福,无论是我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我希望他们永远快乐。每每在离开办公室时,往往会小碎步地退出去,并且微微向前倾斜身子。不止一次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这样做,我没有回答他。而心中却小声地说:“这是一点礼貌,也是我能做的事了。”那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没错,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阳光悄悄洒进学校,悄悄洒在熟悉无比的小路上,我和老师伏在桌旁,她认真地讲解着我永远都“不明白”的题目,而我,却一直注视着她的侧脸,阳光再次悄悄地洒进了我的心田。

  夜晚,月明星稀,愿时光安好,永远铭记与你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