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宪的论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1.“从信息革命看资料工作的紧迫性”,9千字,载《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 第3期,获该刊首届民间文学论文“银河奖”二等奖。
2.“蛇神、蛇妖、蛇女”,12千字,载《民间文艺季刊》1987年第1期。
3.“从淫荡的蛇妖到爱与美的化身”,7、5千字,载《华中师大学报》1987 年第2期。后选入《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第二辑,台湾学生书店,1992年出版。
4.“女人与蛇——东西方蛇女故事比较研究”,11千字,载《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 3期,获该刊第二届民间文学论文“银河奖”优秀奖。
5.“民间故事与宗教文化”,18千字,载《民间文艺季刊》1988年第4期。 获该刊首届“飞鹰奖”优秀论文奖。
6.“中西方性观念之比较”,4千字(与陈振家合作),载《黄金时代》1988年第4期。
7.“九头鸟——楚文化的精魂”,6千字,载《艺术与时代》1988年第5期。 后选入《楚艺术研究》(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和《中国民俗趣谈》(三 秦出版社,1994年)。
8.“生命的赞礼——中外弃婴传说赏析”,4千字,载《山茶》,1988年第5期。
9.“打破习惯,才能写好习惯——评高考作文中的模式化现象”,2千字,载《语 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0期。
10.“更新方法,扩展领域——西方民间文学、民俗学发展动态”,5千字,载《社会科学 动态》1990年第12期。
11.“宇宙卵与太极图——盘古神话的中国‘根’”,11千字,载《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4期。
12.“荆楚巫风与日本古俗”,10千字,载《江汉论坛》1991年第9期。选入《中日民俗的比较与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3.“到中国去寻根——日本的民俗研究动态”,5千字,载《社会科学动态》1991年第6期。
14.“引魂之舟——楚人物龙凤帛画与日本珍原古坟壁画的比较研究”,5千字, 载《艺术与时代》1991年第10期。选入《楚文艺论集》(湖北美术出版社,1992年。)
15.“论民俗与文化的关系”,12千字,载《民俗研究》1992年第4期。
16.“试论民俗的功能”,11千字,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2年。 《新华文摘》摘要转载。
17.“西方当代迷信研究动态”,5千字,载《社会科学动态》1992年第3期。
18.“魂鸟和羽人”,4、5千字,载《艺术与时代》1992年第10期。
19.“民间故事 文化瑰宝”,载《社会科学动态》,1993年第7-8期。
20.“略谈神话之分类”,4千字,载《高师函授学刊》1993年第10期。
21.“民俗文化与民族凝聚力”,《广东民俗文化研究》,1993年第1-2期合刊。
22.“民间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1、5千字,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7期。
23.“女人与土地——女娲泥土造人神话新解”,6千字,载《华中师大学报》, 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1994年第5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1994年第6期摘要转载。
24. “论中国天鹅仙女故事的类型”,10千字,载《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199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5.“神话在当代的四种形态”,《高师函授学刊》.I995年第1期。
26.“试论神话的定义与形态”,0、45万宇,《黄淮学刊》,I995年第4期。
27.“荒谬的推八字”,《湖北日报》I995年2月26日。
28.“九头鸟:神灵还是妖怪一一兼论当代神话符号的歧解问题”,1万字、载《楚俗研究》第2集,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
29.“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分布--对443篇异文的初步宏观分析”,《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日译本载《日中昔话传承つ现在》,铃木秀美译,日本诚勉社, 1996年。
30.“垂死化身与人祭巫术一一盘古神话再探”,6千字,《华中师大学报》。I996年第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3期摘要转载。
31.“神话的解剖”,3千字,《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10期。
32.“适应现代文化发展,改进民间文学教学”,(合作),5千字,《华中师大学报》,1996年第5期。
33.“论神话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6千字,《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34.“一座原生态神话的宝库――《山海经》导读”,《高师函授学刊》1997年第6期。
35.“精神还乡的引魂之幡――20世纪中国神话学回眸”,《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36.《〈白水素女〉“偷窥”母题发微》,《民间文化》,1999年第1期。
37.《论比较神话学的母题概念》,《华中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38.《东西方“好心得报”母题比较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2期。
39.神话的权力——从福柯理论看神话中的乱伦母题,《民间文化》,2001年第1期。
40. 论玉皇文化的起源、结构和功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两岸学者论玉皇文化》转载(金文亨主编,海风出版社,2008年)。
41. 凤凰是如何涅槃的——从廪君神话的复活看当代中国民间文学的历史机遇,《文化视野与中国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光明日报》2001年9月19日《文化周刊》头版报导了此文观点并采访了一些相关学者进行讨论。
42.《话语狂欢下的生灵叹息--从晓苏〈苦笑记〉看民间性幽默艺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3.《神话的权力--从福柯理论看神话中的乱伦母题》,载《民间文化》学术专号,2001年第1期。
44.《武当山下民歌村》,《民间文化》,2002年第2期。
45.《中国多民族民间文学多元一体格局鸟瞰》,《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46.《走向田野 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建设反思之一》,《民俗研究》,2003年第4期
47.《论道教对中国神话的继承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8.《略论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几个关系》,《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9.《多维视野中的西方洪水神话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50.《洪水神话:神话学皇冠上的明珠----全球洪水神话的发现及其研究价值》,《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51.《一个失落的上古神话仪式----<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竞地”解》,《先秦两汉学术》第五期,台北,2006年。
52.《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民间文化》,2006年第4期。
53.《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眼光保护与开发神话资源,拒绝‘伪’民俗现象》,《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4.《体验民间文学 传承民族记忆》,《文学教育》2007年第2期。
55.《中国洪水故事研究之研究》,日本山口大学《亚洲历史与文化》,第十一辑,2007年
56.《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文化遗产》,创刊号,2007年。
57.《汉族洪水神话之当代遗存及形态》(陈建宪、桑俊),《神话中原》,大象出版社,2008年。
58.《马克思、恩格斯与文化人类学----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59.《春节: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与空间元点》,《华中学术》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相似回答