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为什么叫东西?

如题所述

我们往往把一切物体统称为"东西"。但为什么称"东西”。

1.五行说

原来我国古代把木、金、火、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天干",又把"五行"、"天干"对应起来,组成"五方",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

从上面可以看出,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树木、蔬菜、庄稼等;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等等;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和火是最常见的物质或现象,以致被古人忽视。而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们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联在一起,组成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体。

一是说宋朝着名的理学家朱熹,一天在路上碰见他的朋友盛温如提着篮子上街。朱熹问:「你上哪儿?」盛温如回答说:「上街买东西。」朱熹又问:「难道不能买南北?」盛温如回答说:「当然不能。」接着,他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东、西、南、北、中相配的道理解释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木类,篮子装得了;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火之类篮子是装不得的,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

2.史遗说

根据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的学者龚伟考证:东汉时,商人大都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俗语有「买东」或「买西」,即到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购货,所以「东西」成为货物的代称。

《南齐书·豫章王嶷传》:“上谓嶷曰:‘百年亦何可得?止得东西一百,于事亦得。’”似当时已谓物为东西,物产四方而约举东西,正犹史记四时而约言春秋耳。

3.节用说

当代着名学者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所做的解释。他认为「东西」是借代修辞格,是以部份代替全体。物产来自东西南北中,如果把物产称为「东西南北中」,显然过于累赘,自此以「东西」来借代。陈望道先生还引用梁章钜《浪迹续谈》卷七的一段话作为佐证:「通行之语,……谓物为东西。物产四方而后举东西,犹史记四时而后举春秋耳。」

4.形声说

据今文字学家考据“东”字本义为“橐”,义为“两头开口,需以绳系扎的口袋。”

而今或有人说“东(橐)以绳系之乃纳百物”故“橐系”久而久之流为“东系”,音变为“东西”。

实其说确有所本,考虑古义需综合多方材料,不能仅以文字学释说,在上古音研究理论中有“阴阳对转”一说,而“橐”在上古为入声韵,属于阴声。“东”字为阳声韵,二者发音部位相同,提供了通转的可能性。

再论“系-西”二者韵摄相同,主元音一致。中古同为去声,上古应属平声,故也存在转化的基础。

因而归纳为“形声通转说”,以飨读者参考、修正。

拓展资料:

东西

1.方位名。东方与西方;东边与西边;东部与西部等。

2. 从东到西。

3. 近旁,旁侧。

4. 犹四方。

5. 指七、八十岁。

6. 物产于四方,约言称之为东西。古代亦以指产业。

7.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人、事、物。

8. 特指人或动物(含爱憎、感情)。

参考资料:东西 (汉语词语)-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东西这个词出现在清朝乾隆年间,从前人家把东西叫物事。有一天晚上,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翰林书院,翰林书生因不被赏识,闲得无聊正在打牌赌钱。乾隆很生气,心想你们这些知书达理之人竟然知法犯法,该当何罪!待四人收拾赌具放到一只柳条筐里之后,乾隆进去和他们闲聊。故意问及那柳条筐里是什么。四人十分紧张,一老翰林不慌不忙回答,“是东西”。
  乾隆没听说过这词,就问,东西,怎么不叫南北?老翰林说,这可不行,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所以,只能叫东西不能叫南北,南就是火,要烧起来的,北就是水,要漏的。这是五行之道,妇孺皆知。乾隆一听,惊叹不已。回去以后,乾隆召见全体翰林书生,那四个赌钱的翰林一看乾隆就是微服私访者,惊吓不已,连忙下跪,没想到乾隆夸奖了这帮学士,说自己轻慢了国家栋梁之材。宣布“东西”这个词从此可以使用,于是,中国词典里,就有了“东西”一词。
  一天,崇祯皇帝问大臣、人们去购置货物都说成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众大臣引经据典,答不圆。买东西一词起源于东汉,当时有东西两京,到东京买货物叫买“东”,到西京购货物叫买“西”,久而久之“东西”便成了货物的代名词。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街头遇上好友盛温和,盛手提一竹篮子说自己急着去店铺,回头约朱到家长叙,朱望盛手中竹篮问:“贤弟手提竹篮何用?”盛答:“装东西”,朱问:“不能装南北吗?”盛答:“不可,东方属木,西方属金,竹篮子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竹篮子何装?”后世据此说,买货物称买东西。
  “东西”属金木,不可入口,但宋元以后人们不但买东西,而且吃“东西”此语沿用至今。清代对此说有精到的解释:“民生日用所需俱出于木,而以金易之”,也就是说,百姓的吃穿用都取之草木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不是直接得来,便是用金钱所买,所以“东西”又是食物的代名词。不管它的词源解释正确与否,反正吃“东西”的涵意还是人人可以理解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0-16
中国古代的术数用金、木、水、火、土,推算相互生克的道理和运势,这“五行”又和东西南北这“五方”相配,测出古今变革,人生命理、万事冲撞及依附的关系。
宋朝的理学家朱熹好学多问,有次他在巷子里碰到精通五行的好友盛温和,问道:“你提着篮子去干什么啊?”盛温和幽默的回答:“去街门买东西”。当时还没有“东西”一说法。朱熹不解地问:“买‘东西’?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不买‘南北’?”盛温和并没有直接解答,他笑着回敬说:“真不明白?你这位大学问家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把五行和五方对照一下就会豁然开朗了。”朱熹独自思付,“东”即“木”,“西”为“金”,“南”属“火”,“北”乃“水”……突然他如梦初醒,原来盛温和是用了诙谐的语言说,“上街去买金木之类,可装入篮子的物品”!若说“南北”当然不对了,篮子里怎么可以装水和火呢?从此,“东西”就成为了物品的代名词直至今天。
第3个回答  2018-09-01
你们真蠢,木头人。三字经里都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